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对策研究

2017-04-02刘友田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民社区农村

刘友田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对策研究

刘友田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必须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社区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社区建设增强有效的凝聚力量;培养新型农民,为农村社区建设培育可靠的建设主体;建设农村文化,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创新组织管理,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

农村社区;产业基础;新型农民;生态文明;乡村治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举措。”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推进试点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华网,2015年5月31日。。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确保农村社区建设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必须做到七措并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培养新型农民、建设农村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创新组织管理、完善服务体系。

一、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社区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农村经济——农业是农村社区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农村社区有别于城市社区的根本特征。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粮食生产是国家的根本经济任务,农业是国家的命脉,以农为本是几千年来所有王朝的基本国策,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存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之后,虽然农业日益开放,进入了全球的统一市场,但是由于农业的战略地位以及它的天然弱势地位,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农业进行了特殊的经济扶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更是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基础产业地位,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扶持。从农村社区角度来看,乡村经济活动主要是以土地为中心形成的,其社区性、综合性的特点特别突出。从农民角度来说,由于农民生产活动与居住场所的高度统一,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依靠,因此农村社区这个社会共同体就带有更多的经济意义。在农村社区的建设与治理中,无论是从国家的粮食安全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还是从农民安身立命的职业发展角度,抑或从社区的良性发展角度看,农村经济建设都十分重要,是首要任务。从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的历史背景来看,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应该体现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资源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安全上,并有效拓展农业产业领域、增加农民增收渠道。

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将产业支撑放到首要位置。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不同,产业规划要根据当地的历史资源和现实条件,结合当地现有的产业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项目,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文则文、宜旅游则旅游,做大支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做强富民产业,方便农民就近就业,尽快使社区生产发展起来。

在农村社区经济建设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在不同发展阶段,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需求,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在土地资源的使用上,会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在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要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需要在坚持农民主体和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制度作出必要的变革与调整。鉴于我国农村土地除了生产要素及财产功能外,还具有福利保障、稳定与安心、社区成员政治权利保障、社区组织的财政、自治组织的地缘纽带、村组干部及农村基础设施维护人员的工资补贴、社区之间的互利互惠、奖励、就业、惩罚等功能,特别是在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下,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命根子,而且是农民达成合作、维系集体经济的根本要素,所以在农村社区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决不能推行农村土地私有化,而是要以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农民合作社*许锦英:《社区性农民合作社及其制度功能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等形式整合和强化农村土地对于农民合作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功能作用,从根本上化解相关的农村社会矛盾,确保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社区建设增强有效的凝聚力量

农村社区建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在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其他产业。近些年各地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于改革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济。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农村社区周边的产业集聚区内,根据社区实际,大力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培育农民就业增收新的增长点。积极引导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关键是要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社区居民生活宽裕。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恒业者有恒产,有恒产者有恒心,一个人有了稳定的职业才会有稳定的收入,有了稳定的收入才会有恒定的心态,才会有对所属社区的强烈归属感,才能增强社区建设的强大凝聚力。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就业是新社区居民首先面对的根本问题,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按照产城结合和产业支撑的理念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李东慧:《河南洛阳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科学破解就业难题》,《洛阳日报》2012年3月14日。毕竟,社区建设不仅是盖新房,更不是造城运动,而是必须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为农民就业致富创造条件,真正让农民住进来、有活干、能致富,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让社区居民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确保其有恒产、有恒业、有恒心。通过农民转市民,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人均资源拥有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村环境改善、居民就近就业、农民收入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别。除了通过加强农业补贴、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常规措施之外,还有必要通过农用地和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颁发可流动性的房产产权证等途径,明显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把实现农民收入逐步接近或达到市民水平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和紧迫任务。

农民增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非常多,提高农民收入必须从克服农民增收的最核心的制约因素入手。毋庸置疑,农业的直补政策和取消农业税是国家统筹城乡发展、调节城乡社会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对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我国人均耕地资源非常匮乏,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农民人均常用耕地仅0.13公顷,让全国农民在如此有限的耕地上实现整体增收、生活宽裕无疑是不现实的。农村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最大约束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业技术的采用和推广,更直接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果这种资源分配格局不改变,农民就富不了,农村就富不了,巨大的农村市场就活跃不起来,工商业发展的空间就要受到限制。因此,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通过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与城市市民接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民土地权利的变现机制等措施,消除城乡分割体制影响,加速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改变目前农民人均资源禀赋困乏的状况,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和第一产业转移出来,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

