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周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及经验*
2017-04-02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魏 静(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红旗周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及经验*
魏 静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红旗周报》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机关报,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与传播,具体表现有三:一是栏目设置充分考虑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运用的成果;二是刊物风格突出同非马克思主义斗争的品质;三是引进国外先进刊物的内容。《红旗周报》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上的创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党报; 红旗周报;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土地革命; 苏区
《红旗周报》(1931-03-09—1934-03-01)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四份机关报,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红旗周报》属于报纸,作为大众传媒中最基础的一种传播媒介本身就起着广泛传播思想理论的作用。此外,《红旗周报》作为党的机关报,权威性更高、影响力更大,无论是在栏目设置上、文章写作手法选择上,还是在对其他刊物的借鉴与应用方面,《红旗周报》始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一、开辟专栏进行集中传播
1. “蓬蓬勃勃的中国苏维埃运动”栏目
“蓬蓬勃勃的中国苏维埃运动”是《红旗周报》开辟的一个特色栏目,最早一期出现在1931年11月27日第24期上,一共持续了9期。此专栏主要内容是登载几大苏区的概况,其中报道江西中央苏区的文章2篇、赣东北苏区2篇、鄂豫皖苏区10篇、湘赣苏区3篇等。
在专栏新开辟时,编者按说到:“广东暴动中的苏维埃旗帜,是被敌人浸到广东工农的血泊中去了,然而这赤色镰刀与斧头的旗帜现在正在全中国飘摇着!谁把这赤旗高举起来的呢?请看下面一些通讯及报告。”[1]可见,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发展起来了,共产党在苏区领导着苏维埃运动。结合编者的话以及《红旗周报》9期的文章,分析可知各苏区的苏维埃政府系统、经济情形、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土地分配、肃反工作、红军问题、文化外交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此专栏“尽可能详细地把中央苏区至今苏维埃运动情形,群众斗争之发展,对AB团斗争之经过等等陆续写出来,希望这通讯能广泛地迅速地传达到全世界同情和拥护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成千上万的亲爱的友人手里。”[2]希望白区甚至是国外群众能了解到中国苏区的建设发展趋势,满足外界群众对苏区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信心。
《红旗周报》设置“蓬蓬勃勃的中国苏维埃运动”这一专栏,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将苏区情况真实地展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面前,并与国统区的黑暗恐怖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种集中报道的形式有利于强化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苏区通讯”栏目
纵观《红旗周报》共64期的文章,文章结尾常常出现“××通信”或者“××通讯”的字样。虽然没有设置一个专栏,没有栏目名称,发表没有规律,但文章数量颇多、说明性很强。因此本文把这些文章也作为一个栏目看待,称之为“苏区通讯”。这些通讯或通信几乎都是以国家或地区命名的,如西欧通讯、苏联通信、德国通讯、莫斯科通讯、满洲通讯、厦门通讯等;报道内容也和区域相关,如苏联通信内容和苏联的政党问题有关,德国通讯报道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情况,满洲通讯分析满洲经济危机的加深等。
在这些稿件中,供稿数量最多的当属“工农通讯社”,从第6期到第56期,陆陆续续出现13篇来自该社的文章。“通讯社”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被定义为新闻服务机构,即向其他新闻媒介提供新闻服务的机构。而工农通讯社被深深打上了无产阶级的烙印,成为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新闻机构。通讯社的主要任务是传送信件、护送干部、保护军事物资输入苏区。参加通讯工作的主要是青年共产党员,他们着便衣、带武器[3]。工农通讯员虽然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没有专业作者高,但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斗争经验,他们的实际生活就是一个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党也正是认识到面向工农劳苦大众的重要性,为方便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联系以及各地方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积极成立工农通讯社,培养工农通讯员。
《红旗周报》中的通讯类文章,不仅为广大中国群众了解国外情况打开了一扇窗,也为群众了解国内各地情况提供了途径。它凭借和人民群众有密切联系的工农通讯社和工农通讯员,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用简单易懂的话语传播给群众,用各地的革命实践说服群众。
二、在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进行批判传播
1. 与第三党的斗争
