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新发展
2017-04-02陈运普胡晓青
陈运普,胡晓青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宜昌 443400)
浅析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新发展
陈运普,胡晓青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宜昌 443400)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类支配自然又要服从自然,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习近平生态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根据当前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从生态文化、生态法制、生态民生、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等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要求。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改善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 马克思; 生态思想
恩格斯曾劝诫道:“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519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习近平重新审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生态思想,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要求,是与时俱进的生态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为建造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1.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2]。人类生存在自然界当中,就应该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1]519我们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脱离了自然界,人的一切活动都将失去意义。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认为,只有在人化自然过程中,自然界才能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只有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才能建立起人与人联系的纽带。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人自身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3]如果我们破坏了自然环境,就等于割断了人与人联系的自然纽带,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核心理念主要有:自然是人的外部环境;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相统一;人类应追求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对于人类生存的条件——劳动,马克思曾指出:“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人类只有通过劳动,在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之下,才能实现物质变换。这样的物质变换,就是尊重保护自然和改造利用自然的有机统一。马克思自然观,强调了人类要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对自然加以合理地利用与改造,使自在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又强调了适度原则,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对自然生态加以保护,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之中。
2.人类改造自然就要服从自然,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
马克思曾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人类如若打破自然的生态平衡,必将遭受自然的反击与报复,人类只有在不断地认识、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才会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人对自然界具有能动作用,利用和改造自然,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但人类必须承认自然的先在性、客观性和制约性,不可脱离自然界的制约而肆意妄为,因为人不仅是能动的存在,而且也是受动的存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为前提,并且受到客观的自然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主体的能动性必须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能动与受动、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统一于人类的实践当中,否则,就是违背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性。
环境伦理学领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对自然是从属与依附的,弱化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对自然是征服与对立的,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事实上,不论是人类从属自然,对自然无所作为,还是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肆意妄为,都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强调人类既要顺应服从自然,又要支配改造自然,按客观自然规律去改造人类客观世界,克服了“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理论的片面性。
二、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6]习近平将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护生命放在了同等高度,爱护环境就如同爱护我们的眼睛,保护生态也就是在保护我们的生命,习近平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统一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问题上,习近平着重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7]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从长远着眼,早在正定、宁德主持工作期间,就已经运用生态平衡思想指导实际工作了。对于传统的修堤解决人行车通问题,他指出:“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对于大量使用地热水解决疗疾洗浴导致地面下沉的问题,他又指出“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习近平防止修堤断流、水取地沉的主张,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体现。作为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习近平也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8]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马克思“无机的身体”深刻地提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对自然应采取的科学态度,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习近平在深刻总结过去发展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将被动应对、修补式的生态观变为主动变革、预防式的生态观,重新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自然生态本身就蕴含物质力量,提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没有自然界就谈不上人类社会,因此,对于自然界,我们在索取的同时要加大投入,在利用的同时要加大建设。
2.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新发展
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自然界本身的生产力”的生态思想,并创新地提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形成了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提出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等。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7]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思想融入社会建设全过程之中,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之上,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丰富了人与生态之间和谐相处的理论和实践。
首先,将生态与文化相结合,建构“培养人的生态意识”的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9]233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的艰巨性。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集中民智,实现全民生活方式绿色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到每家每户,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培养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形成以生态文明为中心的主流价值观,只有从思想上深刻理解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提倡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引领绿色生活方式。习近平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10]209,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资源使用的源头抓起,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朝着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积极调动全民参与其中,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民间组织有序地健康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
其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建构“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思想。
坚持绿色发展既是关系人民福祉的重要工程,也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将美丽中国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不惜降低发展速度,以巨大投入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习近平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习近平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1]120要正确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就是要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比作“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形象地说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自然界本身的生产力”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同我国的现状相结合,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2]。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之下,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健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以绿色发展引领新常态。
第三,将民生与生态相结合,建构“以人为本”的生态民生思想。
改善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来关心的问题,我党历来也是将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执政的奋斗目标。江泽民曾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13]胡锦涛也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4]习近平的生态思想尤其注重从民生角度考察,他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9]233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9]233。正是基于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习近平与时俱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习近平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在一系列讲话中,都着重强调了生态民生观与民生的重要性,他强调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两手抓,保障广大百姓的生态民生权益。他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11]79正是习近平与时俱进的理论境界和创新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保障,彰显了我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责任担当。
第四,“最严格的制度”与“最严密的法治”相结合,建构生态法制思想。
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没有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制作保障,一切都是空谈。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制。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9]240习近平始终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之策,做到严格的制度与严密的法治相结合。当前,由于环境保护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备,导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体系、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迫在眉睫。因此针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十八大以来,全面清理了现行法律法规当中与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条例,修改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同时,完善了政绩考核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在考核体系当中大幅度增加了生态效益等指标的考核权重,不再唯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现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力的,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十八大以来系统化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从社会制度层面找到了解决生态环境的突破口。
最后,将生态与安全相结合,建构“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安全思想。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9]237生态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基石,生态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治理问题时不我待。要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恪守生态红线,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敢于担当,有所作为。针对开发区凸显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设立了禁止开发区生态红线、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红线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生态红线,纳入的区域禁止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从而有效保护我国珍稀、濒危并具代表性的动、植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维护我国重要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针对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生活质量等问题,设立了环境质量达标红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和环境风险管理红线,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食、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针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利用问题,设置了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彰显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习近平一直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其生态思想是中国现当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保证。对于构建生态型政府,推动绿色新政顺利实施;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一,构建生态型政府,推动绿色新政顺利实施的思想基础。
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地位的提高,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同时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指出“应对生态问题成为党新的执政重点、生态优先成为党新的执政导向,生态利益成为党新的执政价值”[15],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治国理政方略当中,贯穿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性的变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凝聚着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人对人类几千年发展历程和我国发展道路的审慎思考,将绿色发展内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党在新时期的执政工作增添了新的发展理念,同时为构建生态型政府、实行绿色新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际和谐。习近平的生态思想是与时俱进,基于中国现当代的国情所提出来的创新型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理念的理解,生态不和谐现象和根源已基本理清,使我们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状况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把握,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物质文明、建立在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政治文明、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和谐社会。通过加强有利于“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建设,促进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和谐,通过不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第三,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生态之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美在山川,美在环境,美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生态文明就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不仅仅是自然生态上的视觉美,更是人民在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上的情感体验。要实现“美丽中国”愿景,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9]230,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习近平生态思想追求生态美丽与社会发展共赢,体现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机统一的整体美,为美丽中国的实现注入了新的活力。有了美丽生态,才有美丽中国,有了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2.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3.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6] 习近平.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N].新华日报,2016-03-11(A1).
[7] 习近平.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J].吉林环境,2013(5):2.
[8] 乔清举.心系国运 绿色奠基[N].学习时报,2016-07-28(A1).
[9]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33.
[1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1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0.
[12] 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
[13]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
[1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15] 刘希刚,王永贵.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7-31.
[责任编辑:赵秀丽]
D 602
A
1672-6219(2017)05-0036-05
2017-03-05
陈运普,男,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胡晓青,女,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10.13393/j.cnki.1672-6219.2017.0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