三、培养新型农民,为农村社区建设培育可靠的建设主体

培养新农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和本质的要求,也是农村社区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培养新型农民——培育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新型劳动者,是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的重要基础。农村社区建设事业寄托着农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涉及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深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确保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健康运行与发展,切实调动起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才是关键。如果不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那么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就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中楼阁。因而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环节和根本之计,就是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村人力资源切实转化为人力资本。

培养新农民必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切实吸取以往农民教育中的教训,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真正提高农民群众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社会生活的实用知识和转岗或进城的专业技能,确保为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提供直接动力。为此,在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确保不再产生新文盲和半文盲的同时,要从推进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进步的实际需要出发,大力开展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科学文化教育,让留在农村社区的村民群众掌握实用而且先进的农业技术,养成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人;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需求出发,大力开展对农民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让走出农村社区的农民群众,能够适应现代城镇的文明要求和生活节奏,最终融入到市民行列。*曾业松:《建设新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经济日报》2006年3月24日。

培养新型农民必须提高农民的“三种能力”:一是提高农民群众运用科学技术增加自身收入的能力。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农民群众应用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本领。应当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建立一些高效规模生态农业示范区。围绕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培养本地人才,建立科技示范户,建立从县市到乡镇再到村庄的农业科学技术培训网络,定期对村民群众开展实用技术讲座,实地指导村民群众科学种养,切实提高村民群众运用科学技术增收创收的能力。二是提高农民群众的市场经营能力。当前,还有很多农民群众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生产盲目,经营被动。应当引导农民群众根据自身特点,利用当地优势条件,认真研究、吃透并瞄准市场,开发符合并不断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形成特色,形成规模,建成支柱产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注重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用现代经营方式来培训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的市场经营能力。三是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专业化能力。应当充分发挥各农村地区的生态和其它各种资源优势,积极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支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扶持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着力增强特色主导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切实引导农民打破自我封闭、小本经营、小规模生产的理念和模式,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业三个层次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引导农民放眼市场、打破地域界限,实现规模推进,提升产业化经营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张建昕:《如何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陇东报》2007年12月30日。

新型农民能够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积极宣传、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问题和矛盾,并且有能力解决问题和矛盾;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和法律素养,勇于和善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具有大局意识,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能够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至上;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具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如此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精英和主体,有他们的影响和带动,广大农村必将逐步形成崇尚科学、诚信友善、团结互助的文明风尚,形成家庭邻里和睦、乡风民风淳朴、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建设农村文化,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培养新农民,提倡新风尚,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是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灵魂,是重建农村价值空间、重新整合农村内生资源、重新集合农民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才有基础、后劲和活力;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逐步提高,人际关系才能逐步密切,新的集体才能逐步形成,乡风才能逐步文明,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因此,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极其重要的是需要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的文化观念。为此必须做到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积极开展社区全员培训,科学引导居民自我教育。人的因素始终是决定因素,农村社区居民始终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治穷必先治愚,治愚必先重教”。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应首先着力于对社区干部群众的全面教育,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更新社区居民思想观念,为此要开展各种培训,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并积极为居民开展自我教育创造条件。要在杜绝中小学生辍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通过举办文化补习班的方式,扫除文盲尤其是青壮年文盲;通过办理文化拓展班和科技普及班等方式,提高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建立乡村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阅览室,收集配备各类优秀书籍资料,供社区居民在农闲时阅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使农村社区形成浓厚的自我教育的氛围。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农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让他们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相关政策,使他们清楚自己各方面尤其是在农村社区的合法权益,树立法治观念特别是维权意识,稳步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第二,发挥乡村民间公益性组织作用,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长期以来,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的推进,我国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在不断减弱。农村社区作为新时期农村居民的家园建设,作为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工程,必须切实增强社区居民的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因此,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显得格外重要。为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可以发挥各种乡村民间公益性组织(例如妇女协会、老年协会等)的作用,开展一些公益性、自治性活动,唤醒社区居民的集体意识,培养社区居民的共同体观念和社区归属感。妇女协会可以组织社区妇女一起学习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法规,学习初级文化、饮食健康和妇幼保健知识,同时可以协助社区“两委”搞好计划生育工作,还可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使广大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开阔自身的视野,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事业。老年协会可以定期组织老年人聚会聊天谈心、开展老年保健知识和老年人权益维护等内容的学习、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并开展适合于老年人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还可以通过互助行动,为农村养老、留守儿童照顾等作出贡献。

