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生成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017-04-03潘文军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本探究思维

潘文军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语文课堂中对“生成性”的重视程度日趋加大,而这一重要理念也被当今课改中的教师认可和青睐。在这种课堂中,教师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境,及时的调整教学的思路和教学的行为,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灵活的构建课堂。这种课堂常常能创造出许多精彩的课堂片断,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长足发展。对于理解开放性和解读个性化的语文学科而言,实践“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更为必要。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相关信息资源——增加学生生成的可能性

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要运用原有知识结构同化甚至顺应新的问题信息来使认知结构发生有效重组,对于中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所以,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对文本的解读和对问题的解决常常受有限知识的桎梏,不能消除一些对文本理解的障碍,不能有选择的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也不能辐射性的打开思考的方向,更不用说让学生能够有新的生成了。这时老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相关信息资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除了依靠课堂进行中的灵光闪现,生成也需要在提前预设中来孕育。具体而言,教师可给学生做以下方面的材料补充。

(一)化解艰深晦涩的字词

文本中一些艰深晦涩字词的出现,可能会成为学生理解文本的障碍。对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后仍不能解决的字词可为学生做解答,为学生扫除理解上的障碍。只有理解了文本的字面意思之后,学生才能在字义层面的基础上,探究字义背后的深意。

(二)提供比较阅读的材料

比较阅读,一般来说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比较阅读,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章或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异同。这可以让学生将与之相关的文本,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和综合等方式,重新加以整合,使之在头脑中生成新的信息群。例如:可以将相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相反观点的作品进行比较,表现手法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等。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补充知识都需要教师包办,可以给学生搭建补充材料的平台,让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工具书自己来补充,学生在自己补充与文本相关的资料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此外,还需尤为强调一点,要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益于学生对文本新的生成作为补充材料的目的,切忌拓展过度,过于繁杂,否则反而会干扰和弱化学生对文本本身的解读。

二、教学设计中启示性问题的恰当设置——为学生提供生成的空间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征是:课程政策倡导实现课程与教学理论从“记忆教学论”向“思维教学论”的转变。语文教学尤为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在课堂中有新的生成。具体而言,在教学设计中可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散思维。

例如:在《离骚》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同学们由屈原之死,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理解了文意和梳理了文脉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思考。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很感兴趣,设想了很多在我预设的答案之外的角度,例如:想到了他死时站于江上的潇洒形象和他站在江上欲纵身一跃前跳还是不跳的复杂心理;想到了有些大学生因个人情感而跳河,可见同样是死却有不同的价值等等。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回答从各个不同角度展开讨论,在这些讨论中产生了不少思维的亮点。

三、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群体讨论——为学生提供生成的时间

传统的教學强调教学的结果,也就是看重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达成,但对如何达成的过程不太重视。而生成性教学则更关注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发展,所以在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将问题的答案直接教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我思考和群体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自我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来进行个人的思考和群体的讨论,在充足的自主时间里进行理解和研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一位教育家曾说:“老师不要经不住课堂上的沉默,因为只有活跃气氛而没有屏神思考和思维升华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这很好地体现出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此外,还需强调一点,不能总急于组织学生讨论,而应该先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经过静心的思考,学生才能先有自己的生成,然后再进行群体讨论,将自己的生成与他人的生成相补充,相碰撞。

生成教学固然有很多亮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需进一步廓清一些问题,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完善,来尽可能发挥其最大的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文本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