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诊断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4-02赵福荣
赵福荣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1441)
胃癌是临床比较常见和多发的一种消化系统肿瘤,目前其已经跻身于国内三大恶性肿瘤行列,其显著性特点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在发病初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就诊时多已经进入中晚期,增加治疗难度,预后效果不理想。X线诊断方法因为无创、价格低廉、可重复使用、诊断准确率高等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胃癌诊断工作中,其在判断癌病程度、具体病灶部位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本文选取院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将诊断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院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38例男21例55.3%,女17例44.7%,年龄为35~71岁,平均年龄(52.4±3.5)岁;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为(3.2±0.4)年;实验组38例男20例52.6%,女18例47.4%,年龄为37~73岁,平均年龄(53.9±3.1)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为(2.8±0.7)年。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术后活检。实验组给予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开始检查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常规准备工作,指导患者保持6~12h空腹状态,停止服用可能影响胃肠功能或阻断X线通过的药物。嘱患者服用产气剂,并达到350mL的产气量,确保食管可以得到充分扩张,使用X线进行胃肠检查。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首先选择左侧位,将被检查的创面倾斜45°,患者在≥90°的幅度下快速进行6~8次的向两侧翻转身体,然后将检查床恢复成原位,进行左侧位检查时必须保证按照专题缓慢的顺时针要求进行。鉴于患者特殊的气体性质,可按照气团的方向分别对胃底、胃窦、胃体进行全面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胃癌检出率
实验组38例患者中共检出胃癌31例,检出率为81.6%,其他胃病6例,检出率为15.8%,漏诊1例,漏诊率为2.6%,31例胃癌患者中早期胃癌12例,中晚期胃癌19例;参照组38例患者中共检出胃癌33例,检出率为86.8%,其他胃病5例,检出率为13.2%,33例胃癌患者中早期胃癌13例,中晚期胃癌20例。将两组患者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胃癌典型X线影像学特征
局限性食管黏膜皱襞呈现紊乱、中断甚至完全消失的状态,连贯性不佳,典型患者表现出粗细不均、扭曲或者虚线状,病灶在胃腔内呈现扁平斑点状或者分叶状、不规则气泡样、息肉样充盈缺损等几种状态;黏膜面中心部位存在盘状凹陷区,与溃疡十分相似,周围黏膜多表现出中断或者皱缩平滑的迹象。
3 讨 论
在本组研究中,接受X线检查的实验组,共检出胃癌31例81.6%,其他胃病6例15.8%;接受术后活检的参照组38例患者,共检出胃癌33例86.8%,其他胃病5例13.2%。两组患者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十分相似[2-4]。采用X线诊断胃癌时,必须与胃溃疡、胃溃疡、胃炎等疾病进行准确甄别。胃癌与胃炎患者都存在胃小区增大的情况,但胃炎患者增大和胃小区无明显差异,且形态比较齐整,但胃癌患者增大却呈现不规则状态。若诊断存在难度,可同时辅助胃镜检查;胃溃疡患者X线基本上不会见到结节样隆起的情况,且短期治疗后缩小或消失体征明显,诊断胃溃疡与胃癌时必须准确判断黏膜细节。
综合上述分析,胃癌诊断中使用X线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胃癌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但由于受到患者病情发展、X线诊断操作水平等各种因素的限制,X线诊断胃癌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同时结合多种临床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郭义标,杨馥彦,陈少贤,等.X线诊断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17(5):613-614.
[2] 崔屹立.胃癌的X线诊断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8(2):142.
[3] 祝丽敏.胃癌临床X线诊断38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2):114-115.
[4] 杨忠泽,武晓梅,李忠军,等.胃癌的CT与X线诊断以及应用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4,07(35):46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