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导致的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4-03罗宝宁王国新
罗宝宁, 王国新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 骨科, 四川 凉山, 61500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导致的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罗宝宁, 王国新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 骨科, 四川 凉山, 61500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软组织缺损; 开放性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创面治疗的新技术,最初用于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后逐渐被应用于各种创伤后创面处理[1-2]。它是指用特殊敷料覆盖伤口并将其置于负压下一段时间,达到清洁创口,促进创面恢复的效果[3-4]。虽然其治疗效果明确,但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其治疗价格昂贵,并正处于研究初期阶段[5]。开放性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其常伴有大面积的软组织损伤、骨和肌腱外露[6], 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7]。本研究针对在本院就诊的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软组织缺损导致开放性骨折患者114例,其中男68例,女46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5.3±11.2)岁;高处跌落35例,机械碾伤29例,交通事故50例;损伤部位:手臂32例,腰椎18例,腿28例,脚踝36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纳入标准: ① 影像学证实为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 ② 创面无法自动愈合或者通过缝合的方式愈合。排除标准: ① 患有血管闭塞性疾病; ② 有糖尿病,肿瘤或者其他器官系统疾病; ③ 妊娠或哺乳期患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情况、损伤原因等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式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了基本的清创处理后即给予常规引流处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了相应的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等后,做好负压封闭引流准备。在经过早期的处理后,创面由浓稠变稀薄时,再次清楚创面附近坏死组织和异物,清理至组织有少量的弥漫性出血现象,开放所有腔隙。用盐水反复清洗创面周围皮肤,并用酒精进行油脂性物质的清除。在进行基本的清创处理后,根据患者创面大小及形状等裁剪适当的负压引流敷料,确保敷料可以完全包裹引流管的侧孔及端孔,每根引流管周围的敷料不宜超出2 cm。若创面较大时,可以应用多根引流管串联的方式来固定敷料,引流管的方向设计要以便于封闭为原则;创面较深时要用敷料对底部进行填充,保证创面和敷料紧密贴合,为后期负压引流提供良好前提条件。清洁创面周围皮肤,用具有生物通透性的半透膜封闭敷料覆盖的整个创面,用“系膜法” 封闭引流管出创面的边缘,即用薄膜包绕引流管,多余的薄膜对帖成系膜状,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松动或者出现漏气的情况。将引流管的出口合并接到负压装置中,开放负压引流,负压调节在20~50 KPa, 负压的有效标志为敷料出现凹陷,并且已无肉眼可见的液体积聚。确保负压引流正常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 2次/d左右,避免堵塞,并冲洗创面,间隔5~7 d打开敷料进行创面检查,若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正常可拆除敷料,进行植皮或缝合。否则进行敷料填充引流,并对敷料进行定时更换,直至生出新鲜肉芽组织。引流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引流不畅或者有感染发生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观察指标[8]包括手术处理时间,创伤面积,换药次数,患处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中疾病复发率,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评价[9]: 痊愈:创面2周内完全愈合,无坏死迹象;显效:创面显著愈合,创面面积明显减少,新生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有效:创面愈合良好,更换敷料并进行植皮后基本痊愈;无效:创面及周围组织发生坏死,无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无恢复情况甚至有加重迹象。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10]: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皮肤阻塞等并发症。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处理时间、愈合时间、换管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中疾病复发率依次为(7.9±1.2) d、(14.1±3.1) d、(2.1±0.6)、(16.3±4.7) d、3.4%、1.7%,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3±3.1) d、(24.5±4.8) d、(3.2±0.9)、(29.1±5.8) d、8.9%、5.4% (P<0.05)。观察组痊愈29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 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机体自主调节机制紊乱,免疫功能降低,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发生伤口感染,影响治疗效果,引流是治疗创面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11]。传统的引流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导致以下问题: ① 引流管侧孔堵塞导致皮肤缺血坏死[12]; ② 引流管与外界相通,增加了空气接触的机会,也同时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③ 其只有在引流液较多时才能发挥作用[13], 否则不能做到及时彻底的引流,增加感染风险,延迟伤口愈合。负压封闭引流的优点有: ① 引流面积大,死角少[14]; ② 应用的填充材料具有极好的生物兼容性,其空隙细微,可以有效阻止大块物质通过,防止炎症因子进入,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并有效减少堵塞的发生; ③ 负压封闭引流将引流管与外界完全隔离,杜绝空气中病原菌的进入,有效防止感染; ④ 这种持续的封闭负压引流方式可以有效的将创面的引流物质引出体外,并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15-19], 促进伤口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封闭负压引流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复发。
[1] 刘林, 杨治.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 22(23): 2274-2278.
[2] 李仁杰, 胡耑.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创面细菌数G-/G+比例及创面细菌种属数量的影响[J]. 临床急诊杂志, 2011, 12(6): 379-381,385.
[3] 郑小罕, 邓进. 半环式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21例重度开放性胫腓骨远端骨折[J]. 贵州医药, 2014, 38(8): 788-790.
[4] 杨桂元, 钱祝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 30(2): 149-151.
[5] 白卫东, 陈峰. 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开放性骨折的骨外固定与内固定分期手术[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 24(8): 743-744.
[6] 丁童.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与常规引流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比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7): 95-96.
[7] 梁燕, 王小琴. 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下肢骨折骨外露伴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报, 2011, 18(03b): 38-40.
[8] 张亚军, 裴益明, 王引侠, 等.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6): 80-82.
[9] 柳申鹏, 万广. 外固定架结合泡沫敷料覆盖负压引流修复软组织严重损伤的四肢开放性骨折[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44): 7157-7161.
[10] 李文杰. 浅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02): 234-235.
[11] 杨伟清, 温志远.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6, 5(1): 41-43.
[12] 童伟林, 唐芙蓉, 项舟.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9): 62-64, 67.
[13] 诸利梅, 何斐英, 韦小花.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伤感染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1): 2790-2792.
[14] 彭科军, 冉小兵.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降低创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感染中的效果[J]. 西部医学, 2014, 26(8): 1069-1073.
[15] 黄春育, 梁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19): 52-53.
[16] 李宏, 王欣. 负压引流与常规引流在巨大坐骨结节囊肿手术中的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1): 33-35.
[17] 郑华, 王群波. 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54例临床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20): 2171-2171.
[18] 邓文芳.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2): 56-57.
[19] 林民贵.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小腿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作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7): 79-80.
2016-10-17
R 683
A
1672-2353(2017)01-115-02
10.7619/jcmp.2017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