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溪河畔托起昭君文化特色小镇建设

2017-04-04陈晓通讯员陈金

中华建设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王昭君昭君集镇

本刊记者 陈晓 通讯员 陈金

千年古镇、巴风楚韵。迄今已有千年历史的湖北省兴山县昭君镇已进入宜昌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行列。

按照“城乡一体、镇村联动、统一规划”的基本路径,昭君镇党委、昭君镇人民政府将自身特色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相结合,创新发展体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内生动力,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特色小镇。

全域规划 建设小镇

昭君镇原名高阳镇,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之北部立兴山县,属建平郡。因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故名兴山,其间与秭归、巴东分合数次,直至明弘治三年(1490年)始于稳定。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县城由秭归香溪迁至兴山昭君院,既今高阳镇陈家湾,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县城又徒至香溪河北岸,即高阳镇。2009年,三峡库区移民搬迁集镇整体重建后,正式更名为昭君镇。

全镇国土总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25017人,共有9个行政村、2个社区。由于昭君镇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中王昭君的故乡,该镇因王昭君而得名。2013年,昭君镇结合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文化背景,建设具有王昭君文化的特色小镇,让昭君镇走出三峡、走向世界。

为了克服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盲目性,该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到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等地考察特色镇的建设,派出干部到大连,学习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特色小镇,组织群众到陕西袁家村、湖北堰河等村参观,学习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并带领党员干部走遍全镇,现场调研考察了全镇的地理资源、历史资源,发动群众献计献策。

在充分学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镇党委对接兴山“古-昭-南”,科学编制特色小镇建设全域规划,在全域规划总体思想指导下,又编制出集镇建设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商贸物流规划、农业产业规划等子规划,确保特色小镇建设富有整体性、长远性、特色性。

“昭君”产业 生机盎然

昭君镇党委政府深知产业发展是建设特色小镇建的重中之重。王昭君既是世界美人,也是世界名人,镇党委决定围绕王昭君“做文章”,大力发展“昭君”产业。

香溪河岸流传着许多关于王昭君的故事,于是昭君镇开始重点发展旅游业,并着力打造香溪河岸的集镇和昭君、陈家湾等村,实行“一村一品”,发展乡村旅游。

集镇是兴山县最古老的县城,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与王昭君的年幼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集镇是三峡库区移民中心地带,使古老的兴山建筑在移民搬迁中不复存在。在重新修建昭君集镇时,昭君镇投资4亿元“恢复”了老县城。

2002年,施工单位从河底筑坝21米,重建集镇。如今,集镇的水晶街、观澜路、彩虹桥以及沿河观景平台已成为人们观光旅游最佳地段。2016年,昭君镇在新集镇与旧城保留区的山坡上修建千禧公园。园门古汉城楼和园内的八卦拳剑场、昭君亭、长廊、栈道、假山、都具有古汉风韵。林荫小道、桃园、枫树园更是彰显、渲染着古城色彩。

在兴山县委、县政府和兴发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昭君村建起了王昭君纪念馆,馆内的昭君宅、陈列馆、娘娘泉、梳妆台、昭君书院、后花园、抚琴台、浣纱处、琵琶桥、楠木井等20余处景点引人注目,年接待旅游达到50万人次。

目前,昭君镇党委正在建设的昭君文化博览园将以昭君村景区为核心,开发与昭君相关的各种遗迹,打造集历史文化、村落文化、田园风光、人文与自然山水景观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区,欲将昭君村景区建成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国家5A级文化名人景区。

昭君别院享誉海内外。俄罗斯、台湾、河南等国内外游客每年都有上万人次到此旅游。2015年,昭君镇在陈家湾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投资3000多万元改房、改厕、改网,修缮昭君台、陈家老屋、原乡公所等历史文物,开发茶书吧,修建栈道、民俗博物馆、王氏祠堂、民俗客栈,打造“风貌自然、功能现代、产业有机、文明质朴”的昭君别院。

“一村一品”激发了每个村开展昭君旅游建设的热情,响滩村的彩色村庄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滩坪村成功申报住建部第四批“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建设”项目,建起了“昭君望乡”;青华村建起桃园观光村、响龙建起绿色幸福村、金乐建起农业生态观光示范村;大礼村因王昭君进宫行路经此地,向家乡行告别大礼而得名,该村正在兴建工业村,成效明显。

随着兴山最美水上公路——昭君镇兴山县城段因香溪河流生态廊道、宜巴高速接线路绿化、亮化工程的竣工、昭君镇的旅游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文化遗产 亘古常青

