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用”为导向的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

2017-04-02章火中

时代农机 2017年8期
关键词:泉州市产学研体制

章火中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科研部,福建泉州362332)

以“用”为导向的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

章火中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科研部,福建泉州362332)

高校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服务社会,实现优势互补的主要路径。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主要探讨以“用”为导向的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的创新思路。

以“用”为导向;高校;产学研

高校拥有着丰富的科研资源,如何将这些科研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成果,发挥高校在科研兴企,科研兴国中价值与作用是当前高校产学研结合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整体上来看,高校产学研结合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当下的“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原有的高校产学研结合机制体制已经呈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文基于以“用”为导向的研究思路,对今后高校产学研结合机制体制进行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1 高校产学研结合机制体制的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高校产学研结合是我国科技创新与改革的重点。虽然,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思想和政策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改进与提升空间。

(1)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在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涌现出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科研成果只能静静的躺在实验室里而无法转化为产品与效益。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有的企业自身由于实力不够,不具备消化某一科研成果的能力。有的企业还没有看到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今后的高校产学研的创新发展中应该积极的提高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2)高校的科研方向有待明确。高校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立项与结项,但是,这些项目在实际的转化中的表现却并不是很理想。这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高校的科研方向与整个市场所需求的方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今后的高校科研要以“用”为导向。只有建立在以“用”为导向的高校科学研究,才会更加的“接地气”,更有利于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3)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高校的科研与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并不是很高。一方面,高校为了科研而科研,忽视了科研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仅仅的注重在产能、产量及销量上下工夫,而缺乏对企业技术研发力度的重视,缺乏与高校科研合作的积极性。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如何系统的完善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是今后该领域研究和工作的主要方向。

2 以“用”为导向的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的创新的思路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更好的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的科学化和创新化发展,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以用为导向的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体制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

(1)提升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在今后的以“用”为导向的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进一步的明确企业在科技创新与应用中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的完善企业与高校在产学研层面的互动与合作体系。

企业处在市场的第一线,对市场中的科技诉求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因此,树立企业在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性地位是今后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的创新的主要方向。

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把拥有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的基础。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科技、知识、专利、新技术等具有的价值正在逐步的凸显。企业只有积极的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掌握了核心科技才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在税收、财政补贴以及项目审批等方面向注重创新,注重与高校产学研积极合作的企业倾斜。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的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有利的环境。例如,政府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于市场中所出现的诸多知识产权侵权事件进行严格的打击与管理。为今后的企业与高校进行的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应该把地区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成果的多少以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小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例如,在福建省泉州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助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2016年到现在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取得的发明专利1009项,加快了该地区自动化生产水平的发展步伐,根据不完全估计,新装备的使用降低企业成本50%,缩短企业的产品开发周期40%,减少企业劳动用工30%。企业整体的自动化水平提升将近10%。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福建省泉州市不断的进行创新链、人才链及产业链的深度结合,不仅有效的改善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也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到目前为止,泉州已经承担了近300个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为泉州发展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撑。

(2)以“用”为导向开展高校科学研究。以“用”为导向意味着在今后的高校科学研究的过程当中,要紧跟时代与市场对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诉求,直接从市场或企业在运营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与难点出发来进行科研突破,从而促进高校的科学研究朝向更加现实、实用的方向发展。例如,福建省目前已经联合省内的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积极加大对3D打印机、无人机、VR、石墨烯的研发力度。通过积极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来进行科研资源的优化与整合,逐渐在无人机、云计算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所以,今后的高校科研人员在“静下心来”进行科学研发的同时,还应该“蹲下身子”积极的与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的助力企业科研队伍的建设。借助高校的研发人员与企业的技术人员的互动与合作来更好的助力实验室技术向工业技术的转换,实验室的实验成果转化为工业成果。

(3)提高高校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的科学性。当前,如何有效的解决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当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该从体制机制入手,不断的加大引导力度,促进高校产学研在以用为导向下获得创新式的发展。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建立重大项目合作机制,把市场所需要的技术与高校所具备的研发资源进行有效的对接。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引导更多的高校技术人才,在以用为导向的思想的指导下来到企业一线,来到市场一线,从实际出发,探讨产学研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课题。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要从产学研实际的工作效果出发,来进行比较的完善。也可以借鉴欧美等国家在产学研机制中的创新发展思路。例如,美国的苹果公司专门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创新实验室。通过“订单”的方式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高效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的一些公司也在借鉴这一产学研的发展经验。例如,吉利集团,长城集团,海尔集团,格力集团等都与北大、清华、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机制。例如,从2016年到现在,泉州市加大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通过引进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推广“数控一代”,有效的助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据统计,泉州市累积投入科技创新扶持资金1.4亿元,另外,泉州市还积极设立了市级股权投资基金,市财政累积投资4.1亿元,来为泉州市企业积极参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泉州市还加大产学研引进力度,根据市人力资源统计部门统计显示,2016年,泉州市高科技人才培养人数是8319,这些人才活跃在企业生产创新的一线,为助推当地企业与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1]姜李丹,何海燕,康小伟.创新学科性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助推高校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北京理工大学雷科公司产学研用结合典型案例[J].中国科技产业,2015,(12).

[2]]张传伟,周学刚,邢乐,等.基于校企合作高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时代教育,2017,(3):135-138.考量,且ωj满足条件,同理课程所有项目的权重ak,k∈[1,m]。

福建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课题《以“用”为导向的泉州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C07)。

章火中(1983-),男,福建泉州人,大学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研管理、产学研合作。

猜你喜欢

泉州市产学研体制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