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元阳县栽桑养蚕技术探讨

2017-04-17王永生范永慧

四川蚕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元阳县蚕区蚕室

王永生 范永慧

云南元阳县栽桑养蚕技术探讨

王永生 范永慧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 蒙自 661101)

云南省元阳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气候、日照、雨量和地理条件造就了其独特的农业气候,推广和运用因地制宜的栽桑养蚕技术对推动蚕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元阳县蚕区当地实际,分析当地蚕桑种植情况,总结家蚕饲养管理方面的经验,制定了相应的家蚕饲养技术措施,为蚕农提供参考。

元阳蚕区 栽桑 养蚕 技术

蚕桑产业在云南省元阳县被列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示范产业,对促进当地贫困农户创收和脱贫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元阳县蚕区的地理位置特殊,拥有独特的农业气候[1],对养蚕的技术性要求较高[2],因地制宜规划和推广适应的栽桑养蚕技术,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笔者根据多年的蚕桑生产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该县蚕桑生产主要技术要点供当地蚕户借鉴。

1 做好桑树栽培管理

桑叶是家蚕的食物来源,桑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养蚕成绩、蚕茧质量的优劣,因地制宜做好桑树栽培管理是蚕业生产的关键。

1.1 合理规划桑树栽培

元阳县蚕区为云南高山地区,阳光充足、土层肥厚、水土流失较少的丘陵和少量平地多用于种植经济农作物,而桑树主要分布于土壤贫瘠的山坡和阴暗潮湿的林边,对桑树生长和产业发展极为不利。必须合理规划桑树栽培,首先选择农田地势平坦和条件较好的乡镇,集中栽种桑树并考虑与其它经济作物实行间作套种,元阳蚕区现栽桑规格为每亩栽植1100株,坚持按照等高线(横向)栽植,株行距120cm,株距50cm,当地部分蚕户桑地套种花生、黄豆、马铃薯、绿叶蔬菜等低杆农作物和药材板蓝根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其次推广优良的桑树品种如“云桑2号”、“农桑8号”和“育71-1”等[3]。

1.2 科学管理桑树

元阳地区雨水充沛,丘陵地带的农田长期受到雨水冲刷,部分桑树种植于气温较低、海拔高的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农户长期不施肥或施肥次数少或施肥料不足等均不利于桑树生长,应加大科学施肥推广力度,一般为3月下旬施春肥、6月上旬施夏肥、7月下旬施秋肥、12月上旬施冬肥,亩桑年施氮肥量为纯氮40~60kg(每次施肥每亩普钙50~100kg或尿素1包或复合肥1包,冬肥亩施1t腐熟农家肥)。气候湿润与当地树林较多等不利因素导致病虫害严重,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能减少病虫的发生和为害。元阳桑树主要病害是桑褐斑病,主要虫害为桑红蜘蛛、桑螟、叶蝉,尤其叶蝉危害最大。对此,一年组织蚕户进行两次统一防治,春蚕前用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或1桶水/袋克螨特进行防治,夏蚕结束用敌敌畏8桶水/瓶,辛硫磷10桶水/瓶,甲基硫菌灵3桶水/袋,农用链霉素1.5桶/袋,四种药一起配兑(每桶水以16kg计算)。

2 加强家蚕饲养管理

元阳县蚕区主要分布于该县经济贫困山区,蚕区布局、养蚕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结合地方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1 合理布局,统筹养蚕

2.1.1 蚕室的建造。高海拔乡村由于夜晚气温较低建造蚕室时需要增加升温措施;低海拔的蚕区在选择建造蚕室地点时要重点考虑排湿通风散热的问题,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及光照良好的地点。在蚕室建设方面,蚕室应当具备小蚕室、大蚕室、储桑室,而三者需要分开。蚕室屋顶要有天花板或隔热层、下面要有水泥地板、有对流窗、有炭火(俗称“地火龙”)或电热便于保温和上蔟;有水源,便于消毒和清洗;蚕室要离家较近,便于管理。新建蚕室要求内空长宽高分别不低于8m、5m、3.5m,除了有对流窗,还应该有对流通风孔,以便于蚕台上层通风换气。储桑室要求低温、保湿。

