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球引入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可行性分析
2017-04-02李超群
李超群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200)
1 珍珠球概述
珍珠球是源于我国满族人在采珍珠的生产劳动演变而来的。珍珠在满人中认为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在满族民间流传很多采珍珠的传说,并深受满人的喜爱。如今,珍珠球项目在场地布置、器材设置、规则要求相当完善,已经是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珍珠球比赛进行方式很多方面与篮球项目相似。所以,珍珠球项目比赛规则大多都是参照篮球规则,并结合珍珠球项目的特点制定的规则。虽然,珍珠球很多方面与篮球运动相似,但是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并不是很高,可以说比较社会大众进行的集体活动。
目前珍珠球场地是以篮球场地为依托,长宽为28m×15m,把球场分为三大区域,依次为水区、蛤蚌区和威呼区。水区(内场区)内双方各有4名队员负责进攻和防守,进攻者可将球传到任何方向,向抄网内投球争取得分。哈蚌区(封锁区)内双方各有2名运动队,持哈蚌(球拍),用封、挡、夹、按等技术动作阻挡对方进攻队员向抄网内投球。威呼区(得分区)内双方各有1名手持抄网的运动员,他们的任务是用抄网抄(夺)本方队员投来的珍珠球。每队7名队员,每队一副抄网和一对球拍,比赛时间为上下半场各15分钟,中场休息10中,在比赛结束后,哪方分数高,哪方获胜。
2 珍珠球的特点
(1)具有自身独特的竞争性。因为珍珠球独特的场地设计和人员分配,使得该运动有自己独有的竞争性。首先,珍珠球运动在进攻时进攻简单,防守难。珍珠球抄网队员可以随意横向移动,又可以与进攻队员合作制造假动作,固然封锁区有两名防守队员,利用球拍挡球,但抄网运动的机动随意,导致防守队员很难判断抄网队员位置,很难做到每次封锁成功。一只球队取胜的关键就是要拥有一名优秀的抄网队员,全队的配合进攻,最后都是要顺利让抄网队员接到球,而抄网队员要很好的全队意识与判断,也是为抄网队员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其次,水区队员对个人对抗能力要高。水区范围较大,队员少,进攻多防守少,水区运动员可以在区域内任何位置以抛、投、设等方式发起进攻。在进攻与防守轮换要快,因为场地范围大,一旦由进攻转为防守时,进攻队员可以随机进攻得分。所以要求队员要能第一时间与进攻队员发生对抗,控制进攻队员直接得分。
(2)具有一定普及性。珍珠球能进去少数民族运动会正式项目,最主要原因是社会大众对珍珠球运动的认可,容易普及到社会大众中。珍珠球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不是很高,场地平整即可;对参与人员的标准没有较高的要求,只要对珍珠球有兴趣就可以参加,比赛规则容易通懂。尤其是在得分上,较其他项目更加容易,能更好地促进大家对珍珠球的喜爱。
3 珍珠球引入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可行性分析
(1)发展学生健康体魄。将珍珠球运动引入到体育选项课中,通过教学与竞赛,使学生熟练抓握运球、传球、挡球、抄球等技术动作,提高学生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素质,对学生的心肺功能、身体协调能力、感知能力都有很大地促进作用。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全队协作能力与集体配合意识上,起着较大推动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熟悉珍珠球运动后,可在课余时间,选择一块简单空地就能进行珍珠球比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增强了学生健康体魄。
(2)促进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培养体育精神。珍珠球运动的起源是我国满族人民创造发明的,其运动中蕴含着许多满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在教授学生珍珠球技术动作、比赛规则的同时,也要融入民族文化,使学生从民族文化中,更深层次地去了解珍珠球运动的内涵。通过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学生的拼搏精神,培养体育精神,学会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规则,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比赛,在赛场上发挥正能量。
(3)发展学生的运动创新能力。珍珠球运动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中,除了教师的教授技术与战术配合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特点,开发自己的进攻方式与战术配合。这样很大程度上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创新战术配合,创新个人技术。
(4)传承民族精神,保护民族文化。国家体育总局新近颁发的《“十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将保护发展民族民间体育作为未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目标,提出了“扶持民族民间体育发展,保护民族民间遗产,实施民族民间体育保护工作。鼓励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协会,培养少数民族的民族体育人才”等。学校在近年校本课程中也开始融入民族性的课程进行,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正式设立,此时,民族传统体育全面进入学校,走进课堂,从基本性、根本性对学生传播民族文化及学习民族体育运动,从身心各方面发展,团结同学、热爱祖国大家庭、促进民族荣辱观,融合于日渐完善的教育体系之中,成为现代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对各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保护与传承。
[1]赵苏喆.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