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为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上海创办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当时被称为第三党。邓演达虽提倡“平民革命”的政治主张,看似也和共产党的主张有相同之处,但是在真正实行时第三党却反对代表工农利益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革命斗争,对工农红军和中国苏维埃政权加以攻击。
《红旗周报》认清了第三党的本质,多次发文进行反击。华少锋在《第三党是什么东西?》一文中列举了邓演达在很多场合下发表的反共反苏的言论,指出第三党之所以主张“建立平民政权”完全是企图“在工农革命运动高涨的形势之下,一方面想利用广大民众对于南京政府的不满,转而欺骗民众,同时却可在实际上去赞助帝国主义养豪绅、地主、军阀、资产阶级,积极去进攻苏维埃区域与红军,以消灭苏维埃革命。”[4]署名黄卷的作者分别在《红旗周报》第46、47期中连载文章《第三党是国民党的忠实拥护者》,抨击第三党,一方面揭示第三党所奉行理论的虚伪性,另一方面从第三党对反帝斗争的态度、对第四次围剿的态度、对中俄复交的态度等实际问题上说明其欺骗性和虚假性:“无论第三党口头上说得怎样‘左’,甚至随时随地都说‘革命’,无论它怎样‘批评’国民党,甚至说要推翻国民党,无非是要借这些‘左’的欺骗来迷惑群众,以挽救整个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亦即是忠实地挽救国民党。”[5]
2. 与托陈取消派的斗争
托陈取消派又称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是从中国共产党分化出来的托洛茨基派组织,是托洛茨基主义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合流的产物。其奉行理论为“国民政府是资产阶级政权,中国的封建势力已是残余的残余,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结,因此反对中共领导工农红军武装斗争和苏维埃运动,主张开展‘国民会议’运动,合法斗争。”[6]
《红旗周报》针对托陈取消派的肆意叫嚣,先后刊载《且看取消派向谁进攻》《取消派的“工人运动”》《满洲事变中的取消派》《上海事变中的取消派》等文章进行回击,抨击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揭露托陈取消派在几次事变中的态度。在满洲事变中,取消派在“共产主义左派反对派”的名义下“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煞有介事地装着一副反抗态度来欺骗民众,以便更阴险地来破坏工农革命运动”[7]。在上海事变中,十九路军士兵不顾蒋光鼐、蔡廷锴的命令进行反日战争,但取消派认为这是在“‘左’的国民党军阀领导下的反日战争”[8]。可以看出,取消派反对武装,并且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都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揭穿托陈取消派反革命的经济理论。取消派严灵峰的著作《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所持有的观点就是帝国主义入侵破坏了中国的封建经济,推动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他断言中国已是资本主义占优势,已是资本主义社会。《红旗周报》发文对此予以驳斥,并结合《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公开在国民党新生命书局出版这一事实,称“托陈取消派完全变成革命的叛徒”[9]。其他诸如任曙、刘镜圆(刘仁静)等取消派经济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者科学的批评之下,完全暴露了他们反革命的真相,宣告了他们全部理论的破产”[10]。
3. 与第二国际的斗争
第二国际是各国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团体的联合组织,1889年在巴黎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上成立。第二国际初期在恩格斯指导下执行马克思主义路线,恩格斯逝世后其内部各党派斗争激烈,分化为左、中、右三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第二国际虽然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但是不同意和共产党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且大多数社会民主党公开背叛无产阶级,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
《红旗周报》为了捍卫无产阶级利益,同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路线的第二国际展开斗争。黄卷称:“第二国际是资产阶级主要的社会支柱,努力保证资本主义能够将危机的一切重担加在无产阶级与一切劳苦群众身上,使不至有革命的爆发。第二国际的这种作用在满洲事变和上海事变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群众中散布幻想,以为有了所谓国际联盟的干涉就可以防止新的战争,防止瓜分中国与屠杀中国民众的战争。”[11]当第二国际看到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开始以革命的战争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时,看到国际联盟主张和平的假面具被揭穿时,“不得不用一切力量来挽回群众对于资产阶级的‘信仰’”[12]。
此外,张闻天和林康分别发表文章《苏联少数党的阴谋与第二国际》和《在反苏战线上的第二国际》,在文中揭露了第二国际同帝国主义的关系:“第二国际的领袖们都是第一次大战期间替资产阶级服役的人物,他们当过帝国主义政府的部长,受过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恩惠”[13],所以他们明目张胆地做世界帝国主义进攻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攻苏联的先锋。作者在文章中用极其锋利和讽刺的言辞,揭露了帝国主义如何实际上同资产阶级准备着反苏的战争。
