APP下载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017-04-04王丽霞

关键词:译作能动性制约

王丽霞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31)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王丽霞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31)

译者作为文学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把握好主体性发挥的限度,恰如其分地发挥好主体性的作用,是翻译研究和实践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从艺术美学的视角,阐述了译者忠实性的体现和创造性的发挥,指出译者在翻译中应该把握好主体性发挥的限度;其次从译者具有的双重身份角度,描述了译者能动性的发挥和受动性的制约,指出能动性和受动性表面上相互矛盾,实质上却相互统一。最后得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就是忠实与创造的完美结合,能动与受动的辩证统一以及各主体的相互协调。

译者主体性;忠实;创造;能动;受动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承担着将一种文化带入另一种文化的使命,这一文化能否在另一语言中被广泛传播和接受,译本的质量、译者的能力成为了关键因素。胡适先生对翻译作过这样的阐述,“译书第一要对原作者负责,求不失原意;第二要对读者负责,求他们能懂;第三要对自己负责,求不致自欺欺人”。[1]从胡适先生的话可以得出三点启示:第一、译者工作的艰难和艰巨;第二、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限度;第三、译者与作者、读者之间的间性关系。所以,译者如何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好主体作用?如何在各种主、客观条件的约束中,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如何把握好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如何平衡好各主体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翻译研究和实践所关注的问题。

一、译者主体性——忠实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结合

译者的“忠实性”自古以来就是译者从事翻译活动的一个基本准则,而“创造性”也是作家写作的基本要求。在翻译中,尤其是文学翻译,译者既需要树立“忠实”的形象,又需要发出“创造”的声音。所以,首先从艺术美学的视角来分析译者的忠实性和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以及对译者主体性发挥限度的把握。

(一)译者的忠实性 虽然文学翻译不像科技翻译一样,需要准确无误地传递文本的信息,但是也不能随心所欲,任由发挥,须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译者的翻译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译者理解和分析原作的阶段;第二阶段,创作译作的阶段。译者的忠实性主要体现在翻译过程的第一个阶段。首先,译者应该尽量抛开自己的主观意念进入原作中,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中,将自己融入到作者创作原作的艺术过程中,身临其境地去寻找、感知、领悟原作的精神实质。通过仔细研读原作,认真分析作品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言表之意及言外之音,细细地品味原作想要传输的意境,理解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慢慢地走进作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深处的交流,在细细品味中达到思想的共鸣。

(二)译者的创造性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化,而文学翻译中的语言是一种艺术的语言,体现的是艺术所赋予的生动性、形象性,这种语言承载着将原作者在原作中塑造出的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另一语言艺术世界中的使命。语言之所以带有艺术特质,是与语言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该语言环境中语言使用者本人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2]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不同的语言使用者会对语言产生丰富的联想,创造出不一样的意境。所以,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移植到另一语言中,将原作语言的艺术意境传递给译语语境的接受者,调动和激发译语语境的接受者产生艺术的共鸣。从这层意义上来讲,译者的翻译活动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这种创造性使得原作的生命在一个新的民族、语言、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中得以延续。那么,译者的任务不单单是进行语言的转换,而是要进行语言的创作。经原作的语言外形来深入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作过程,揣摩拿捏原作的精神内涵后,与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感悟相结合,再以尽可能接近原作风格的文字语言将原作的内容与形式准确再现。

(三)译者在忠实与创造中发挥主体性的限度如何平衡好“忠实”和“创造”之间的关系,译者要在忠实性和创造性中拿捏好主体性发挥的度。度的把握要取决于译者的任务以及翻译中其它相关的因素。文学翻译工作可能更不好把握这个度,因为这是一项将语言文字与艺术美学相结合的工作。译者在文学翻译工作中的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对原作文本进行语言层面分析。2.对原作进行思想和艺术分析。分析原作作品的历史背景、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作品意要表达的思想和艺术价值。3.对作者进行分析。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接受的美学和文化的熏陶,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以及作者自身的创作思想、风格、所表现的艺术手法等。4.对译本进行分析。分析译本期望达到的艺术效果、产生的社会价值以及读者的接受程度。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赞助商、译入语的接受者以及译者期望译作产生的社会效应等相关的因素。所以,译者在这项复杂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言等客观的社会环境,译者自身的才能、文学素养、文艺修养、生活经验、人生信仰等主观的人文因素,也影响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文学翻译这一艺术实践中,译者要像艺人一样把握好自己表演的度,既不能太夸张,也不要太过保守。夸张可能导致创作性的无限发挥,会超出原作作品的预期;保守可能导致过于受原作和作者的束缚,预达目的但火候欠佳。最好的度的把握是于拘限中掌握自由。[2]

