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演练体会

2017-04-03高履萍房志宏

关键词:预案急诊科演练

高履萍*,房志宏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800)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演练体会

高履萍*,房志宏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800)

目的通过开展情景模拟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综合水平。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急诊护士开展护理应急预案演练,通过制定、学习并培训护理应急预案方案、情景模拟演练、演练总结等方法训练急诊护士的应急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体会模拟应急预案演练是提高急诊护士急救综合能力,确保护理安全的有效手段,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值得应用。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演练;体会

急诊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需急救的疾病具有急、危、重、难的特点,而且经常发生突发应急事件[1],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工作带来风险,因此对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对护士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急救技术、医护配合等都是极大的考验[2]。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增强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急诊护士急救综合能力,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我科组织开展了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水平及风险防范能力,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诊科共有护理人员21名,男4名,女17名;年龄22~52岁;职称:主管护师4名,占19%,护师7名,占33.4%,护士10名,占47.6%,学历:本科13名,专科8名;工作年限:10年以上5名,6~9年6名,2~5年7名,1~2年3名。

1.2 方法

1.2.1 制定应急预案与流程

护理部于2014年10月修订了适合我院的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分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预案、意外事件紧急状态时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人员紧急状态时护理应急预案共40项。我科在此基础上根据科室特点增加了2项专科预案,内容包括:传染病爆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经医院审核通过。制定成册,全体护士人手一册,便于随时学习,要求护理人员全面掌握应急预案流程及措施,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到有效防护和积极应对,杜绝风险事件发生。

1.2.2 组织学习培训

演练项目确定后,首先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业务学习,要求护士学习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的同时,注重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务必全面理解掌握,并进行理论考核;指派高年资护师按照预案程序进行演示,每月2次,强调急救过程中流程的完整性、整体协调与相互配合,突出对患者病情变化判断、口头医嘱执行、用药观察、交接制度落实等,结束后进行讲评,使培训人员明确知识的薄弱点和能力的欠缺处[3],重点掌握。

1.2.3 演练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每月组织一项常规演练,每季度一项专科演练,每半年一项全院演练。每次演练全科护士全员参与。常规演练由护士长指挥,根据护士层级分4组,5名护士为1组,由N3级以上高年资护士担任组长,每组5名护士在演练时分别扮演护士、医生、患者和患者家属等角色,按照临床工作场景,完成一系列任务,体现急救氛围,操作规范,护患沟通到位等,达到真实场景再现的效果。其他组人员现场观摩,观察演练护士的病情观察、分析判断、应变处理能力及速度。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改进措施,最后由护士长进行点评总结。完成演练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演练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演练项目、演练过程、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效果评价等。各组按月轮流完成演练,保证每年每个护士亲身参与3次演练。急诊专科演练由科主任指挥,医师护士全体参与,全院演练由分管院长指挥,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参与演练,演练结束后全体开会点评总结,提交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完成各项记录。

3 讨 论

3.1 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应急预案演练是通过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模拟演示,从而对护理人员进行应急能力训练的一种方法[4]。通过演练来考察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是否熟练、抢救流程的运用是否准确、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5]。通过全面地学习护理应急预案和模拟应急预案演练,护理人员在护理理论和技术、处置能力、风险意识、护患沟通、落实核心制度、预见性护理等方面得到提升,丰富了应急急救经验,护士在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在突遇病情变化医师未到之前能够积极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急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3.2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真实生动的现场演练,使护士牢固掌握应急预案知识的同时,主动参与风险管理,具备较高风险防范意识,使得护士在遇到各种突发意外事件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准确有效的分析处理,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能够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确保护理安全。

3.3 提高护士综合能力

如何正确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考验到急诊科的整体反应能力、各应急成员之间是否有效衔接以及相互协调沟通配合能力等[6]。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急诊护士由最初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紧张、惊慌、不知所措,到经过专科演练和全院演练后变得沉稳、心中有数,心理承受能力、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职业心理素质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升,使护士岗位职责更加明确,相互间的协调合作得到加强,急诊科医务人员综合能力有效提高。

每次演练结束后,通过全体参与评价总结、不断改进预案,优化完善抢救流程,使流程更科学有效,易于操作。急诊护士各项护理操作更加规范,服务理念及风险防范意识明显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有效保障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服务满意度。

急诊科作为高风险科室,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急救应急预案演练是一种直观、实用、有效开展应急能力训练的方法,是急诊护理管理者开展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急诊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急救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保障了工作质量与工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1] 姚昌杰.预案演练在ABC 急救模式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172-173.

[2] 龙春萍,廖彦菊.应急预案演练规范化培训提高急诊护士综合急救能力[J].齐鲁护理杂志,2016,14(7):118-120.

[3] 雷雪贞,王钰镁,张 蔚,王亦岚,张英华.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8):57-58.

[4] 谢晓梅,孔 悦.实施应急预案演练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2(4):53-54.

[5] 徐国英,刘颖青,李春燕.急诊专业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75.

[6] 磨静佳,张剑锋,李超乾.应急演练在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实践与探讨[J].右江医学,2014,42(3):389-390.

本文编辑:刘帅帅

R931.2

B

ISSN.2096-2479.2017.03.157.02

高履萍,女,护士长,主管护师3.4 持续优化改进

猜你喜欢

预案急诊科演练
启东市强化预案演练
首次演练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未雨绸缪演练忙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