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魅力的计算教学
2017-04-02尤春红
尤春红
荷兰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应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还要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基本技能。计算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对数学的兴趣。怎样把计算教学生活化,让计算教学既洋溢生命活力又充满数学的魅力呢?
策略一、在生活情境中感受计算的需要
在小学数学中,“数的运算”非常重要,占据了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绝大部分空间。如果把计算放在整个数学体系中,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计算,学生就会将计算作为解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计算与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充分体会到计算来源于生活,运用計算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计算的价值。
案例一:复制生活原型引发计算
在教学进位加法的时候,创设一个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自己看图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计算。
师:小朋友们喜欢这些漂亮的文具吗?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去买这些文具呢?
师:(课件出示文具柜台图:图文出示一个书包35元,一支钢笔8元,一个文具盒7元,一个计算器28元,一把剪刀5元)每个人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文具,然后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小组活动记录)
生1:我想买1个文具盒和1支钢笔,一共要多少元?用算式表示:7+8
生2:我买一只35元的书包和1把5元的剪刀,要付多少元呢?用算式表示:35+5
生3:我想买两只计算器一共要多少元?用算式表示:28+28
生4:我想买一只28元的计算器和5元的剪刀,再买一支8钢笔,一共要付多少元?用算式表示:28+5+8
师:同学们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把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真了不起。那你们选的这些文具要付多少元你们能计算吗?
生:当然能。(个个跃跃欲试,都想知道自己买的这些文具要付多少元)
在计算教学上,我们要以“健康的、全面的”观念走进课堂。在计算内容的学习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单纯的计算题,可应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计算的需要,设计多形式的习题来呈现计算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的现实意义,体验计算的乐趣,品尝思维的快乐,使学生爱学、乐学,让计算教学发挥真正的作用。
策略二、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计算的重要
新课程理念赋予数学新的内涵: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标》也指出:“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的“数的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案例二:寻找生活实例体验计算
在复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时,我就结合本单元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计算。
师:在这个星期的知识研究中,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量关系?
生: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师:你会根据这些数量关系编出除数是整十数的应用题并计算解答吗?
生1:30个布娃娃娃900元,一个布布娃娃多少元?900÷30=3(元)
生2:一条路全长72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行完全程一共要多少小时?720÷80=9(小时)
生3:一批零件有750个,王师傅30天能加工完这批零件,王师傅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750÷30=25(个)
在教学“用数学”时,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让学生理解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都要进行计算,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计算无处不在,使问题解决的学习得以顺利实施并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重要性。
策略三、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计算的能力
学生的计算过程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和掌握计算的技能,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案例三:结合生活实际提高计算
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在学生已掌握了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动手测量并计算圆柱体茶叶筒,水桶和通风管的表面积,学生在自己的测量与计算的过程中,知道茶叶筒的表面积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水桶的表面积是“一个底面积+侧面积”,而通风管的表面积只是它的侧面积。学生在实际探究中,认识到了不同的物体表面积是不同的,计算方法也是不同。初步体会到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用数学意识。并且这些计算数据都是学生自己亲手测量得到的,使学生更加地用心去计算解决了。
新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思考,重新认识计算教学的功能,切实改革计算教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促进数学思考,逐步形成数学意识,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使计算教学既洋溢生命活力又充满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走出计算教学的误区》——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年7-8月合刊
[2]《计算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二)》——小学数学教师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