除此之外,《红旗周报》还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派别展开过斗争,比如改组派、右派小组织、国家主义派等。《红旗周报》通过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派别的斗争,显示出自己的科学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和斗争性,展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借鉴其他报刊内容进行交互传播
1. 翻译《真理报》文章
《真理报》(1917—1991)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苏联共产党的喉舌,它不仅对苏联的革命和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为其他无产阶级政党创办党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报的文章和社论不仅在苏联境内发表,而且经常被各国重要报纸转载,因而有“报纸中的报纸”之称。鼎盛时期的《真理报》日销量1 100万份,世界上有153个国家订阅该报,有10个国家将该报译成本国文字发行[14]。《真理报》作为苏联报业的一面旗帜,独享了一个时代的骄傲。
《红旗周报》第26、59、60、61期均有文章译自《真理报》,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世界局势发展状况,号召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肩奋斗。《论瓜分中国》一文译自《真理报》社论,文章描述了中国劳苦群众深受帝国主义剥削与残害以及国民党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这一事实;分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以瓜分的手段对工人运动与民众运动进行最严厉的遏制[15]。在如此形势下,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劳动群众才能保护中国,反对新的进攻,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应该联合起来给予中国工农同情与援助,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红旗周报》还翻译了《真理报》中《波兰阶级战斗的新阶段》《什么是“四强公约”和什么人需要它》等文章。文章反映出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纠葛四起、矛盾激化,即使订立公约也不过是对法西斯侵略者推行绥靖政策,并没有化解缔约国之间的矛盾,难以满足各方利益需求,最终使得意在解决国家间意见与分歧的公约成为一纸空文。帝国主义国外矛盾的紧张也激化了其国内阶级斗争,无产阶级的罢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罢工的革命性质日益明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好政治上、组织上的罢工准备,建立下层统一战线,有利于夯实群众基础,巩固群众对无产阶级力量的信仰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
2. 翻译《共产国际》文章
《共产国际》杂志(1919—1943)是在共产国际成立后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列宁的指导下创办的,曾用俄、德、英、法、中、西班牙等国文字出版发行。《共产国际》杂志代表无产阶级观点,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指导共产国际革命运动的发展、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坚持革命斗争起到重要作用。
《红旗周报》在第34、55、56、62期都转译了《共产国际》的文章,如《对满洲政权的武装干涉与发动苏联大战的准备》《帝国主义的矛盾和运动战争》《罢工战斗的新的普遍的方式》等。综合考察这些文章不难发现,《红旗周报》意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分析当时苏联所处的境遇以及中国战场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帝国主义与殖民地民众的冲突不断,列强之间的冲突也是愈发严重,帝国主义逐渐觉悟到“借助苏联内部反革命势力与以往的规模的武装干涉使苏联资本主义复辟,已经没有可能了,帝国主义者不能不延续预定在一九三○年到一九三一年举行武装干涉,而进行更大的武装干涉之各方面的准备。”[16]而这一准备,首先是用反中国的武装干涉方法来实现的。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扩大的反苏联战争,反对开展着的资本进攻之斗争。各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认清革命形势,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真正调动起广大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讲究“革命的艺术”,善于配合劳动群众革命斗争的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罢工运动的战线,竭力把斗争提高到更高的政治程度。
《红旗周报》通过翻译来自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机关报的文章,让广大中国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文化,它正指导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也势必会给中国革命指出一条明路,从而增强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同,提高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红旗周报》的信任与支持。
四、《红旗周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经验
