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发展前景探讨
2017-04-03高亮
高 亮
中国农业机械发展前景探讨
高 亮
对于农业机械来说,它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反哺农业的产物,所以说,农机既具有工业的特点,也具有农业的特点,农机本身的工业属性较强,但推广又有农业的属性。
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在最初都是第一产业占绝对的比重,农业代表了国民经济的强盛与衰弱,那是农业国的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工业革命的兴起,先进国家开始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工业发展起来后,再由粗放型工业转向高新技术型工业,并为整个社会服务。紧接着以农机为代表的农业技术得以发展,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再加上快速发展起来的市场,促使了第三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然后第三产业再反作用于其他两个产业,促进流通,发展人才等等,所以才有了美国式炫酷的大农场以及高精尖的工业化生产。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出农业机械在三次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之重要,既是催化剂也是产品。
反观我们国家,尚处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中后期,这正是农业机械发挥作用的时期,农业机械在我国真正推广开来,也就近十年的事情,而且现在机械化水平也不高,2016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6%。
黑龙江农垦和新疆兵团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方,土地集约化经营,政府是种田者,那也是最可能模仿美国农场发展的地方,所以直接可以把美国那套拿过来用,约翰迪尔、爱科、凯斯,这些为国外大农场服务的大型机器可以直接拿来,都不用本土化。而在大型农机具的尖端技术上,国内确实不如国外,也就无力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农垦与兵团的特殊性,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如果生产专供农垦的机器,生产成本高不说,市场也就仅限于此,别的地方都用不上,农垦就一家,企业也就容易被挟持。而我国更为广大的耕地不局限于此,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甚至东南和西南丘陵,都应该是农业机械的用武之地,而且也确实是国内农机企业的主战场,不过土地规模小、地块分散、劳动力转移程度低、丘陵坡度大等因素都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客观因素,这些地区对农业机械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国外的机械都无法很好的发挥其作用,而国人有自己的智慧,在农业机械本土化的征程上,国人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拿甘蔗收获机来说,国外的机器拿到广西照样不好使,还是靠国内改进研发。约翰迪尔的大型机器是高精尖,久保田的水田小机具也是高精尖。
再看国内农业机械的技术问题,总体来看,我们在国际农机技术领域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是“引进消化再吸收”,比如,现在市场上占绝对多数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都源于上个世纪引进的KC KY-6苏联6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原因是国外前人经过数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农业机械研发探索,最终研制出来的机器,拿到我们农机自主研究刚起步的国人面前时,有必要再重新走一遍外国人走过的路吗?最优的选择就是“引进消化再吸收”,再根据我国农业生产自己的特点研发相应的机器。实际上我们现在学都没学透彻。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国家工业基础的问题,前文讲到,农业机械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产物,工业基础不行,设计再好,出来的产品照样逊人一筹,具体来讲,就是我国生产的机械零部件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质量好的价格高,价格适中的零件可靠性和加工质量太差,而农机产品不同于别的工业产品,就是农机产品的成本要尽量的低,不然农民买不起。但较低价格采购的那些发动机、齿轮、油缸等,质量肯定上不去,寿命短,可靠性差,精度低,难以保证质量。
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前景,任何一个农机从业者都会告诉你是光明的。我们国家现在的农机产业还是粗放型,以后肯定要往高精尖走,这是历史的趋势,是和工业、农业一起向前迈进的。在国家计划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机产业肯定会快速发展,近5年,农机行业会发生很大变化,也可以说洗牌,落后的技术和产品会被淘汰,很多小企业会失去生存空间。中联重科购买了奇瑞重工60%的股权,正式进入农机行业。随着我国工业由资源集约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农机技术也会提速发展,农机行业也会向大工业靠拢,发展适合于自己的,不同于国外的农机新技术,总之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