2.1.2 养蚕物资的准备。小蚕共育户根据共育蚕种数量准备漂白粉25kg,石灰2袋,每张蚕种小蚕网16个,蚕框(内径80cm×90cm×5cm)4个、切桑刀、蚕筷、鸡毛、塑料薄膜、氯霉素、硫磺、温度计、切桑机、消毒机等。大蚕户每张蚕种准备漂白粉10kg、石灰1~2袋、硫磺1kg/袋、蚕蔟50个、蚕台(260cm×120cm)15台、大蚕网30个、消毒专用喷雾器1个。

2.1.3 消毒工作。养蚕前,蚕具按照“一扫、二洗、三消毒”的步骤进行消毒准备。养蚕前3天,蚕室须通风换气,排除消毒残留药味和不良气体。一扫:把蚕室及周围环境清扫干净,包括蚕台、病死蚕尸体、粪便、蚕茧及排泄物等;二洗:蚕室清扫干净后用清水对地面、墙壁、以及养蚕用具(塑料薄膜、小蚕网、大蚕网等)进行清洗;三消毒:用浓度1%漂白粉(即1kg漂白粉加入到20kg水中充分混匀)澄清液进行蚕室蚕台彻底消毒一次,地面顽固污渍撒漂白粉进行搓洗,消毒后密闭24h。洗好的小蚕网、大蚕网和蔟用1%漂白粉水浸泡消毒。浸泡消毒晾干后储存到消好毒的蚕室内。蚕种或小蚕进入蚕室前3天再进行一次消毒。

2.1.4 饲养计划。根据桑树树龄、当年的水肥管理和桑树的长势情况确定养蚕张数,量桑养蚕,做到“以叶定种,叶种平衡”。每张蚕种的用叶量:一张蚕种32000头蚁,一般用叶量为800kg左右,小蚕(1~3龄)总用叶量为5%,大蚕(4~5龄)总用叶量为95%。夏蚕及秋蚕的用叶量比春蚕偏少;蚕种出库前,依据桑树树龄、桑叶长势、管理水平、气候、养蚕季节等因素预测桑叶产量[4]。

2.1.5 选择适宜的家蚕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云蚕8×云蚕7”和“云蚕7×云蚕8”皆可作为当地主要推广品种。

2.2 小蚕饲养重点

2.2.1 补催青和收蚁。补催青,蚕种进入前一天生火将蚕室室温升高至26℃,入蚕室后温度保持为25.5℃,地面一直保持湿润,用黑布打湿后遮住窗户和小蚕框,遮黑防止光线进入,蚕种入室时每张蚕种平均分成2框,用鸡毛摊平,每框摊平蚕卵面积大小为蚕种盒大小的4倍,放好蚕种后将每个蚕框进行编号。补催青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不良气体的危害。严格控制催青温度,防止白天温度偏高。

收蚁当天早上6时去掉遮黑黑布,开灯感光,8时开始收蚁,收蚁时每个蚕框重叠放上2个小蚕网,将切好的桑叶撒在最上面的网上,二次给桑前将第一层小蚕网转移到另一蚕框中,除去卵壳,集中收集未孵化的卵壳继续进行补催青,次日再收蚁。收蚁蚕座整理成方形。

2.2.2 小蚕共育。小蚕共育是实行科学养蚕,保证稳产高产,增产增收的关键性措施,必须将当地蚕农的小蚕集中进行饲育。小蚕共育的数量一般以一个共育户每批次10~25张蚕为宜,在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如表1所示)下,采用防干纸(塑料薄膜)使饲育环境保温保湿,保持桑叶新鲜、减少给桑次数。选择含水量高、蛋白质丰富、碳水化合物适量的适熟偏嫩叶[5],采桑自上而下,1龄期在芽梢顶端由上而下第2~3位叶,任选一叶,叶色黄中带绿,2龄期在芽梢顶端第3~4叶,任选一叶,叶色嫩绿色,3龄期芽梢顶端第4~5位叶,叶色浓绿色。切桑刀或切叶机切碎桑叶,切叶呈长条叶,宽与蚕体长相同,长是宽的2~3倍,将眠时切方块叶。

