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2017-04-03闫淑静
闫淑静
(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闫淑静
(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而治疗组则采用多方位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肺部感染发生例数和控制感染时间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护理
临床上所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其病情危重,在对其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时常需要对其采取气管切开术,以使其通气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得以改善,使其呼吸道阻塞症状得以有效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有可能会损伤患者的气道。此外,切开患者的气管后,会使其气管有和外界进行直接接触的机会,使气道分泌物有潴留的危险,造成不敏感于二氧化碳潴留,使患者的咳嗽功能和吞咽功能有出现显著性减弱的可能性,增加痰液、误吸物淤积于患者肺内的风险性,使大量细菌定植、繁殖情况极有可能发生,进而使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有发生的可能性[1]。因此,对于行气管切开术的颅脑外伤患者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护理。下面选取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对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行如下的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其中男51例,女37例,最大年龄者54岁,最小年龄者2岁。45例患者颅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43例患者多发性颅内血肿。根据入院时间和采取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应用多方位护理方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护理,具体方法为:(1)一般护理:将患者安放在重症监护区,有效合理控制温湿度,将湿度控制在60%~70%,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24℃,每天进行两次的切口敷料更换,采用0.9%氯化钠棉球对切口进行清洗,之后采用75%酒精棉球对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每天进行两次的空气消毒。对探视患者的人数、次数进行严格的限制,对患者有没有发生出血、脱位、感染等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2)心理及情感支持:针对患者气管切开后无法说话的情况,做好必要的解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削减患者因无法说话产生的消极情绪,采用其他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让患者从中获得心理及情感支持,增加其安全感,提高其配合度。(3)呼吸道护理:①使用止血带套着扁带固定气管套管,使扁带保持清洁干燥状态,采取措施使固定带给颈部造成的摩擦得以减少,固定外套管,套管系带打死结,以免松开,若可以容一指,则表示松紧度适宜。②气道湿化:在掌握患者痰液的色、质、量的基础上,给予持续或间断的湿化。湿化液在灭菌注射用水或0.45%的盐水的基础上,以及在掌握患者临床表现、痰培养的药敏情况的基础上添加与之对应的药物。合理控制雾化吸入管口气雾温度,最低不低于32℃,最高不高于35℃,在压力的作用下,让喷雾法的雾滴均匀滴至患者的气管和肺组织,使药物尽可能减少对支气管黏膜造成的刺激,使预防感染的目标得以实现。③吸痰[2-3]:每天对患者施以一次灌洗吸痰。如果发现患者存在痰鸣音,且其呼吸音有所减弱,脉搏有所加快或者减慢,呼吸频率有所加快或者减慢,血压有所升高或者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比较突然,则需要对患者施以浅部吸痰。进行吸痰操作前,给予患者2 min的高浓度氧吸入,合理控制吸痰管进入气道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2~13 cm。吸痰持续时间控制在小于15 s/次,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吸痰操作。
1.3 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及控制感染的时间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者共计15例,8例肺部感染被控制,患者感染平均控制时间为(12.5±1.87)天。治疗组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者共计6例,5例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患者感染平均控制时间为(8.9±1.06)天,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在气管切开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对此类患者应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让患者在身心两方面均处于最佳的状态,从而对其术后恢复加以积极的促进。本组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应用多方位护理方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护理,除了给予患者一般护理,还给予患者心理、情感支持以及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后发现: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例数更少,控制感染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应当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
[1] 黄湘晖,杨美丽,郑翠红.沐舒坦不同雾化剂量在气管切开早期气道管理中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9):1-3.
化疗认识不足或存在偏差,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状态,影响治疗效果。经验发现,临床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具有积极作用。以往常规护理常常忽视了心理作用对于疾病治疗的效果,对于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置之不理或者认为是患者或家属需要解决的,与临床护理无关。但研究表明[4],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不但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面对疾病的信心,还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HAMA、HRSD评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认知干预模式通过帮助患者重建对疾病的认识,促使患者充分认识在存在的消极态度,联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从根本上摒弃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自我强化、自我疏导及控制,改变对环境、自我错误的认识,提高患者正确的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采用认知护理干预方案后,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包丽琼.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9):128-129.
[2] 倪雅丽.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焦虑及自尊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11-112.
[3] 陈建华,李华喜,武秀君.子宫内膜癌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2):114-115.
[4] 吕娟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137-140.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47.9
B
ISSN.2096-2479.2017.19.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