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场家蚕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的思考
2017-04-03潘海军陈渝贾晓虎
潘海军陈渝贾晓虎
对我场家蚕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的思考
潘海军1陈渝2贾晓虎1
(1.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四川 乐山 614013;2.武胜县农业局,四川 武胜 638400)
家蚕种质资源是开展家蚕育种和遗传研究的物质基础,也是遗传学、昆虫学及生物化学研究的好素材。本文对四川苏稽蚕种场家蚕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与之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家蚕 种质资源 利用率
四川省苏稽蚕种场从2005年开始承担了家蚕品种资源的保存工作,先后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安徽省蚕业研究所等单位收集保存了中国地方品种及欧亚品种155份,突变基因品种209份,生产品种及育种素材226份,共计590份[1]。2009年经四川省农业厅批准成为桑蚕种质资源保存单位。2012年,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省苏稽蚕种场三方合作共建的“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种质资源保育中心”在苏稽蚕种场正式挂牌成立,为家蚕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四川省苏稽蚕种场种质资源库拥有的种质资源数量和质量均为川内第一。但与之不匹配的是,种质资源的利用率却非常低,至今仅育成1对家蚕新品种“峨眉×风光”(2016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笔者结合这几年在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的实践和体会,对我场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2]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1 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1.1 产业发展受阻,影响资源保护利用
目前,蚕桑丝绸产业一方面受到来自以棉麻为主的植物纤维和以聚酯合成为主的化学纤维的严重挑战;另一方面由于蚕丝蕴藏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新用途开发未全方位展开,茧丝自身生产加工技术滞后等原因,造成产品附加值低,行业发展壮大能力弱;加之近年农村劳动力成本增加,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等市场环境影响,蚕农比较效益下降,我国蚕桑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蚕种生产量下降,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面临困境。
1.2 资金投入少,资源保护举步维艰
种质资源保存研究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花钱多、负担重、出成果慢,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而直接经济效益却很低的公益性基础工程,一直充当“无名英雄”角色。我场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科研经费有限,蚕桑又属于小专业科研立项十分困难,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仅靠自筹资金来维持,工作举步维艰。由于资金的匮乏,科研条件差用于保存研究的设施设备不能添置和更新,无法做到每个品种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建档。
1.3 队伍素质不高,资源研究程度低
种质资源的研究程度是决定育种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资源保存研究单位育种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为挖掘特优资源、创新种质材料、改良蚕品种提供有力的保证,应促使育种人员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出更多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多种类型的家蚕新品种。我场的种质资源研究程度却十分低下,其原因是职工不稳定、人员缺乏、技术手段单一,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学习不够,职工队伍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家蚕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工作成为“鸡肋”,无人做、无力做、做不好。所以,我场资源保护仅停留在简单的继代,极大地降低了我场的科研水平。如不及时改变当前局面,种质资源的流失或遗传基础的削弱在所难免。
2 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对策建议
2.1 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资源保护
种质资源的形成和创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场前辈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家蚕种质资源,我们不能无所作为,更不能随意使之流失,有责任将蚕的种质资源管理好、利用好。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不能可有可无,时紧时松,要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对种质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创新、利用。加强蚕的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是我场生存的必需。我场是川内家蚕资源保护第一大库,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责任、有能力走在四川蚕业创新的前面。特殊用途、高附加值的家蚕种质资源的收集、掌握、开发、利用将直接决定蚕业的发展。只有掌握和利用好种质资源,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战争”中获胜。因此,加强蚕的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刻不容缓。
2.2 建立信息平台,深化资源研究