第三,开展乡村文艺活动,丰富农村社区居民精神生活。文艺作为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种文艺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改善农村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丰富农村社区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另外,农村社区居民也可以利用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而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推进移风易俗。与此同时,各个农村社区还可以组建自己的乡村文艺队、庄户剧团,吸收具有文艺演出特长的社区人员,开展常规性的文艺活动,活跃农村社区文化生活。

第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科学理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科学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简明通俗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历史时期文化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通过宣传栏、景观墙、广播电视等农村社区载体,通过标语、绘画、歌曲、播音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措并举,着力引导农村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地同形形色色的愚昧无知、封建迷信作斗争。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宣扬科学思想,让农村社区居民树立科学意识,远离封建迷信,抵制歪理邪说,扫除陈规陋习,特别是在农村社区生活以及家庭生活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闲暇观、消费观,确保科学理论科学精神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五、改善人居环境,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农村社区既是农民群众生活的居住地,也是发展生产的集散地。创建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也是农村社区建设迫切而现实的任务。必须从工业化、城镇化的长期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出发,充分考虑社区的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着眼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好、建设好农村社区居民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公益福利事业等场所设施,促进农村社区经济不断增长,并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社区人居环境治理,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切实改变农村社区建房设计不合理、建设品位低、建筑布局杂乱无章、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状况,以“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协调”为主要内容,以“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基本要求,*《中央城镇化会议:慎砍树少拆房 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北京日报》2013年12月15日。不断美化村容村貌、提高社区的居住环境。

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做好村庄整治工作,搞好社区规划建设,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不足,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土地承载能力濒临警戒线。当前,广大农村建房无规划、耕地乱占、房屋乱建、“空心村”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搞好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整合农村社区土地资源,严格土地使用审批手续,绝不允许乱占滥建,严禁浪费耕地资源。同时通过政府和舆论引导,逐步使分散的村庄居民集中居住,不断完善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供排水、道路、通信、供电、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强、毛丹:《中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五种实践逻辑——基于浙江省的政策与实践观察》,《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改变村容脏乱差、房屋破旧散和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的落后状况,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洁化和环境美化,不断提高农村社区的集聚效应。

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社区还是应该保持农村特色,“城镇化不可能取代新农村建设,城镇与农村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功能性差别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消除。不能把城镇建设的做法简单地套用到农村建设中去,不能把城镇的居民小区照搬到农村去、赶农民上楼”*温家宝:《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求是》2012年第1期。,建设农村社区不能以牺牲农村自然风光和破坏传统文化资源为代价,在这样的原则下,保护农村田园风光主要包含保护农村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两个方面。当前,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农村“房前屋后、前庭后院,栽瓜种菜、采桑养蚕,鸡犬之声相闻”的田园风光是落后的表现,只有钢筋水泥浇筑的高楼和整齐划一的道路、大理石的广场才是现代化的标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拆旧建新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手段。这不仅误读了“现代化”的理念,而且把原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人为地进行了破坏。因此,在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中,应当提高政府、社会和农村社区居民对田园风光保护问题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同时,在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必须尽力避免环境污染项目在农村的上马,坚决杜绝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努力保护好农村田园风光,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创新组织管理,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必然促进村民自治向社区居民自治转型,这有利于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有利于以城镇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模式来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多村一社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继土地改革和家庭承包之后,中国农村社会发生的又一次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社会变迁,它不但标志着中国农村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完全改变了乡村社会的面貌。原来自然分散的、熟人性的、以乡土生活为主的村落共同体快速消失,取而代之出现了集中化居住、陌生性的、以非农生活为主的新型农村社区。这种变革不仅意味着乡村生活空间的重组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其涉及传统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为农村居民生活提供了新的前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农村社会的自主性不断增强,行为能力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产生了村民自治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但由于村民自治在大多数地方的实际运行中基本是乡镇党委政府主导下的自治,村民委员会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运作模式依然具备很强的行政性特征,尽管理论界和许多地方基层组织进行了一些可贵探索,但村民自治进展缓慢,农民“原子化”的离散局面没有得到大的改观,原有的农村治理方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出现困境,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出现失衡与脱序现象。农村社区建设为破解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找到了切入点,*李小伟:《由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9期。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生活的形成,先前那种以宗亲文化为纽带、乡土生活为根基的村落社会将逐渐消解,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法制健全、进步向上的新型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喻新安、刘道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14页。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为解决农民群众主体性不断增强与大多数地方实际运行的现有“村民委员会”自治模式不适应之间的矛盾*李小伟:《由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9期。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使农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文明成果,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对传统的农村自然演变过程的主动干预和积极改造,也是对传统农村治理方式的创新。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支持各种类型社区组织发展的基础上,重构运行效率更高、管理成本更低的新的社区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农村社区真正成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政府、社区居民和社区服务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各有分工,缺一不可。政府负责从宏观角度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全局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并提供必要的政策引导、技术指导、资金和其他支持;社会性团体则在激发社区民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方面有所建树。但无论如何,这两者在整个农村社区的管理组织中还处于次要的辅助地位,关键的还是社区居民的自愿参加和自治精神。*李小伟:《刍议农村社区建设》,《经济问题》2010年第9期;《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9期。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然要深入发展直接民主,用群众和民主的力量促进社区居民自治。不过,从现实来看,领导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涉及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组织、社会保障、规划设计、社会动员、整合协调等方方面面,这是单靠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协调能力相对较弱、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农民身份的干部所难以胜任的。所以,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必须对村民自治进行创造性转换。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初期阶段实行社区书记甚至在某些特殊地方的社区主任由德才兼备公职人员担任——当然也务必要经过一定民主程序切实得到农村社区居民拥戴,一般地方的农村社区主任和所有农村社区“两委”委员均由所在农村社区居民中的优秀分子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同时,在涉及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问题时,坚持符合新型农村社区实际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村改居”类型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学习月刊》2014年第2期。

