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中医睡眠医学研究

2017-04-02刘艳骄刘保延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数据挖掘医学临床

刘艳骄 刘保延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医学科,南区睡眠中心,北京市中医睡眠诊疗中心,《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编辑部,北京,100053; 2.中国中医科学院大数据中心,北京,100700)

专家论坛

Experts Forum

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中医睡眠医学研究

Study on the Sleep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der Internet and Big Data

刘艳骄1刘保延2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医学科,南区睡眠中心,北京市中医睡眠诊疗中心,《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编辑部,北京,100053; 2.中国中医科学院大数据中心,北京,100700)

互联网;大数据;中医睡眠医学

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环境下的大数据,将为中医睡眠医学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问题导向,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术,为全世界睡眠障碍的患者提供医学支持。本文就此问题,作一论述,以期加快中医睡眠医学的发展。

1 相关概念及意义

1.1 互联网+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2014年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中国物联网)。

“互联网+”带来了医学革命,使中西医对睡眠障碍的治疗更加清单化,通过数据的链接、聚合、分析、传播,使更多人了解了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的优势,也可以了解不同专家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经验,从而更有利于开发新药。

1.2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百度)

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的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可以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中医药智能数据库的分析与综合。更能为科研提供有力的数据分析。

目前已经将刘保延研究员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所积累的数以万计的临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先后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高荣林、朱建贵、刘艳骄3位专家在失眠治疗中的不同特点,又结合3位专家的临床特长,进行了真实世界状态下的临床多盲治疗分析,分别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此后,刘保延课题组又将运用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扩大了临床研究的试点,分别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郭荣娟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齐向华教授,福建中医药研究院黄俊山主任医师、河南中医学院附属二院王松龄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王平教授、深圳市中医院虢科周主任医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贾海忠教授参与失眠症的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科研一体化的临床多中心研究,并取得预期成绩,初步解开了中医临床专家的诊疗用药规律,为下一步深入进行数据挖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1.3 互联网+大数据+中医临床研究 云计算[1](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2]

对云计算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至少可以找到100种解释。[3]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4](百度)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临床资料分析,使我们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学的内涵及科学规律。通过互联网上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到社会对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的需求,哪家医院看失眠症更好,哪里的医生看失眠症疗效最佳,哪里的医生含有夸大疗效的成分,等等。当然,互联网也不是万能的,盗版、盗名等假冒正规医院的网站充斥网络,以《世界睡眠医学杂志》为例,网上的关注度为1 160 000个(20160430),而假冒网站、信箱就有10多个。

2 创建现代中医睡眠医学研究体系

2.1 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与现代中医治疗方法比较 中医学的传统治疗,虽然不能用现代语言表述完整,但其科学内涵丰富,还有待进一步诠释。现代中医疗法,简单明确,定位比较准确,容易被人理解。而对于古人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并诠释成为现代语言,为现代社会服务。通过互联网+的方便搜索,结合文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医不同著作中对睡眠障碍的描述术语,加快了文献研究的速度和精度。我们建立的中医睡眠医学体系属于数据词典。

2.2 简单案例整理与临床科研一体化 传统的继承方法是师承制,以抄方为主,这种方法对于理解老医生或有经验医生的思维很有帮助,但不适宜大面积推广,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研制的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临床与科研的关系问题,同时也为临床盲法统计创造了条件。

2.3 现代医学的诊断与中医辩证的有机融合 现代医学以诊断疾病为基石,从数理化及临床表现诸多方面确定疾病的存在,并根据存在的状态给予相应的疾病。中医更重视状态,主要是疾病所处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证候,同一证候可以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证候可以出现在同一疾病中。将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与中医的证候诊断结合起来,是现代中医人的创新。而临床科研一体化较好地解决了疾病状态下的证候类型的聚合,为临床辨证论治的规范化提供了经过数理统计的理论依据,便于中医临床教育的发展。

2.4 传统用药与现代研究的相互参考 在刘保延研究员多项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通过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系统总结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经验,结合刘艳骄所承担国家973课题分课题中关于医案方面的思维研究,站在睡眠医学的角度,对中医治疗障碍的药物进行重新梳理,总结出了促觉醒中药和促进睡眠的中药,以及某些经典医案中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创造性运用香花类药物诊治抑郁症所伴随的失眠,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

2.5 个体化与智能化的治疗 在尊重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开展了CPC的临床初步研究,并与PSG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发现了各自间的不足,也为进一步运用CPC技术创造了条件。

2.6 个人经验与临床路径 通过临床多中心、多盲的专家个人经验的总结,完善了不同运用不同专家经验的临床路径的方案,这些方案再由众多的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行临床实践。

