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校企共建实训室的现状分析
2017-04-02理婷婷冉中涛
理婷婷,冉中涛
(南阳工业学校,河南南阳473000)
中职学校校企共建实训室的现状分析
理婷婷,冉中涛
(南阳工业学校,河南南阳473000)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而实训基地、实训室是中职学校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教学资源。随着国家教育部对职业学校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各中职学校都能通过不同途径得到各种建设项目,完善实训基地、实训室。但要切实提高实训室建设水平和实训室的利用率,就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挥专业教师在实训室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专业教师应尽可能地参与到实训室建设的全过程中,与企业人员共同完成实训室的建设。
中职;校企合作;培养;综合型人才
1 目前校企共建实验室的现状
(1)以学校为主导,根据教学安排指定所需实验实习设备。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实训室都是从学校教学计划培养角度出发,注重理论性验证,缺乏实践性训练。目前学校为了节约成本,实训过程多以验证实验为主,不能真实反映现实生产的工作条件,缺乏前沿性和实际生产意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用途不大。另外由于资金的限制,许多设备存在老化甚至是严重与社会脱节,设备更新换代普遍较慢,不能及时与社会衔接,造成一定的技术空档期。
不过该模式最大优点是生产过程、教学实训安排完全由学校掌握,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自主安排,随时根据社会的需求对教学计划进行整改或者进行新的开发,自主性强,方便灵活。缺点是一次性资金投入较多,加上缺乏企业技术骨干的指导与管理,教师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最终会造成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不够规范。
(2)以企业为主导,由企业业务员推销。以企业的思路进行实验实习设备的设计和生产,结合了当前的一些市场需求。该模式虽然和社会当前需求所接轨,但是由于是企业起主导作用,产品设计缺乏与学校的衔接环节,另外大部分该类实训室没有相应的配套实训任务,最终容易与学生的实际理论学习情况脱轨,实践性过强,但理论性明显不足。由于设备采用商品推销模式,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做指导,设备的功能开发和后期利用严重不足。此外,设备维护成本高,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做依托,一旦出现问题将可能导致设备瘫痪,无法使用。
(3)形式上的校企共建模式。目前校企在实训共建方面,主要是以下3种形式:①企业以赠送的形式将企业实际设备投资给学校;②企业帮助学校规划实训室,使实训室设备规划尽可能贴近企业实际生产流程;③学校将实训基地、实训室建在企业里面,与企业共享实训资源。
该模式主要是校企订单合作办学,学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建设实训室,教学计划则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进行以教学过程即包含了理论知识,同时也融合了实际需求。该模式虽然从学校和企业层面来说,达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但是该模式仍存在以下弊端:①教师没有参与设备的开发,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完全深入了解设备并使其与教学进行衔接,造成实践训练同理论教学不同步;②教师没有直接参与设备的建设,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能更好的利用;③教师缺乏对设备的升级和改造能力。当新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会导致设备在一定时间后脱离市场需求,甚至变成废品;④在服务教师科研方面,实训室建设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如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共建实验室
鉴于以往校企共建实训室存在的各种弊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让校企共建实训室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得到锻炼,让教师在共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断提高科研的积极性,我认为新的校企共建实训室应该从以下3方面去做:
(1)共建前期阶段。企业研发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在共建初期进行全面的社会调研,广泛深入社会各行业,认真了解当前市场的专业需求以及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最终结合我国国情,教育方针制定学校和企业所需要的实训项目,建设双方需求的实训室。双方共同建设实训室,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2)共建过程阶段。经过调研分析后,企业学校双方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建设实训设备以及实训室的建设,在设计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不断地优化改进共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成企业的工人,全程参与设备的装调。
(3)设备使用过程阶段。教师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到实验室建设中,一方面锻炼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弥补了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短板,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也大大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教师的信心,在后期还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甚至是对设备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教师参与到实验、实训设备建设过程,了解设备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缩短企业对设备使用的培训时间。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参与建设的专业教师可以自行解决。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将丰富中职的教学内容,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校企紧密型产学结合之路,无论对人才培养,还是对企业创造财富,都将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理婷婷(1988-),女,主要从事机电、数控方面专业课教学以及电子实验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