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经验:MTA学员科研水平的提升路径
2017-04-02王艳平
刘 云,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实践与经验:MTA学员科研水平的提升路径
刘 云,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MTA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学位教育,学员拥有实践经验,但文献分析等文字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文章基于文献综述认为,目前有关MTA的研究成果数量少,成果性不强,有待于开展这方面的深入研究。除课程与评价指标建设外,为提高MTA学员的科研能力,笔者基于导师立场,结合几年来MTA教育的实践经验,认为可在以下5个方面做努力,即导师要有反思意识;明确针对学员的科研指标;与学员共同撰写期刊论文;确保对其毕业论文的修改字数;毕业后仍可有学术合作等。文章在最后简略给出了6位学员的情形案例,以验证文章给出的措施具有参考价值。
MTA;双多性;科研水平;提升路径
MTA即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其是旅游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要意识到旅游管理硕士的学位意义,由基础知识学习转为研究性学习,但就学术上还达不到博士水准,属兼顾两边的中等水平,但同时还有面向实践的优势,这又与学术型硕士和博士相区分。即在旅游管理实践领域,MTA可能代表着最高学历,因而文章提出了如何提升MTA学员科研水平这一课题。
MTA这一概念显然来自国外。在英文中,administration与management都代表着管理,在中文只有管理一词与之对应,而两个词其实是有区别的。administration有实行、政府行政机关,以及法律、处罚等的施行;而management是指管理人员、管理技巧与处事能力等,可见MTA的那个A字有战略意思,层次较高,是机构功能性的,与代表个人能力提高的management确实不同。MTA学员多具有几年的实践经验,这是其相对优势,但也具有学术与科研能力偏弱的特点,他们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学习与工作乃至与家庭有着兼顾关系,这不仅影响到了教学过程,也严重地影响到了最后毕业论文的质量。就毕业论文而言,MTA教学单位还面临着风险,有可能被上级学术机构抽检,一旦不合格将有可能被取消招生资格,导师也将承受着职业压力。提高MTA学员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紧迫性强,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关系到该项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大问题。
1 文献综述
MTA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刚刚起步。通过在中国知网上以题目查找,目前尚不足20篇文章。其中在《中国旅游报》上就占有9篇文章,会议文章1篇,剩下的不足10篇文章多发表在学术性较低的刊物上,可见学界对此还缺少深入研究。首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旅游报》上,那是一篇未署名文章,刊登日期在6年前。据文章介绍,自2009年开始,为进一步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步伐,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教育部决定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即2010年9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文件,正式公布了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列入2011年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计划。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TA)作为新增的19种硕士专业学位之一,2011年将首次在全国进行统一招生,同时也将宣告MTA教育项目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6个MTA授权点正式启动。
随后在《中国旅游报》上出现了多篇涉及MTA的文章,多是基于应该怎样的报道和阐述,包括项目、意义、目的等。但其中邹统钎与吴琼瑶的文章很有价值,文章介绍了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等硕士教育情况,讨论了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与就业取向等。有关MTA的期刊文章,主要发表在《旅游纵览》、《教育教学论坛》、《亚太教育》、《品牌》、《市场周刊》、《科教文汇》、《商》、《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等。总的来说是学术水平不是很高,内容包括MTA财务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拟教学法、教育与培养模式等。以很执白的语言讲,有限的研究似乎可分为两类,一是有关教学法研究,在套用常规理论,二是制度研究,有些像事务研究,似乎对MTA本身研究不够,发现意义不足,没有实证出新识来。
2 MTA教育的一般性思考
关于MTA教育,如前文所述,讨论最多的是应该怎样。为此在2011年3月,成立了全国MTA教育指导委员会。在该网站上,可看到服务管理师资培训、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教学案例征集、项目检查等信息。然而最为核心的考虑还应该是课程建设问题,如有核心与非核心、专业与非专业课程之分。胡晓珊对MTA课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如浙江工商大学将其分成学位课、必修课、限修课、选修课4种类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则按照核心课、必修课、选修课、模块课划分。2010年10月,在西南财经大学进行了“旅游产业经济分析”师资培训,该课程在宣传上被赋予核心课程。与文章主题相吻合的是,全国MTA教指委也参与到了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中。
在这里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MTA课程是否应该全国一致,二是师资与管理者的灯下黑问题。笔者认为,MTA或有共同的课程,但因各地情况不同,应有地域差别,以突出各自特色。旅游学具有多学科性质,而且MTA学员背景也多样化,多学科与学员的多背景相配合,使得MTA教育具有“双多性”;再就是师资问题,也包括指导与管理问题,虽然也在进行师资培训,但如文献综述所言,缺少研究成果的支撑,师资培训难以做到有的放矢。不仅任课教师少有MTA方面的成果,也鲜见指导委员撰写MTA方向的研究论文,许多指导委员身兼多职,在各种委员会、协会里兼职,难以做到在很多方面都是专家。
