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Fashion爷爷
2017-04-04耿续缘
耿续缘
乙 这不是××吗?
甲 哎呀,××。
乙 有日子没见您了,您忙什么呢?
甲 也没忙什么,就是回老家陪我爷爷玩了几天。
乙 您爷爷高寿?
甲 今年正好86岁。
乙 那年纪可够大的,身体好吗?
甲 我爷爷别看86了,那可是鹤发童颜,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背不驼,牙好胃口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乙 你爷爷做广告的是不?
甲 您别说,我爷爷走哪儿兜里都揣一袋精盐。
乙 哦,您爷爷口儿重,吃什么菜都得自己加点。
甲 不是,我爷爷说这是“为自己代言”。
乙 嗐,这挨得上吗!那你都陪爷爷玩儿什么了?
甲 玩儿的多了,打LOL、K歌、蹦极、跳街舞、真人CS加密室逃生。
乙 啊?这是你陪爷爷玩儿还是爷爷陪你玩儿呀?
甲 当然是我陪爷爷玩儿了。
乙 你爷爷还挺时尚。
甲 那还用说,知道我爷爷开映客直播的网名叫什么吗?
乙 还开直播?我想想,叫老顽童对不对?
甲 不对。
乙 老男孩?
甲 不对。
乙 老司机?
甲 哎——
乙 这回对了!
甲 差得更远了。
乙 那你哎什么,不猜了,你说吧。
甲 Fashion小帅哥。
乙 有86岁的小帅哥吗?
甲 爷爷说他永远有一颗18岁的心。
乙 这话对,心态年轻的人永远年轻。
甲 其实我爷爷的fashion情节来源于我的太爷爷。
乙 这还是家族遗传。
甲 想当年我太爷爷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娶了位中国太太,还娶了位英国太太。只身闯荡上海滩,头戴大沿礼帽,外披黑呢子的大衣,内穿英国名牌西服,脖子上搭一条白色羊毛围巾,走起路来也特有型。
乙 您给我们学学。
甲 (嘴里哼《上海滩》主题曲)
乙 好嘛,您太爷爷是许文强。
甲 不是,是后来电视剧的导演根据我太爷爷的形象设计的许文强。
乙 哦,难怪我看你有点像——
甲 许文强?
乙 王宝强。
甲 那是你。我太爷爷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点也不陌生,唐诗宋词是张口就来。
乙 那您再学学。
甲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乙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那西天的云彩。
甲 那河畔的金柳……
乙 走!你这叫唐诗还是宋词?你太爷爷又改徐志摩了是不是,你太奶奶叫陆小曼?
甲 什么呀?我太爷爷生活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那时读新诗就叫时尚,你懂不?
乙 这跟你爷爷有什么关系?
甲 当然有,正是受了我太爷爷的影响,我爷爷才打小就fashion。
乙 打小?
甲 我爷爷今年86岁,他出生在1930年,到1940年我爷爷10岁就开始追求时尚了。
乙 他是怎么追求时尚的?
甲 那我今天好好给您讲讲。
乙 您给我们说说。
甲 吱——(指针动作)
乙 干吗呢你?
甲 别打扰我,我在拨转时间的轮盘。
乙 嚯!
甲 吱——1940年。那时候我爷爷上小学三年级,由于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
乙 都是日本鬼子闹的。
甲 跟小鬼子捣乱是我爷爷小时候的时尚。
乙 怎么捣乱的?
甲 那时我爷爷他们小呀,也打不过那些鬼子汉奸,就悄悄地拿小刀、钉子扎鬼子汉奸的自行车带。
乙 那也够勇敢的。
甲 一看见门口放辆自行车,准是汉奸又来收保护费了,左右看看没人,拿出小刀,让你收,狗汉奸,让你收,让你收!
乙 好嘛,车带成纱窗了。
甲 这儿还有一辆,一块儿解决了吧,狗汉奸,让你收,让你收!
乙 这回出气了。
甲 坏了……
乙 怎么了?
甲 這车是我爸爸的。
乙 瞧这事办的。
甲 吱——1950年。
乙 10年过去了。
甲 新中国成立了,我爷爷长成了20岁的小伙子。
乙 这回不用扎车带了。
甲 我爷爷进工厂当了工人。
乙 为什么当工人?
甲 你不知道了吧,当工人时尚啊,当时说工人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最先进的阶级,最有力量的阶级。
乙 也是最时尚的阶级。
甲 我爷爷肯定是这么想的。所以他身上哪件东西都跟“工”字有关。
乙 我不信。
甲 那你问。
乙 头上带的?
甲 工作帽。
乙 身上穿的?
甲 工作服。
乙 腰上扎的?
甲 工具带。
乙 脚上穿的?
甲 工作鞋。
乙 鞋里面的?
甲 工作袜。
乙 没听说过,还有工作袜?