昭君镇党委政府深知,旅游景点仅仅是外表,旅游文化才是精髓。只有发展好旅游文化,才能促进昭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昭君镇不忘在建好昭君旅游景点的同时,深入挖掘昭君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千年的昭君非物质文化进入了抢救的关键时期,为抢救昭君文化资源、传承昭君文化,昭君镇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昭君文化研究会、昭君文化研究室,为弘扬昭君文化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昭君镇党委政府及时开展昭君文化的遗产申报工作,现已申报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各1项,申报省级物质文化遗产2项,并以村和社区为单位,建立了非物质文化协会,表演队,让当地的薅草锣鼓敲起来、五句子歌唱起来,采莲船划起来。此外,镇党委还支持县级文艺刊物《香溪河》,开辟了昭君文化研究专栏,传播昭君文化研究信息,先后出版了《昭君文化丛书》、《香溪毓秀·昭君传说的历史与现实》等相关图书共计30余本,发表各类论文400余篇。

昭君镇还配合县开展“昭君后裔重走和亲路”、“昭君还乡”、“昭君形象大使选拔赛”、“首届昭君舞龙舞狮大赛”等系列活动,抢救、传承、保护了一大批优秀民间文化遗产,还主办了“昭君厨艺大赛”、“昭君美食节”、“昭君柑橘开园”等活动,把昭君文化传递到镇内镇外、省内省外,乃至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心窝。

昭君镇还积极参与兴山县举办的2009中国·兴山昭君高层论坛、 2014中国·兴山昭君文化国际、2015年中国·兴山昭君文化论坛、昭君故里,魅力兴山等大型演唱会,推动昭君文化走向世界。

绿色产业 享誉盛名

昭君镇以居民增收为己任,建起“三园一带”昭君经济走廊,在集镇建起商贸园,在响滩建起物流园,在大礼建起工业园,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200个,民营企业发展到380余家,昭君腐竹远销省内外,“明妃”牌家具成为湖北省知名商标。

与此同时,昭君镇还开发了“三岭一坪”,建起了柑橘、蔬菜、畜牧、核桃、食用菌绿色农业带,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引领,建起了12个示范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47家、建家庭农场11个,全镇发展柑橘2.2万亩、蔬菜1.29万亩、核桃1.2万亩、食用菌62万袋、生猪出栏32000多头、山羊出栏29000多只,发展养鸡33000余只,昭君脐橙远销亚洲东南亚和欧洲等国家,“香溪河”薄壳核桃、昭君眉豆等一批品牌食品叫响全国。

近年来,昭君镇建立“互联网+”等新型生产销售模式,电商的崛起,推进了昭君绿色食品生产与销售,使居民收入增加明显。截至2016年底,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重塑“昭君”焕发新颜

用一体化改善环境。昭君镇实施道路交通一体化建设,新修农村道路43.5公里、硬化127公里,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村村通客车;实施供水一体化建设,集镇接入县城自来水,供水更加安全可靠,对9个行政村整体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95%;实施网络一体化建设,城乡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地下综合管网建设,陈家湾村率先施行综合管网的建设,完成集镇4G网络全覆盖,农村光纤户户通,广播村村响。

用项目建设改变面貌。大员上阵抓项目,先后争取三峡后续项目14个,投资逾2亿元,组织实施了集镇防洪工程、旧城功能恢复、小区综合帮扶、耿家河安全防护、陈家湾岸线综合整治等建设,改变了城镇容貌;争取涉农投资4.8亿元,开展房屋改造、地灾防治、农业综合开发、水毁恢复、万亩土地整治、高效农田灌溉、小农水、易地搬迁等一批建设项目,在集镇实施棚户区改造和旧城保留区安全加固,兴建公租房626套,在农村消灭D级危房124户,改造土坯房1135户,建集中和异地安置房 217套,使农村面貌得以大改观。

用旧城恢复提升集镇功能。在集镇新造地60余亩建成城南区,储备了贺家沟、耿家河片区用地,拓展了旧城保留区;新建文化活动广场、昭君客运站、自来水厂、社区阵地等一批公用设施;工商、财政、法庭、林业、国土、派出所、人社中心等镇直机关相继完成迁建,完善了集镇视频监控与公共广播系统;建行、农行、工行等5家银行相继落户,集镇总体城镇功能得到完善。

用惠民工程让群众得实惠。昭君镇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稳定计生基本国策,强化健康服务,落实计划生育奖扶和放开二胎政策;在发展教育方面,昭君镇新建了中小学运动场、综合楼,使学校办学条件和校园周边环境大幅改善,校园文化和对外交流日新月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在医疗建设上,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建设中医院,成功创建2个市级重点专科医院,8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倡导互联网思维,做好社保、低保、养老、医疗、治安保险等全面征缴工作,实现应保尽保。

昭君镇的特色小镇建设使得千年古镇、美人故乡正以崭新的面貌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全国重点镇,湖北省国际性旅游乡镇、文明镇,“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示范乡镇”,宜昌市“特色产业示范乡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接踵而来,给其特色小镇建设锦上添花。

猜你喜欢

王昭君昭君集镇
昭君
昭君
千载琵芭语,不解昭君怨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城镇化进程中集镇建设问题探析
昭君出塞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华北铁路开通令沿线集镇层级有何变动
第一次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