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岭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2017-04-03张秋菊
张秋菊
(夏县水利局)
韩家岭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张秋菊
(夏县水利局)
韩家岭项目区位于夏县东部的中条山腹地,土地总面积348.3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09.81 km2,占88.9%。水土流失形式以水蚀为主,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 600 t/km2。重点治理前的2012年,治理度仅6.1%。自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区以来,经过2013-2016年4年的努力,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8 299 hm2,新增治理度26.8%,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介绍了项目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和主要经验。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韩家岭项目区 夏县
夏县位于山西南部,辖5乡6镇256个行政村,总人口36.53万人。土地总面积1 35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64 km2,占总面积的71.1%,素有“一丘二川七分山”之称。丘陵山区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又是贫困人口集中区,制约着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2013年,夏县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县,经过4年的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改善山区农民群众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同时,减轻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农民人均收入。现以韩家岭水土保持项目区为例,简述治理成效与经验。
1 基本情况
韩家岭项目区位于夏县东部的中条山腹地,距县城28 km,包括祁家河、泗交2个乡镇,32个行政村,2.1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0.88万人。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2 145元。
项目区属典型的丘陵山区,以沟道、坡面和梁峁为主体,地形破碎,共有大小沟道116条,沟壑密度2.8 km/km2。海拔高程825-1 259 m,相对高差434 m。年均降水量567.3 mm,季节分布极不均匀,70%左右集中在汛期的7-9月份,且多以暴雨或大雨形式出现,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项目区总面积348.3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09.81 km2,占总面积的88.9%。据调查,水土流失形式以水蚀为主,年土壤侵蚀量113.76万t,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 600 t/km2。流域上游为土石山区,植被较好,土壤侵蚀较轻;中下游黄土覆盖,沟深坡陡,土壤侵蚀严重。重点治理前的2012年,治理度仅6.1%。
2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成效
韩家岭自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区以来,紧紧围绕“治山、治水、治穷”的核心目标,对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安排,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经过2013-2016年4年的治理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1 治理成果
4年间,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8 299 hm2,新增治理度26.8%,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32.86%。其中,建设基本农田387.15 hm2;营造水土保持林1 604 hm2,栽植经济林 619.3 hm2,封禁生态自然修复5 688.55 hm2;建设小型引水工程6处,整修村庄与田间道路12.5 km,打谷坊4座,修筑护地坝1.3 km。
2.2 治理效益分析
2.2.1 生态效益
经过4年的综合治理,治理度达到32.86%,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护了肥土和氮、磷、钾不被流失,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据测算,年可增加蓄水能力110.22万m3,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34.51万t,土壤侵蚀控制率达30%以上。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提高18.7个百分点,可有效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2.2.2 经济效益
经过4年的综合治理,新增基本农田387.15hm2,其中坡改梯373.15 hm2,坝滩整地14 hm2。若按1 hm2增产粮食2 250 kg,年可增产粮食87.11万kg;粮价按2.2元/kg计算,年可增加产值191.64万元。新增的619.3 hm2经济林,产出定额按1 000 kg/hm2计算,可增加干鲜果品61.93万kg,价格按4.5元/kg,可增加产值278.66万元。
2.2.3 社会效益
随着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将由单一型、粗放型向精细型、集约化方向发展,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项目的实施,为农村剩余劳力增加了新的从业机会,很多贫困户加入了工程建设,提高了经济收入,加快了区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3 项目建设的主要经验
3.1 加强领导,明确项目责任主体
在项目可研阶段,县政府就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财政、发改、国土、水利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领导组,并由县政府批复成立了夏县小型水利工程项目部,作为该项目的实施主体,具体负责前期报告编制、资金筹措、组织实施等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省水利厅、市水务局领导多次莅临施工现场检查指导,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3.2 项目建设实行“公示制”,切合民意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配合与积极参与。在工程规划期间,就广泛调研,吸纳各村农民群众的意见,做到了因地制宜,科学选点,从而保证了规划合民心,顺民意。规划结束后,将各项治理措施逐一进行公示,让项目区村民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治理措施实施。在项目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虚心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既可保证工程质量,又能加快工程进度。通过项目建设公示,使所建的每一项工程都让村民满意,有力地调动了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为工程的全面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3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在水土保持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工程建设情况编写水利信息,广泛宣传报道。同时,在项目区建标志碑,刷写固定标语15条。2014年11月,县政府主办的《政府法制》刊登了项目建设情况的专题报道,多期水利信息在《夏县人》和《运城日报》上刊登,有利地推动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高了项目区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对加强项目工程管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3.4 以项目为依托,突出精准扶贫
项目区的韩家岭村,曾是河东特委、晋豫地委、条西地委、中共夏县中心县委,以及太岳五地委、三地委、三分区司令部等党的地下组织和八路军办事处的驻地,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韩家岭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山西省革命摇篮的特殊地位,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了一个红色旅游景点。但当地农民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贫困人口相对较集中。针对此,我们以项目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经济林和基本农田工程,进行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实现“一村一品”。以祁家河村柿树基地、泗交村板栗基地、大寺坪村板栗基地及韩家岭村核桃基地建设为中心,并通过坡改梯,发展了窑头村蔬菜规模基地,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了保障。
3.5 科学建管,提高建设质量
为了确保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和总目标的实现,必须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科学的建设与管理。具体办法:一是工程建设按年度规划实行“招投标制”。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代理单位进行公开招标,通过评标委员会的综合评判,按得分高低确定中标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县水利局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书,按照合同约定组织工程建设。二是工程建设过程严格实行“监理制”。我们委托北京市中冠水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承担工程的监理任务。在工程施工期间,监理工作人员严格施工标准,对每项建设工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现场检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确认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严格旁站监理和巡视监理,从而确保了工程施工的高质量。三是项目管理严格履行“合同制”。无论是施工合同,还是监理合同,按照签订的合同条款,合同双方均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在合同制管理的约束下,充分保障了工程建设的施工高质量、工期不托延。四是工程款拨付严格实行“报账制”。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履行资金使用报批手续,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确保了工程项目资金使用合理,支付合规。
S157
C
1008-0120(2017)03-0036-02
2017-08-01
张秋菊(1969-):女,工程师;通讯地址:山西省夏县,0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