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话语细节,优化教学艺术
2017-04-02陈静
陈静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如火如荼,决定成败的不再是理念的先进,而是微若沙砾的细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必须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在课堂话语的细节上,因为这些生动的细节暗示了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或者更进一步说,这些细节暗示了我们是否真正热爱我们的课堂,热爱我们的学生,尊重我们的教育使命,所以,我们不但关注课堂话语的细节,而且要在细节中优化课堂教学话语的艺术。
一、评价应当实实在在
课堂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有效地思考,应该是以激励性语言为主,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去表扬孩子,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评价要努力发挥其激励作用,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这样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语文教师的心坎里,并将它在课堂话语中体现出来。然而,我们也发现,激励性话语过多过滥,多了几分虚夸,少了几分平实。
例如一位教师在课上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这位学生读得很有感染力,教师竖起拇指说:“你的朗读水平简直超过了赵忠祥。”当时所有学生都用惊讶的目光望着教师,部分学生交头接耳并发出“赞叹声”。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有些言过其实了。如果教师换一种中肯贴切的激励性评价,如:“读得真棒,继续努力,我相信你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第二个‘赵忠祥的。”效果可能会好些,因此,实实在在的评价话语,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更加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
二、提问不妨换个角度
课堂上少不了提问,课堂提问方法很多,而依笔者体会,不管采用何种办法,都应不求多而在于精:要么提在学生的疑点上,要么提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要么提在语言训练的重点上,要么提在情感价值的认识上。提问要尽可能符合教材、学生、教师的实际,做到有明确的指向性,便于学生有针对地进行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我们要注意每一环节中的每个小问题的提出方式,先说什么,再以什么样的话语表情接问下一个问题,怎样使用最简短最明确的语言等。当然更重要的是,你要以一个学生的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捉摸用这样的提问话语是否合适。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这样提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读了这段话,你感悟到什么?其实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有时候,我们教师站在自己理解的角度来设计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教师对于课堂提问宜细不宜粗,抓好一个切入点,换个角度提问,有针对性地引导,给学生明确的思路,我们的课堂才充满智慧,充满灵动。
一位老师执教《小鹿的玫瑰花》这篇课文,在教学“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这个句子时,先让学生讨论:鹿弟弟为什么觉得惋惜?然后进一步追问:“只是因为没有看到而惋惜吗?这一朵朵玫瑰花上,还有什么啊?”学生回答:“有露珠,有叶子,有蝴蝶,有蜜蜂……”教师再提示:“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什么呢?”学生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这一朵朵玫瑰花上,还留着小鹿的什么啊?”仅仅加了“小鹿的”三个字,指向性就非常明确了,学生的思维角度就会不同,他们会想到小鹿留在玫瑰花上的汗水和希望,也会因此体会到鹿弟弟的惋惜之情。由此可见,同一个问题,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效果却完全不同。换个角度,换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的是教师的教育智慧。
三、结语尽量简洁精练
课堂上的结语是对某一个教学环节或一节课的总结,是对文本意蕴的深化,具有过渡、拓展等作用。语文教师在小结、总结教学内容时,也应细细推敲话语。首先,课堂结语要简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罗哩罗嗦,颠来倒去,只会使学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脑子的茫然。所以,教师的语言不在多,而在精;不在繁,而在简,能一语破的、一词解惑,何乐而不为呢?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听到作课教师大段大段的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结语,远离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听了,除了仰慕教师的才华,自己的语言能力又得到了多少提高呢?要知道,课堂的主人是學生,而不是教师卖弄文采的场所。
其次,课堂结语更应精炼,即在简洁的基础上要精心锤炼,追求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力争一语启智、一语激情。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用语进行精心的挑选与提炼,剔除一切冗词赘语。俗语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教师就是要抓住“巧”去炼字、词、句,话要讲到点子上,讲在问题的节骨眼处,言简意赅,针针带血,丝丝入扣,言必有中。这样才能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去思索,进而完成形象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过渡。
总之,要成功上好每一堂小学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课堂话语运用技巧和艺术,细细推敲课堂教学话语。要知道,教师恰到好处的课堂话语,能引发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美丽的童话,一段感人的生命历程。语文课堂的精彩,就在教师的教学话语间创造出来。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力求把最美的语言带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