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思想品德的七要素
2017-04-02康忠效
康忠效
【摘 要】听、思、记、联、练、结、理,是学好思想品德的几个重要要素。要善于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其他同学发言;学会用不同方法进行思考;记好课堂笔记、记忆重点知识、时政要闻、各类标语口号;注意教材知识与热点问题、生活实际、其他学科、自身实际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等;要注重练口头表达、做精选的习题;做好一课、一单元,一本书的总结,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的脉络;理清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考前做好资料整理。
【关键词】听;思;记;联;练;结;理;学好思想品德
经常听到有同学抱怨说思想品德课难学,不容易取得好成绩。其实,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思想品德课也不难学好。听、思、记、联、练、结、理就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几个重要要素,下面就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为例,简单谈谈这几个要素。
一、听,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要善于听取老师的讲解,对老师讲解的思想观点、基本原理、重点及分析问题的方法要了然于心,善于从中抓主干、抓重点,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技巧。会听课的同学在课堂上能抓住重点、难点、易疏忽点、易混淆点,在相关地方做好标记,把重要的补充内容及时记录下来,这样以后复习起来很方便,也有利于应对开卷考试。对不同类型的课 ,要掌握不同的听课要领,如:听新课,要着重听老师所讲述的重点和难点;听复习课,要着重听老师对所学知识如何条理化、系统化;听练习课,要着重听老师如何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听试题评析课,要着重听老师讲解的分析方法和答题技巧。
其次,要注意听取其他同学发言,学习其他同学的分析方法、答题技巧,发现同学和自己共性的错误认识,看老师怎么纠错,如果自己有别的观点要补充,及时表达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自己上课精神亢奋、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把听到的新知和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相融合,使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有深度、广度,更系统、全面。
二、思,就是善于思考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将知识学活、学透,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敢于质疑、举一反三,这不仅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开卷考试对我们在能力上的要求和考查。在学习中,应学会用不同方法如递进法、发散法进行思考。递进法,即对所学知识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层层递进的思考方法。如:九年级所学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小康社会等知识都可按递进法进行层层深入的思考,这样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法,即对所学知识采取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发散性地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方法。如我们在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要知识时,可以用发散法进行思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基本国情)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等等。
三、记,就是学会做笔记
首先,要记好课堂笔记。做好课堂笔记对提高听课效果、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有的同学认为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在课本上,没有必要做笔记,其实不然。通过做好课堂笔记,对课本圈、点、勾、画,可以加强对基础知识记忆,可以加强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可以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依据课堂笔记做好单元知识结构表的梳理,还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各单元的重点知识和单元间知识的联系,便于复习。
做课堂笔记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主次、抓住重点。重点内容重点记、详细记;难点内容做好标记,课下及时问老师或同学加以解决;记好老师补充的重要内容,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记好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答题能力。
(2)听记结合,提高效率。有些同学上课时,往往听、记不能兼顾,结果导致听时似是而非,记时断断续续,既影响听课效果,又不利于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所以,听时要聚精会神,才能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弄清基本概念和知识结构,真正做到每个知识点都心中有数。同时又要记录重、难点和疑点,学会精选、速记,必要时用圈、点等符号代替,课后再及时补充、整理,把符号恢复成文字,及时释疑。其次,要记忆部分重点知识。开卷考试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靠死记硬背不行,但不记不背也不行。诸如: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分配制度是什么、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等是什么的問题,熟记之后,有助于进行准确、流畅的表达 ,可以节省客观性试题的答题时间,从而给主观性试题的解答留够阅读、分析和表达的时间 ,不至于因小失大而答不完试卷,影响成绩。再次,在日常学习中要准备一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时政要闻、各类标语口号,为应试做必要的准备,或记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以便及时解决。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下来的话,会受益多多。
四、联,即学会联系
首先,要注意教材知识与热点问题之间的联系。利用教材知识诠释热点问题,利用热点问题活化教材内容,使枯燥无味的理论、观点、原理形象化、生动化。应找出热点问题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与分析,以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注意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既要学会利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观点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要学会利用生活实际丰富教材内容。再次,要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思想品德课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可巧借他山之石来攻玉,发挥学科间的互补作用。第四,联系自身实际。把握热点问题的目的就是提高思想认识、指导实践。因此,对于与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的问题,我们不妨多想想自己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违反了道德还是法律。这样,通过联系自身实际,可以对照比较、明辨是非、提高觉悟、规范行为。
五、练,要注重练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首先,要注重练口头表达,也就是日常学习过程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上课经常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师生的纠错和补充,使表达更充分、准确。在表达中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理解不到位、表达不准确的地方。同时能帮助自己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进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其次,认真做好老师精选的课后练习题。这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有的同学对于老师布置的练习不能认真去做,结果,由于对教材知识点理解不足,对开放性试题的答题经验积累不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欠缺,一上考场就指望东抄一句、西抄一句地拼凑答案,而影响了成绩。
六、结,指小结和总结
结,可以是一课、一个单元,一本书的总结。 我们要通过对一个单元、一课、一框、一目的内容进行总结,构建出能体现各部分内容和各层次的重要知识及其联系的知识结构表,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的脉络。
七、理,整理教材内容和资料
首先,要理清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从内容上讲,要理清有哪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从层次结构上,理清讲了哪些问题?是从哪个层次哪些角度来阐述这些问题的?这些问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与学过的知识又有什么联系等。其次,考前要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归类工作。通过整理教材和资料,达到进一步熟悉教材和资料的目的,在考试中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