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探讨
2017-04-02吴虹燕
吴虹燕
【摘 要】我国近年来对教育投入力度不断的加大,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后,对基础教育更加的重视。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开端,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变化复杂的当今社会,加强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德育;教育;探讨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小学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开始越来越加强协调发展德、意、行等方面的教育,小学的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中非常看重的一个环节。教师把德育教育内容融入到平常的课程中,对原有的课堂授课模式进行适度的改革,学校的这一做法,开始被家长和教育管理者所接受。因此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开展德育课程成为必然。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1.德育是国家精神的体现
小学的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在这个阶段正是教育学生品德的最好时期,抓住这个最优的时间,将学生的学习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起来,从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将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提供最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精神的体现,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好,能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做好准备。
2.有利于学生行成正确的三观
小学时期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生的这个阶段,他们大多数人思想较为简单,还没有受到社会上不良观念的太大影响,在这个时候注重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小学时期的学生,用‘纯洁这个词能够很好的概括出他们的思想,在小学这个启蒙时期,注重德育教育,有利于防止学生被不良观念影响,防止学生思想上走歪路,能够使学生拥有辨别是非的品质,为人生以后的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大多数对思想品德课程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这也导致了德育课程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大多数的学校仍然将升学率作为衡量所有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成绩方面,忽略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导致了德育课程总是停留在学校的口头承诺上,实际的教育开展十分缓慢。除此之外,由于学校把过多的关注放在了学生的成绩上,使得教师面临相当大的压力,在日常的授课和管理过程中,一味地将成绩好作为重中之重,在管理上使用的语言和行为有失规范,部分学校还停留在体罚学生的传统教学观念上,导致在小学教育中没有做好相应的德育表率,造成了学生德育教育无法健康发展的局面。
2.教学理念落后
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理念落后是由于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到位造成的。学校在小学的课程教育中,将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不关心德育教育,使得德育课程通常沦为一种辅助性的课程。在课程的安排上,由于重视不够导致德育的课程十分少,平均一周也就一两节课。在德育教育的课程开展中,教师通常缺乏相应的德育教学方法和理念,知识按照课本的讲述进行授课,导致德育课程的开展毫无用处,对小学生的德育思想形成造成不好的影响。
3.教学方式落后
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中,落后的教学手段是影响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课程的安排上,小学德育教育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本的灌输,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德育课程的授课效率大幅度下降。除此之外,教师在德育课程的讲解上,大部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授课,并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点的深刻了解,不仅影响了德育课程开展的效果,更对学生今后的观念造成很大影响。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相关策略
1.增强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
在小学阶段,管理者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以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效率,增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情况和现状进行德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利用一个科学的德育教育计划,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重视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与重视的程度,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将关注在学生成绩上的注意力,分散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个人品质的培养上。增加小学德育课程的课时量,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对教师做出明确指导,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将自身的语言和行为进行规范,为学生做好表率。
2.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上做出改变,不再以学习的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而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最重要的教育环节,用高效率的德育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校和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到一个人的品质对以后生活的重要影响。在教师日常的授课和管理过程中,做好表率,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促进传统教学理念的变革。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互动式教学
在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中,增加实践活动,通过时间来增强学生在教育课程中的主题地位,来提高学生个人品德和认知。例如,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走访,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帮助别人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事件认知,对其思想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个人品质。
4.以规则促规范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基本的行为举止的规范要求,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学校加强对本校规章制度在学生中的检查,对要求学生做到的标准进行定期的强调和检查,学校可以在每周设置相关的主题,比如‘保护环境周,在这一周重点检查各班级的环境和卫生,对爱护学校环境的同学给予表扬,对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批评等等,以规则为教育的出发点,通过日常的行为规范,帮助小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5.德育教育从身边小事抓起
在德育教育上,必须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该时刻的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等行为向学生作出良好的表率,用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用正向的人生观和态度来鼓舞学生。在学校中加强对德育教育的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和板报等来大力的宣传学生的良好品德事迹,从小事做起,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正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德育教育成为教学的根本,学校肩负着重要的培育学生品质的责任,教师也同样的肩负着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使命。我们的小学德育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只有增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的使用率,以规则促规范,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每一节课中去,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真正的做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武立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06):67-68.
[2]武立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3):110-111.
[3]莫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J].亚太教育,2015,30(0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