3 云技术对中医睡眠医学发展的支持

3.1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大数据处理 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已经建立了中医大数据中心,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以刘保延研究员为首席的研究团队,对失眠症的连续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在云技术支持下的数据挖掘,数据整理,数据知识仓库及失眠症知识谱系的建设工作。

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近年来,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关联规则、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决策树、复杂系统熵方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对常用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剖析,将数据挖掘方法进行集成而开发相应的软件,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唐仕欢)

3.2 中央随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大数据中心所建立的中央随机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临床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的随机问题。

3.3 电子病历 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方面取得了进展,发表了近26 822篇文章(截止日期为20151024)。对于探讨名老中医的临床用药规律,创新药物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NKI网站)

3.4 知识谱系 谱系学的分析方法,旨在从身体的视角来审视“现在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它考察产生知识的真理体制和求真意志是如何在某种权力形式和权力关系中诞生的;它考察将个体视为劳动的、说话的、知识的、生物的主题是如何在权力——知识中被制造出来的;它考察某种话语是如何被权力——知识关系在欲望的主体上产生出来并散播的。因此,谱系学的方法就是一种生命政治的解剖术,一种微观权力的光谱分析,一种现代社会规训权力和治理术的发展史。(好搜百科)

谱系通常用于目录学及文献学研究,但是,在中医学学术研究中,有专长经验医生的知识谱系,对于这位医生的临床技术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研究一位专家的知识谱系,对于研究专家的学术经验有很帮助。刘保延研究员最先提出了中医药专家知识谱系研究的设想,并通过刘艳骄等人进行探索和实践。

4 未来中医睡眠专业医师的治病模式

4.1 手机监测设备与临床医疗 智能手环对多数睡眠障碍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基础的监测手段,它可以为患者提供大致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的比较,但从数据的精准来说,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毕竟患者为医生提供的信息比以前更准确一些。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在医院进行PSG的检查更具客观性。因为人在医院的环境中对重症患者更安全些,所以智能睡眠手环和多导睡眠监测仍然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机器是受人控制的,判断机器数据还是依靠人的分析,而临床治疗方案最终由医生确定。

4.2 远程医疗与临床实践 远程医疗已经在多家医院中开展,很多医院的国际医疗部通过双向转诊,共同会诊,远程会诊等手段,使患者得到更多专家的会诊,为疑难病症的患者提供相对方便的就医手段,也为国际医疗机构中学术交流提供了方便。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国外的医疗保险公司建立了联系,方便了国际患者,同时也与美国梅奥诊所、北京美瑞博睡眠诊所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为国内严重的睡眠障碍患者提供聘请国外医生诊治的机会,使国内外睡眠障碍的患者享受高水平医生的直接诊治,并获得国内外医生共同提出的诊疗方案。

4.3 监测技术与临床技术 监测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睡眠医学的发展,但监测技术必须与临床治疗技术有机地结合,才能促进临床医学的进步,在相信数据的同时,更要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体质、性别、心理、疾病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运用科学的思维,按照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使用综合睡眠医学技术解除患者的痛苦。

5 总结

互联网+大数据+临床医学研究的模式,可能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从挂号的APP,到数据的网络传送;从临床治疗的科研一体化系统,到运用云计算技术的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分析,到精准治疗,都将给睡眠医学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际睡眠医学的相互交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方法更清晰地了解国内外不同国家睡眠医学的发展趋势,建立国际睡眠医学大联盟,建立洲际的睡眠疑难案例的会诊,从而更加方便患者。

技术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但解决疾病的治疗问题,仍然需要人在参考机器智慧的同时,以人的智慧,特别是中医临床思维,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并为更多的人所掌握,睡眠医学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1]佚名.马化腾两会提案大谈“互联网+”.中国物联网[OL].[2015-7-29]// http://www.netofthings.cn/GuoNei/2015-03/5507.html.

[2]佚名.谱系学.360百科.[OL]http://baike.haosou.com/doc/496728-525933.html.

[3]佚名.大数据.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Q_MU7lQHGE8ubMEp7Rqi6ksbUIWQT1AYr 06mEiTyyYzrdTJF2Rl0nD6Tjzx3wx8XQiQLaD4X5xrCe3ZFwpgXg A10hIFuaR2bO5Q0Uityrq.

[4]刘艳骄.睡眠医学技术概论(内部资料)[R].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5.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课题:“阶梯递进辨证论治治疗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编号:81230086)

R249.6

A

2095-7130(2017)01-002-005

猜你喜欢

数据挖掘医学临床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医学的进步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医学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医学、生命科学类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