二、译者主体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译者的能动性和受动性从译者所具有的双重身份谈起。译者的能动性和受动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的始终——对翻译作品的选择,对原作的理解和阐释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中。这一过程体现了译者作为一位特殊的读者和阐释者和作为一名特殊的作者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

(一)译者的能动性 首先,译者对要翻译的作品有选择的权力。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造就了译者在特定情境中的价值取向、审美倾向和认知方式。所以,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择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是经过自己的筛选和认真考虑的。一位严肃的译者对作品的选择一定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经典传播于世。其次,从读者和阐释者的角度讲,译者面对一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有着某种认知上和审美上的期待,这种期待便体现为一种主体意识。尤其一部文学作品,由于译者审美情趣的不同,对原作的接受和阐释也不一样。这种将自己的审美观念融入到对原作的欣赏与理解中,是译者对原作的一种主观的审美阐释,体现了译者主体的审美意识。[3]因此,译者作为读者在对原作的理解和阐释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言而喻了。哲学解释学认为,译者对原作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译者发挥主观能性的过程,译者不断努力走出自身视域,寻求新的视域,实现自身视域与原作文本视域的不断融合。[4]再者,译者在完成了对原作的理解和阐释,又以新的身份进入到译作的创作中。译者的创作与原作的原创不同,属于对原作进行的二度创作或再创作。在这个再创作过程中,译者带着自己的主体意识、美学标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阐释和表达,以求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再现原作所产生的艺术形象,使原作在另一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得到重生。然而,这种主观的努力就造成了对原作的客观背离,这就是文学翻译中提到的“创造性叛逆”,这一术语形象地解释了译者能动性的发挥。

(二)译者的受动性 译者的受动性表现为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的制约。这种制约包括译者本身主观因素的制约,也涉及到原作、作者以及译作读者的客观制约。首先,译者主观性上的制约从宏观上来讲包括民族文化、地域差异、社会背景、意识形态以及历史、政治、宗教等因素的制约;微观上包括译者自身的文化水平、价值取向、审美观念、道德准则、翻译能力等的制约。其次,译者作为读者对原作进行的理解和阐释不能跳出原作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原作者所要实现的主要意图。在文学翻译实践中,作品的形式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但作品的精神实质不能消失。一部好的译作是建立在译者充分感受原作,深入理解原作的思想意蕴,与原作者进行交流和对话中完成的,所以译者的创作有了提前预设好的框架的束缚。第三,译者的能动性受到译语文化语境和译作读者的制约。译作的创作必须要考虑译入语的文化特色,符合译入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如果说译者使得原作的生命得以幸存,那么译作读者就可以使原作的生命延续下去。

(三)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带着脚镣的舞者”是被用来形容传统译论中“译者”的形象。这个表达也生动地反映了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矛盾和相互制约。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在原作、作者、(读者)译者(作者)、译作、读者这个关系链条中,译者不管作为原作的读者还是译作的作者,都是这个关系链中各个部分的枢纽,可见译者所处的重要位置和承担的艰巨使命。同时,在这个关系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显然要受到其他主体因素的限制,其他相关主体主体性的发挥也会受到译者的制约。这也正表明了译者与其他主体之间的间性关系。总之,参与文学翻译活动的各个主体因素是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实现共存的。那么,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不是天马行空、顺其自然、跟着感觉走的。能动中的受动,受动下的能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调统一才能使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到极致,偏重任何一面或丢掉任何一方都会导致主体性的片面理解和局限发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无限度的。具有双重身份的译者,既要在对原作忠实的基础进行创造性发挥,又需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考虑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所以,忠实下的创造,受动中的能动是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最好总结。“忠实”和“创造”,“能动”和“受动”是两组矛盾统一体。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就是忠实与创造的完美结合,能动与受动的辩证统一以及各主体的相互协调。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戴 菁.从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地位看翻译的本质[J].作家杂志,2012(12):174.

[4]周秀兰.翻译的本体论及流变[J].时代文学,2011(06):126.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WANG Li-xia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Business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030031)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s self-evident in literary translation.However,how to appropriately take the translator’s initiative is the practical problem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This paper,firstly,illustrates the translator’s fidelity and creativity,and then points out the constraint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a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In addition,the paper describes translator’s initiative and passivity and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lator’s initiative and passivity are both contradictory and unified.Finall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s the perfect integration of fidelity and creativity,dialectical unity of initiative and passivity and mutual coordination among subjects.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fidelity;creativity;initiative;passivity

H315.9

A

〔责任编辑 冯喜梅〕

1674-0882(2017)03-0079-03

2017-03-25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基金项目“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研究”(GH-16177)。

王丽霞(1980-),女,山西代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

猜你喜欢

译作能动性制约
what用法大搜索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
SOME汉译初探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