而何为有关MTA的研究?文章在此举两个例子,一是学员毕业的分期性,二是旅游的可嵌入性。MTA学员多有日常工作,这使得虽统一入学,但毕业时却有先有后,意味着当有些论文质量不高时,有些不能按时完成论文,就要及早有分期安排毕业的想法。最近几年,许多学员来自政府机关和其他的企事业,他们虽然学习MTA课程,但所在单位并非旅游机构,这就涉及学非所用问题,因而MTA也应包括能力教育,包括与其他事业体的结合问题。
3 提高MTA学员科研水平:基于导师立场
(1)导师与反思。如何提高MTA学员的科研水平,应该说这是在5年的实践中提出的课题,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迄今还难以见到此类研究成果。换言之,无论怎样设置课程,采取怎样的措施,导师情形都在影响着MTA教育水平,因为每位学员都有一位导师,尽管有些导师可能不担任教学任务。
导师在充分了解学员状况的前提下,其做什么工作,在单位担任何职,本科毕业院校,参加工作年限,婚姻与家庭状况,报考MTA的动机等,还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审视过程,应对自己提出质疑,“我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有时间吗”,“我的优势在哪里”等,不能总是抱怨学生这不行那不行。导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再结合学员的具体情况,可在脑子里思考该学员的学术方向,因人而设,每人一个方向。
据此也可引申到课程建设上,为了对学员负责,因才设课也很重要。其实在每个MTA教学单位,师资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教学型和科研型,可以将MTA教学与导师有所区分,以既教学也担任导师的老师为核心,此类双能型老师需要在学术界和校外都有影响力,以教学型和科研型老师为支撑,此外,有些老师可以只担任教学工作,有些可只担任导师工作。导师能力的强弱,是否有责任心,以及学术背景状况,确实影响着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2)科研指标。科研与学术能力的高低,体现在许多方面。就科研指标而言,包括研究兴趣、毕业论文质量、发表期刊论文、毕业后是否继续求学、课题申请和技术职称有无变化等方面。关于科研指标,MTA学员与导师对指标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导师多追求所谓的高水平成果,而MTA学员需要的是“零的突破”。因而在科研中要提倡去功利化,以探索与挑战为主要兴趣,科研奖励不可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抵挡研究泛滥不好,只奖励高档文章也不对,因MTA学员很难写出高水平文章。以文章署名顺序为例,最早是对第一作者重奖,之后又有新的改变,即无论谁先谁后,可视导师与学员都为第一作者,此时导师多略有些心安,但可能还是有点不甘心,现在又出现了通讯作者注释。但有些MTA单位的规定也存在上下不符问题,如学校规定当导师与学生联名发表文章时,可皆视为第一作者,但学院却规定第二作者只能获得奖励金额的一半,这也让导师多少想着要做第一作者。
(3)共同撰写期刊论文。MTA学员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能力较强,但自己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很难落笔写文章,不太懂得学术范式,他们或擅长写公文、报告,这与毕业多年和工作忙有关。针对这种情况,导师若没有时间意识,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快就会来到临近毕业时间,导师就会不断地催要毕业论文初稿,即便好容易交了上来,因写作质量太差也让导师一筹莫展。
自入学后,导师就要及时与学员沟通,但仅停留在语言交流层面上是不够的,那样会造成说是说了,但学员会迟迟不做的后果。为此,导师应尽早为学生选题,可在第一二学期就确定下来,可督促学生先写一篇期刊论文,或者由导师凭个人兴趣完成一个大样,后续工作主要由学员完成,包括丰富材料、增添新观点、整理文章、改动错别字及进行英文摘要翻译等,这期间当然要有多次沟通。导师这种做法多少会触动学员,也体现了学到老、活到老那种精神,学员就很难再以工作忙为借口了,他们会认真阅读和修改文章,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文章,通过他们的后续工作,对自己将来的研究有了明确的理解,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而避免课程学习不深入,到做毕业论文时还没有什么想法,甚至是缺少按时毕业的信心等情况发生。在发表期刊论文时,假如导师能让学生做第一作者,也有利于提高其搞科研的热情与兴趣,有助于其感受何为去功利心,因为一些人此前多是为了获得证书而来的,这样也可以端正学习与科研的态度。
(4)对毕业论文的修改。一般而言,MTA学员的毕业论文质量不太高,他们独自撰写论文的能力不强。在事前进行认真多次指导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初稿交上来之后,导师可利用2~3天时间,专门修改一位同学的毕业论文,文字修改量要达到1/3左右,或可接近1万字,然后督促学生做二三次修改,直到导师对结果满意。如此不仅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让学员懂得了什么才是合格的毕业论文,并一定程度学会怎样做到合格。尽管此时临近毕业,但学员因此也会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满意于几年来的MTA学习过程,感到确实有所收获,也为导师的付出精神所感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初只为学位证书的想法。
(5)毕业后继续出成果。MTA学员毕业后,并非就意味着教育结束了,作为正式教育的继续,非正式教育则是刚刚开始,学习特别是钻研依然在继续进行中,有些学员与导师的沟通依然没有停止。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①有些学生就因为受毕业论文选题的影响,返回工作岗位后,结合本职工作申请了有关课题,学员因此获得了立项批准,甚至获得了数量可观的研究经费;②继续撰写期刊论文。通过中国知网和百度搜索等可发现,一些学员在毕业后,断断续续在发表文章,有些还在与导师合作,继续发表有见解性的成果;③一些学员因此还出版了学术专著,甚至多达几部,渐渐走上了“成名成家”之路;④因科研成果较多,由中级职称升格到副高级职称;⑤进入到了省教育厅“千人次”人才计划中,受到单位及政府的嘉奖;⑥个别学员因毕业论文获得了好的评语,萌生了考博愿望并真的参加了考博;⑦有些则成功地考上了博士,博士毕业后再返回工作岗位等。
4 案例验证