甲 工厂发的工资买的袜子。
乙 这也算呀!
甲 吱——1970年。
乙 得,俩10年,咱看看70年代什么是时尚吧。
甲 说实话,这70年代的时尚有点吓人。
乙 怎么了?
甲 70年代,“文革”时期,街上只看得到三种颜色。
乙 为什么?
甲 蓝色的制服,白色的衬衣,绿色的军装。而且还是男女老少同款。
乙 这多单调呀。
甲 不只单调还麻烦呢。
乙 怎么麻烦?
甲 有一天早晨爷爷发现自己的衣服变瘦了,奶奶发现自己的衣服变短了,爸爸发现自己的衣服变肥了。
乙 怎么搞的?
甲 爷爷穿了奶奶的衣服,奶奶穿了爸爸的衣服,爸爸又穿了爷爷的衣服。
乙 瞧这乱劲儿!
甲 没办法,同色同款嘛!
乙 是分不清。
甲 吱——1980年。
乙 这回怎么样了?
甲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乙 这是改革开放的第二年。
甲 这下我爷爷可乐了!
乙 怎么了?
甲 时尚的东西太多了。
乙 这下你爷爷该乐了。
甲 可不是吗,学跳舞,学弹吉他,学英语,一天到晚不够忙的。
乙 小心别累着。
甲 累着倒没有,就是我奶奶有意见了。
乙 你奶奶有什么意见?
甲 有一天晚上我爷爷回家,一进门看见我哥哥:“孙子,看爷爷这身儿好看不?”
乙 你哥哥怎么说的?
甲 ……(哭)啊……奶奶,不好啦,外星人来了……
乙 啊?
甲 我奶奶出来一看我爷爷……
乙 怎么样?
甲 气乐了。我爷爷这身行头太可乐了。
乙 怎么个打扮啊?
甲 头上一顶巴拿马的草帽,翻边儿大卷沿儿,鼻梁上架一副蛤蟆镜,上身穿花格的衬衫,下面是一条白色的喇叭裤,那裤腿有二尺半宽。
乙 嚯,可以当裙子了!
甲 手里提一大号录音机,背后背一把木吉他。
乙 是不太正常。
甲 我奶奶气得直数落他,老头子,你这是作什么妖啊?你可都50多岁了,也不怕孙子笑话。
乙 这是得有意见。
甲 吱——1990年。
乙 真快。
甲 我爷爷60岁了。
乙 该退休了。
甲 可是爷爷说60岁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乙 才开始?
甲 对,我爷爷退休后第一天就报了一大堆的学习班。
乙 都学什么呀?
甲 汽车驾驶,电脑操作,厨师、医师、会计师、教师、律师、按摩师、导游、家政……还有美容美发加室内设计。
乙 学这么多?直接上蓝翔不就完了。
甲 那时候没有蓝翔。
乙 可惜了了。
甲 爷爷说学习新东西是90年代的时尚。
乙 真让人佩服!
甲 是啊,因为这事我爷爷还成了名人了。
乙 是吗?
甲 人们总说“老有才了”那就是夸我爷爷呢。
乙 哪儿跟哪儿啊?
甲乙 吱——2000年。
甲 你也会了?
乙 说多少遍了,再不会成傻子了。
甲 好,那你会你说吧。
乙 我哪知道你爷爷的事。
甲 那不得了。
乙 行了,你快说吧。
甲 2000年,是跨世纪之年,中国和世界接轨,我爷爷也和世界接轨了。
乙 怎么接的?
甲 我爷爷在这一年学会了上网。
乙 70岁上网是不简单。
甲 我爷爷还给自己起了个网名……
乙 Fashion小帅哥。
甲 对呀,你不知道,我爷爷这个网名当年可是响当当的网红,粉丝很快就达到了十几万。
乙 够火的。
甲 我爷爷不满足网上聊天,很快就在网上开起了一个出售当地土特产的网店。
乙 都卖什么呀?
甲 东村的鸡,西村的鱼,南村的螃蟹对虾大甲鱼,向阳屯的桃,背阴屯的枣,靠山屯的柿子李子栗子梨,还有镇上的铁锅木門竹凉席。
乙 品种真不少。
甲 手枪步枪冲锋枪,鱼雷导弹火箭炮,飞机坦克核潜艇。
乙 倒卖军火可不行,违法!
甲 没事,这都是我们镇上玩具厂生产的。
乙 儿童玩具呀!你爷爷这个时尚追得好,造福一方啊。
甲 吱——2010年。
乙 我们可爱的fashion爷爷又有什么新的表现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甲 进入10年代,爷爷不再追时尚了。
乙 为什么?
甲 因为他已经成为了时尚的引导者!真正的fashion爷爷!
乙 好!
甲 就在今年,我不是回了趟老家吗?
乙 对呀。
甲 其实我除了陪爷爷玩儿还有一件大事。
乙 什么大事?