1. 注重基本理论的应用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报刊的理论宣传是为了引导群众进行社会实践,如果只片面进行理论宣传,忽略社会实践,就会失去宣传本身的意义。《红旗周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并非单纯分析理论本身,而是善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为指导剖析中国政治和经济状况,指导中国的革命斗争。《红旗周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运用东方殖民地革命理论号召国人奋起反抗,共同抵御外敌;对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运用阶级斗争理论动员广大群众起来反对封建地主、反对官僚资本主义;针对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问题,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告诉人民群众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共产党是唯一值得信任的领导者……《红旗周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到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良好的契机。
《红旗周报》不仅善于将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且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为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在发表的共64期文章中,题目包含“总结”“经验”“教训”字样的多达19篇,如《华电罢工的经验与教训》《湘鄂西红军地破敌人四次围剿中第一步进攻的教训》《一九三一年职工运动的总结》等。《红旗周报》注重对共产国际会议的总结,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注重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指导革命向前发展;注重深入总结工农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工农斗争的策略,促进工农运动顺利进行;注重对学生运动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动员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中,为中国的革命培养年轻力量;注重对苏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强化苏区实力,壮大武装力量。
2. 注重理论阐述和语言应用通俗化、生动化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必须与人民的真实思想相契合,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将高深的理论细化、柔化、实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理论讲近、讲实、讲活,以此吸引群众学习理论,让科学理论走进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走进群众的内心深处。《红旗周报》面向的是广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干部以及千千万万的工农劳动群众,他们的整体文化水平有限,对于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消化。只有将高深的道理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述,才能深入人心,被广泛接受。
首先,《红旗周报》上的文章标题简短明了、通俗易懂,并且十分具有号召力。《在困难中向前走去》《可怕的水灾》《活了的赣州和死了的锦州》《新的投降与新的欺骗》《烟幕中的“民主政治”》《合作社怎样工作》等文章标题十分简明生动,要么直截了当地指明党今后的工作任务;要么使用对比手法鲜明地突出特点;要么适当地加以文学修饰,颇具讽刺意味;要么将口号列作标题,增强其感染力和号召力。
其次,《红旗周报》上的文章层次清晰、语言朴素,多数文章用小标题进行段落概括,使得内容层次紧凑有序。这样的行文风格让读者一目了然,增加了阅读数量,提高了阅读质量。另外,作者的语言组织也尽量贴近生活,简明易懂。如在第52期上,署名大东的作者控诉国民党罪行时这样写道:“国民党要失业工人裸了身子发抖,扶老携小地饿着肚子,站在马路的一角,听着美妙的音乐。你饿死了,他也许还流点泪,但是,不准你们争!起来,反对市政府的救济失业工人的计划!”[17]作者用这样直白但贴近失业工人生活现状的语言描绘出他们所面临的窘境,让广大群众看清国民党政府的虚伪与冷漠,以极有效地动员群众开展斗争,争取自身权利。《红旗周报》上类似这样的语言不胜枚举,它用群众听得懂的、感同身受的语言去阐述事实,从而引发群众的深思并产生共鸣。
3. 注重发行工作以及党报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
美国著名报人亚瑟·布里斯班认为:“销路(发行)对于报纸,犹如呼吸和血液对于人体。”[18]由此足以见得报刊发行工作的重要性。《红旗周报》特别注重全面提高发行的质量和数量。其中专门讨论发行工作的文章有《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全国发行工作决议案》《论发行工作》《目前政治形势与发行工作的任务》《为发行工作致江苏省委信》等。
《红旗周报》发行工作的特色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第一,采用订阅与零售相结合的方法,优势互补。《红旗周报》从第10期开始每期的正式封面上目录旁边陆续出现“每册定价大洋三分”的零售价格,从第39期起变成“每册定价大洋五分”。在第59期最后,出现《红旗周报》长期订购价格:“定价每期五分,每月一角,半年五角五分,全年一元”,订阅时间越长,价格越优惠。
第二,低价出售报刊,增加发行量。《红旗周报》每期的价格一般为大洋三分或五分,长期订阅价格更便宜。以大洋计,当时上海工人的平均小时工资为男工0.086元,女工0.048元[19]。如果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上海工人月平均工资为16.08元。由此看来,《红旗周报》的定价完全在广大群众可承受的范围内。
第三,健全发行组织,建立发行网络。中央在组织部发行科的基础上成立中央出版部,直属于中央常委,在中央常委的指导下开展系统的发行工作;同时在各级党的组织之下成立发行部,组织发行员,训练发行者。由这些发行者担负起已组织好了的如网般的工作,能够快速地分配宣传品,及时扩大党报在工农群众中的影响。