七、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

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村级组织有效运转,凝聚社区的人心、人气,提升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吕雁归:《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体制缺陷与机制改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7期。。着力完善服务体系,切实发展农村社区服务对于动员农村居民参与,服务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应坚持从农村社区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广大农村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不断推进服务投入的社会化、服务运作的市场化、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服务发展的产业化,使广大农村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相对短缺的现状逐步得到根本的改变。*赵健羽:《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

第一,多渠道筹集农村社区服务建设资金。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需求巨大,必须妥善解决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来源,除政府财政支持渠道外,还应考虑通过市场、非政府组织和个人这三种渠道对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所需资金进行筹集。*于慎澄、马秀贞:《山东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现状与路径》,《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吕雁归:《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体制缺陷与机制改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7期。

第二,加强社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农村社区服务人员数量少、素质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制约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深入推进的一个突出障碍因素。要注重加强社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储备农村社区服务人才。应逐步开展对农村社区服务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服务技能、服务规程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培训,尝试推进农村社区服务高级专门人才培训基地的建立与建设,对农村社区服务人员及其后备人才开展广泛的教育培训。同时应注意拓宽人才渠道,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来农村社区工作。建立农村社区服务岗位公开招聘制度,每年都推出农村社区服务岗位一定数额的指标,广泛面向高等和中等院校的毕业生进行公开招聘。*张远:《济宁市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

第三,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各类民间社会服务组织能够在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所以民间服务组织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社区民间组织尤其是社区志愿者组织,*魏君安:《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方面的至关重要作用。

第四,结合各农村社区自身特点,选择适合本社区的服务模式。目前,我国农村社区服务的发展水平还较低,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社区的服务模式,因此必须根据农村社区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区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便民惠民。根据我国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可将农村社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地处城郊的城郊村或城中村,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社区相近,对于此类农村社区,可参照城市社区的建构模式,侧重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四室(办公室、警务室、活动室、老年之家)、两站(服务保障站、卫生计生服务站)、一栏(村务公开栏)等标准,构建农村社区的村级服务设施;第二类是地理位置相对较偏、由纯农业人口构成、比较分散的农村社区,对于此类社区必须要搞好统一的规划,建设社区中心居住点,形成集中的村庄居民居住区,逐步改善农村的道路、水、电、信息网络等,根据社区居民的日常需要,建设超市、菜市及其他便民的商铺,多建设些村级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充实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无论是哪类农村社区都要根据各个镇村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投资要适当,不做表面文章,不可盲目贪大求洋,避免劳民伤财。

(责任编辑:张婧)

2016-12-09

刘友田(1968—),男,山东莒县人,博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与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本文系山东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第三批研究课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对策研究”、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XSKB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F320

A

1003-4145[2017]03-0063-06

猜你喜欢

农民社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