甲 参加爷爷的婚礼。
乙 你爷爷不是早和你奶奶结婚了吗?
甲 我爷爷当年只和奶奶领了结婚证,给亲友发了一包喜糖就算结婚了,今年是爷爷奶奶的结婚60年,作为钻石婚纪念,我爷爷要和奶奶补办这场迟到60年的婚礼。
乙 太好了,那场面一定热闹。
甲 那当然了,就这亲友团就独一无二,可以写进吉尼斯世界纪录。
乙 那你说说。
甲 伴郎伴娘是爷爷的儿子儿媳,就是我的爸爸妈妈。
乙 好,还有呢?
甲 花童是我哥哥的一对龙凤胎宝贝,欢欢和乐乐。
乙 重孙子当花童真没见过,那你干什么?
甲 我呀,婚礼主持。
乙 还别说,这活适合你,说相声有不少干婚礼主持的。
甲 我爷爷也这么说的。
乙 这样吧,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婚礼现场的情况怎么样?
甲 當天来了很多的亲友,大家都为爷爷奶奶祝福,吉时一到,现场奏响了结婚进行曲。
乙 还是西式婚礼。
甲 我爷爷在伴郎的搀扶下走进了大厅,大家一看我爷爷的礼服就是一阵掌声。
乙 你爷爷穿什么?一定很时尚。
甲 头戴阿迪达斯的棒球帽,身穿中式酒红色暗花的缎子唐装,外披燕尾服,脚下穿一双正宗内联升的黑色皮口千层底手工布鞋。
乙 这是什么打扮?
甲 你懂什么,这叫混搭。
乙 你奶奶呢?
甲 我奶奶穿的是刘诗诗同款婚纱。
乙 这个不错。
甲 头戴凤冠,脚上穿大红缎子的龙凤绣花鞋。
乙 嘿!这老两口还真般配。接下来是你主持说结婚誓词了吧?
甲 我说爷爷奶奶,你们已经牵手走过了60年,一切结婚誓词在你们面前都苍白无力,还是请您讲讲结婚感言吧。
乙 对,让爷爷好好说说。
甲 爷爷说:“我这一辈子活得有意思,开始是追时尚,后来是怎么都时尚。小时候我觉得我爸爸是最时尚的人,一辈子就想超过他,可最终呀,还是有一点没超过。”
乙 哪一点?
甲 我不好意思说。
乙 都86了,还有什么难为情的?
甲 我怕呀!
乙 您怕什么?
甲 我怕你奶奶生气。
乙 大喜的日子,奶奶不会生气,您说吧。
甲 我爸爸俩媳妇,我就一个。
乙 嗐!
点评:
这段相声出自一位二十出头的女孩儿之手,她是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系大三的学生,在完成创作课的作业时,交出了这个作品。我看到这个作品时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意外,随之而来的是惊喜。说实话,教曲艺创作课十几年了,我对学生的作业,一般不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孩子们初学乍练,作品大都不成熟,模仿痕迹严重,行文过于简单,脉络不清晰,包袱的手法也显得笨拙,有点相声的感觉就不错了。往往需要经过几次创作实践和课堂的讲评,才能逐步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作品。但这个作品却很成熟,没什么大毛病,并且给人很新鲜的感觉。作者塑造了一位非常可爱的老爷爷,86岁的帅哥,永远有着一颗18岁的心。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老爷爷的一生,作品浓缩展示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全篇构思巧妙,脉络清晰,叙述流畅,包袱自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物性格鲜明,呼之欲出。好多写人物的作品,人物不鲜活,或者有脸谱化倾向,不可爱。但这个爷爷很生动,很另类,很好玩儿,很可爱。另外,在写爷爷的成长过程中,描述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能抓住其特点,过渡自然,笔墨洗练,没有废话。
一段相声,难得有个好“底”。有些很不错的相声作品,就是因为底不精彩,让人感到意犹未尽,不过瘾。而这段相声的底,与前边的交待遥相呼应,紧密扣合,属于典型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堪称精彩。86岁的老爷爷,在自己给自己补办的婚礼上,当着老伴儿和众多亲朋好友的面,居然还这样幽默,这样调皮,真是可爱到了极致。试想,家里有这样一位老爷爷,是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事呀!
这毕竟是一篇习作,当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fashion爷爷这个称谓,年轻人或者有外语基础的人听着可能没有障碍,但还是有相当的受众群体不是很清楚,应该做一点解释,让大家更明白,这有利于更好地欣赏作品。而且,在解释这个外语词汇时,还可以利用谐音或误读来组织“包袱”。还有,在交代太爷爷娶两位太太那个地方,如果再能强调几句,适当地渲染,会对底的效果起到进一步强化的作用。
我喜欢这个作品,也喜欢这位爷爷。最后,也让我调侃两句吧:
这么好的爷爷,哪儿有卖的?
问题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