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2017-04-03李安宁
李安宁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李安宁
编者按: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召开了由农业部等10个部委、地方部分工信、农机化、发改主管部门参加的“农机装备现场推进会”,会议宣贯部署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实施工作。农业部农机化司李安宁副司长参加会议并讲话,就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落实《行动方案》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提高认识,积极落实《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
当前,随着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和农民劳动观念深刻变化,农业生产各领域加快推进“机械化换人”,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全面进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需求方面看,农业机械化已经从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延伸;正在从粮食作物快速向棉油糖等经济作物扩展,向养殖业、林果业、加工业拓展,向全程化、全面化迈进。特别是随着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对大马力、高性能、智能化和复式作业机具的需求日益迫切,更加注重获取产前、产中、产后配套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从供给方面看,近年来,农机装备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品种不断增加,产品性能不断提高,农机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农机工业大而不强,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缺门断档和中低端产能过剩并存,机具的可靠性、适用性有待提升,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引导和促进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增强中高端、全产业链装备的研发生产,提高农机装备有效供给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发展,《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重大发展领域之一。工信部、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制定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对推进农机装备发展做了全面部署安排。推进农机装备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个方向用力,农机和农艺两方面联动,研发制造和推广使用两个领域发力。农机化主管部门作为农机化技术和农机装备推广应用、使用管理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做好相关工作。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落实《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农机推广、试验鉴定、教育培训等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加强与工信、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合力推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为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技术装备支撑。
二、突出重点,抓好“农机农艺融合专项”的实施
《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抓好主机产品创新、农机农艺融合等五大专项的重点任务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农业部以推动实施“农机农艺融合专项”为重点,出台了一系列的推进举措:一是大力提升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能力,在“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大幅度增加了农机岗位专家,实现了50个农业产业体系全覆盖;建立了农机化科技创新战略专家咨询组及11个创新专业组,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规划了16个农业工程重点试验室、22个全程机械化科学试验基地,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和农机装备创新提供人才和科研基础条件支撑。二是大力推动重点装备技术的研发推广。组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机岗位专家,农机化科技创新团队围绕主要农作物和产业需求,开展重点机具研制和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动组建了国家谷物收获机械、牧草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农业、智慧农业、航空植保、自走式植保机械等一批农机化科技创新联盟,推进科研单位与装备制造企业密切结合,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协同创新。启动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规划“十三五”建设500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设立相应项目资金,加大薄弱环节装备技术试验示范,加快技术组装配套。《“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将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列为重点培训对象,每年培训1万人以上。三是大力推进农机装备技术评价改革创新。加大新装备新产品评价和应用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2016年以来新立项和公布农机化行业标准分别为34个和23个,新制修订公布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81个。组织修订《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推进农机试验鉴定制度改革,转变鉴定方式,优化鉴定供给,更好服务农机装备创新发展。四是大力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导向作用。突出绿色生态导向,对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机具实行敞开补贴。加大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力度,试点省份由2016年的3个扩展至2017年的10个,同时在6个省市和1个计划单列市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机规范应用试点,促进新装备新产品新技术加快转化推广。改进补贴机具分类分档和补贴额测算办法,支持引导智能、高效、高端农机装备创新,部署各省选取5个品目的重点机具开展档次优化,提高补贴额,着力解决多功能、复式、智能化和新型农机产品分档档次过于笼统、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加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力度。报废更新补贴试点范围由17个省扩大到全国所有省实施。
这些工作都已经启动实施,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认真领会精神要求,把握工作重点,抓好贯彻落实,上下同心,把“农机农艺融合专项”各项工作抓到位,抓出成效,引导促进农机装备与农业技术融合发展,促进先进、适用、安全农机装备推广应用,营造研发、生产、应用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积极谋划,结合实际创设推进农机装备发展的政策举措
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在国家统筹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需求,积极作为,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措施,着力推动各地“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重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制,加快农机装备发展。一是做好需求引导。加强需求分析,通过发布科技规划、制定公布装备需求目录、提出重大项目建议等形式,引导推动科技创新和装备发展;二是争取资金投入。组织好重大科技选题和项目遴选,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列项支持,创新资金项目实施管理机制,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加快装备研发生产,推进技术集成配套;三是推进协同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组织构建分工协作一盘棋,上中下游一条龙,多学科集成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聚焦企业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建立完善联合攻关、技术融合、资源共享、利益分享机制,搭建联合联动、协同协作创新平台,推进资源整合、合力创新;四是促进成果转化,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技术示范推广资金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支持力度。强化农机新产品的试验验证和集成示范。加快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制修订步伐。推进农机试验鉴定检测结果数据公开、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验证信息公开,及时向企业和科研单位反馈相关信息,引导新技术新产品改进熟化,加快农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最后李安宁副司长强调要落实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推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关系到 “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推动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为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