笔者基于5年实践经验,给出以下6个例子。1号学员:其来自政府公务员系统,在学期间发表期刊论文1篇,毕业论文成绩虽为良好,但却是同期毕业生中最好也是唯一的良。因受到学习期间所取得成绩的鼓舞,该生在毕业后还报名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博士生考试。2号学员:某师专人事处职员,在学期间发表期刊论文1篇,毕业后又发表2篇,申报了多项省市级课题。因成果突出,被晋升为副高级职称,被选为省千人次人材队伍成员。3号学员:某重点高校财务人员,在学期间发表论文1篇,毕业后成功申请财政部财务课题1项,而该课题的申报就是受毕业论文选题的启发。4号学员:在学期间辞掉了原工作,毕业论文成绩良好,论文被省教育厅抽查结果为合格,现就职于大型保险公司。5号学员:原高师硕士班学员,高师班硕士教育可视为MTA教育的前身,该生来自内蒙古某教育学院,硕士毕业后成功考取武汉大学博士生,现已博士毕业,回原单位工作。6号学员:也是高师硕士班学员,来自内蒙古某学院,虽然其毕业论文并非笔者指导,但在学期间及其后,经常进行学术沟通,共同发表论文3篇,期间已出版多部学术专著,成为自治区的旅游专家。
5 结语
本研究基于导师指导MTA学员的多年实践,通过与学员的学术互动,获得了有参考价值的一些经验。通过讨论,文章得出以下5点结论。①面对新型的MTA教育,为提高学员的科研水平,导师要有反思意识,归纳起来只有一点,就是可以为每位学员付出多少时间;②MTA教育需要科研成果的支持,无论是导师还是MTA教育指导专家成员,还缺少有关的深度科研成果;③导师可通过共同撰写期刊论文,让学员尽早进入学术状态;④通过确定导师对学员论文进行修改的文字数量,切实提高与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⑤学员毕业后,导师与学员的学术接触并未结束,还可以继续在学术方面开展合作。
[1]佚名.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TA)项目运行情况[N].中国旅游报,2010-10-20.
[2]邹统钎,吴琼瑶.借鉴旅游名校经验,促进MTA教育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1-03-16.
[3]赖晓华,滕汉书.MTA旅游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思考[J].科教文汇,2015,(7):67-68.
[4]吴晓山.MTA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5):123-124.
[5]李广宏.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在MTA教学中的应用[J].品牌,2015,(3):222-223.
[6]李广宏.以TSC为例探讨模拟教学法在MTA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7):297-298.
[7]廖阳,王芳.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培养模式的构建[J].旅游纵览,2014,(10):312-315.
[8]吴晓山.MTA专业课程《旅游市场学》案例教学程序[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9):116-117.
[9]胡晓珊.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优化设计初探——基于美瑞高校旅游课程特色的启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10]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3(6):51-54.
[11]贾贤,王霞,李忠富,等.科技论文中等同贡献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署名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603-605.
Practice&Experience:Promotion Pathson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MTA Student
LIU Yun,WANG Yan-ping
(School of Tourism&Hotel Management,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Dalian,Liaoning 116025,China)
MTA isa new type ofdegree education for tourism field,and the students have rich practicalexperience,butwith poor ability on literature analysis.It is better to use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 the shortcomings,and form multi-approach to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According to literature reviews,it is found that the available paperson MTA is few,achievementsare notconvincing enough,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further.Besides the appropriate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in orfer to the research ability ofMTA students,combining serveralyears ofexperience,the author believes thatsome efforts should bemade in the following5 aspects:tutorsshould be someonewith reflection consensus,understands indicators forstudent's research,co-write journal paper together for publishing,guarantee themodified words numberon their graduation report,and has academic collaborationseven aftergraduation.At the end of the paper,itgivessituationsof6 cases to verify the fact that the given measuresare ofgreat reference value.
MTA;doublemany;scientific level;promotion path
G637.2
A
2095-980X(2017)05-0149-03
2017-04-23
刘云(199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规划。
王艳平(196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地理学与温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