在家蚕品种保育过程中,必须严格细致操作,作好各区的观察、调查、记录,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归档。卵、幼虫、茧、蛾等实物标本保存,则应3~5年更换一次,并采用数码技术保留影像文件,以此为基础建立种质资源信息平台。记载项目包括:品种名、系统、化性、眠性、来源出处、饲育年度、季别,卵色、卵壳色,蚁蚕体色,幼虫斑纹、体色、体型,蛹色,蛾色、翅的斑纹等;5龄及全龄经过、蛹期经过、蛰中经期,幼虫生命力、普茧率、同宫茧率、茧形、茧色、缩皱、公斤茧粒数、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死笼率;单蛾产卵数、良卵数、不良卵数、良卵率、孵化率,上车率、茧丝长、丝量、解舒丝长、解舒率、纤度、净度等。
2.3 保障资金投入,解决经费短缺
2.3.1 增加财政专项投入。蚕的种质资源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超前投入的技术储备,应突出家蚕种质资源保护的公益性研究地位,不能仅靠蚕种场自有资金来维持,财政应预算计划蚕品种资源保护专项,安排适当的科研项目,投入相应的品保研究经费,确保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顺利开展。
2.3.2 争取多渠道经费投入。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积极引进科研院所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项目资金,实施成果转化有偿经费再投入使用。同时鼓励企业、个体参与,建立蚕业科普教育基地及桑蚕文化博物馆,以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对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的投入。
2.3.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施分类科学保护,降低资源保护成本。我场种质资源库按品种来源及用途分为四大项:突变基因、地方土种、生产品种及育种素材。根据各资源品种的特征,以及我场品保条件设置三个保护类别。
A类:由突变基因品种组成。由于我场的技术能力、资金有限,无法开展细胞和分子层面的研究工作,所以突变基因的保护,只做简单主效基因继代保存。
B类:包括地方土种和生产品种。这类品种的特征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而直接经济效益却很低,所以对这类资源的保护:一是顺利继代;二是保持其品种固有性状。
C类:育种素材。这类资源是经过选育,具有一定优良性状或特殊形状的品种。对这类资源的保护:一是顺利继代;二是保持固有性状;三是按照育种方向,以常规的选育技术进行严格的筛选,留最有价值的个体继代。
2.4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技术创新
2.4.1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保存家蚕基因资源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使不同蚕品种稳定继代传递,而保持其固有特性不丢失。为此,防止不同品种或系统间的错乱、混杂是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中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避免因-蚕-茧-蛹-蛾-卵之错乱,导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甚至丢失珍贵资源。此外,将非系统固有特性的一切变异个体选除以及新的变异的捕捉并加以分析,都必须建立在非混杂的基础上。所以,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没有一个高素质和稳定的职工队伍,该工作将无法开展。因此,要长期高度重视种质资源保护从业者的工作和学习,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举办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业务技能培训和交流学习,同时要招聘和引入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以壮大职工队伍,促进家蚕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
2.4.2 强化保育技术创新。资源保护的科技人员应当树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观念,为培育新蚕品种提供准确和完善的种质资源材料及数据,为我场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实现创新增收的目标。在资源的保护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常规实用品种的选育,还应向性控制(雌雄自动鉴别、专养雄蚕)品种、纤度(面向西服等厚重衣料的粗纤度、面向超薄复合丝物的细纤度)品种及自动上蔟、天然散卵、平板丝、多抗性等特殊用途品种方向发展。同时资源的利用要跳出传统的蚕丝业,向医疗保健、军用产品的方向开发,把握市场需要,扩大蚕种质资源的利用,实现多用途,获取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例如我场近年来在特殊性状家蚕品种的选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宠物蚕品种的选育。从卵到蛾各个发育阶段的特征鲜明,可作为宠物饲养的家蚕品种,在保持固有鲜明特征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强健性的选育,如黄血虎斑,赤蚁黑缟。二是利用家蚕的多样性开发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备的新蚕品种。如天然彩色茧、限性斑纹的蚕品种选育。三是培育适合开发保健品的蚕品种,如培育适合蛹虫草生长的体质强健、蛹体较大、易接种感染的品种选育。
2.5 强化科研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
家蚕种质资源科学技术的发展应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应打破学科界限,联合攻关,以发掘蚕的独特遗传资源。因此,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前提下,我场应加强与省内外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科研院校、蚕种场合作,打破传统闭关自守的思维模式,按照资源互通、成果共享的原则,共同开发研究、挖掘利用,各司其职,各把其关,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刀刃上,以提高我场家蚕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使我场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
[1]陈惠蓉,杨忠生,李俊.浅析桑蚕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J].四川蚕业,2016(02):42-43.
[2]杨忠生,李俊,陈惠蓉,等.家蚕新品种“峨·眉×风·光”育成报告[J].四川蚕业,2016(02):21-24.
潘海军(1986-),男,大专,助理农艺师,从事蚕桑生产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