《红旗周报》除重视发行工作外,还发挥了它作为党报的积极作用。党报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是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一点一滴地渗透着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并能促成二者在实践中的融合和统一,引导社会行为风尚,对社会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红旗周报》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喉舌,集体的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事业增添了动力。《红旗周报》致力于“在最黑暗的反动时代与最伟大的革命时代,在国内战争时代与社会主义大建设时代,都站在最前线,鼓动与组织千百万工农,为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斗争”,从而将自身提高到布尔塞维克的报纸应有的高度[20]。
五、结 语
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要结合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而强化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1]。《红旗周报》作为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版的机关报,在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然而,当今的世情国情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实现“党媒姓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有效传播,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新的技术特点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1]编者.蓬蓬勃勃的中国苏维埃运动 [N].红旗周报,1931-11-27(1).
[2]记者.江西的中央苏区 [N].红旗周报,1931-11-27(1).
[3]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交通局.党内交通史料选辑:第一辑 [M].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交通局,1931:78.
[4]华岗.第三党是什么东西? [N].红旗周报,1931-05-27(2).
[5]黄卷.第三党是国民党的忠实拥护者 [N].红旗周报,1932-07-09(2).
[6]张宪文.中华民国史大辞典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339.
[7]石帆.满洲事变中的取消派 [N].红旗周报,1931-10-30(3).
[8]洛甫.上海事变中的取消派 [N].红旗周报,1932-04-01(4).
[9]柯夫.且看取消派向谁进攻 [N].红旗周报,1931-09-15(2).
[10]平江.取消派刘镜圆的中国经济新论 [N].红旗周报,1932-08-10(5).
[11]黄卷.第二国际是战争的组织者 [N].红旗周报,1932-04-25(4).
[12]泗淇.第二国际反对战争的滑稽剧 [N].红旗周报,1932-03-18(5).
[13]林康.在反苏联战线上的第二国际 [N].红旗周报,1932-09-01(1).
[14]张丹.《真理报》的历史变迁和经验教训 [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3):124-127.
[15]编者.论瓜分中国 [N].红旗周报,1931-12-16(1).
[16]编者.对满洲政权的武装干涉与发动苏联大战的准备 [N].红旗周报,1932-04-01(3).
[17]大东.国民党“救济上海失业工人的计划” [N].红旗周报,1932-11-15(2).
[18]陈石安.报学概论 [M].台湾:壬寅出版社,1968:101.
[19]张忠民.近代上海工人阶层的工资与生活 [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2):6-10.
[20]克鲁斯卡娅.自由的刊物:《真理报》二十周年纪念 [N].红旗周报,1932-09-01(1).
[21]胡雨霞,郎旭,刘冬雪.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引领作用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3):280-283.
(责任编辑:郭晓亮)
Paths and experience of spreading Marxism ofRedFlagWeekly
WEI Ji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China)
As the official newspaper of CPC during the period of Agrarian Revolution,RedFlagWeeklyhas always been committed to the explanation and spreading of Marxism.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it has three aspects:Firstly, the setting of columns fully takes into account of how to propagate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fruits of Marxism in China; Secondly, the style of publication highlights the quality of struggling with non-Marxism; Thirdly, the contents of foreign advanced publications are introduced. The innovation of spreading Marxism ofRedFlagWeeklyleft us valuable experiences.
Party newspaper; Red Flag Weekly; Marxism; spreading; Agrarian Revolution; Soviet area
2016-10-26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2016yks086)。
魏 静(1991-)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研究。
13∶26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70111.1326.018.html
10.7688/j.issn.1674-0823.2017.02.15
D 231; K 263.5
A
1674-0823(2017)02-01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