2.2.3 1~3龄饲育要点。1龄,每天注意调框,每次喂叶前扩座匀座,第7次给桑时蚕座面积达到满框。第6或第7次给桑前撒石灰1次,见眠时喂方叶,全部眠时撒石灰止桑。2龄,饷食撒防僵粉,加分箔网,第3次给桑前除沙,每张蚕分为4框,第4或第5次给桑时撒石灰加单网,再给1次给桑后除沙,第6次给桑时蚕座面积达满框,眠时撒石灰止桑。3龄,各大蚕户到共育室领蚕,及时将蚕放入蚕台上,1框蚕放到1台蚕台上,蚕座面积扩为小蚕网面积大小(100cm×90cm),撒防僵粉,铺双层大蚕网后给桑,注意消毒防病,每次喂叶前扩座,到眠前蚕座扩满蚕台。

2.3 大蚕饲养重点

大蚕期是蚕食桑量最大、龄期最长、丝腺不断壮大和合成丝蛋白最旺盛的食期,加强大蚕的饲养管理是蚕茧高产优质的关键[6]。“大蚕靠风养”,大蚕期间要保持室内与外界空气流通,大蚕期间用桑量较大,特别是5龄盛食期,必须使蚕儿食桑量充足,注意桑叶的采摘、贮藏。

2.3.1 4龄,饷食时撒防僵粉,加分箔网,饷食和第2次给桑添食氯霉素,第3次给桑后除沙分台,一分为二,到大眠前1张蚕要扩满到9~10台,4龄第2天早上给桑前熏硫磺15min,每天多使用石灰粉,杀菌隔湿,第9次给桑前撒石灰后加眠网。

2.3.2 5龄,饷食撒防僵粉,铺蚕网,添食氯霉素,每天要撒防僵粉或新鲜石灰粉一次。由于当地湿度大,为有效地防病和操作轻便,需隔天除沙1次,5龄第2天早上喂叶前熏硫磺15min,第3天晚上1张蚕要分满15台。

表1 家蚕饲养温湿度

3 讨论

3.1 蚕桑产业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它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元阳县拥有大量闲置的山地,有利于桑树的栽培和种植,当地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可投入蚕桑产业中,从自然资源等综合因素来看,该县各乡镇均适合发展蚕桑产业。

3.2 云南省元阳县蚕区主要分布于小新街乡、逢春岭乡、嘎娘乡、大坪乡、新街镇、沙拉托乡,这些地区均为山地且各乡镇的海拔差异较大,境内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湿,严重制约当地家蚕的饲养,所以推广符合当地实际的家蚕饲养技术有利于推动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

3.3 构建成熟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是保障元阳县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2009年以来,该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试点发展蚕桑产业,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了该模式符合当地实际,为当地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必须在元阳长期坚持。

[1]云南省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94-127.

[2]金凤银.谈谈养好蚕的几点技术措施[J].蚕桑通报,2008,39(3):53-54.

[3]杨建设,丁志伟,黄振涛.云南高山区栽桑养蚕关键技术措施[J].中国蚕业,2013,34(4):71-72.

[4]桓维友.怎么样测夏秋桑园的产叶量[J].山东蚕业,1994(3):13-14.

[5]张如斌.小蚕共育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169-170.

[6]王艳梅.大蚕饲养的技术要点[J].蚕桑茶叶通讯,2010(2):17-19.

王永生(1987-),男,研究实习员,从事家蚕良种繁育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元阳县蚕区蚕室
“华康2号”在云南红河蚕区的试养与应用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沼气养蚕的技术
元阳县总工会:开展主题劳动竞赛
养蚕消毒防病技术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
原蚕区血液型脓病的防控经验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探析——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为例
又叫“下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