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2017-04-02蒋恭佐
蒋恭佐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迎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以及更大的发展挑战,因此,在初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人愈发关注初中语文教学,而作文教学也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其中仍旧存在較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想要使得初中作文教学得到质的改进,发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中的不足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应对是非常重要的。
一、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初中作文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分别是教学方法机械化、基础训练薄弱化、抄袭现象普遍化以及写作思维固定化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无法得到较好的提升,还容易让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产生误区,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僵化并且使得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空洞且千篇一律,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几个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应对。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教学一直都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这是因为相比小学作文来说,初中作文的难度有了明显的增加,而对于作文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初中生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文章成为了影响他们考试成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他们语文综合能力提升上的门槛之一。除此之外,由于作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当老师能够运用较好的策略开展初中作文教学工作是,学生不仅写作技巧以及语文知识掌握能力的提升会受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以及情感转换能力也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采取多种策略来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并帮助学生提升作文写作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采用启发式的作文教学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原有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即在设计作文题目的同时提出一系列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启发,能够让学生对作文题目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或是有更多创新想法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自身以及作文题目进行剖析,而只有当学生能够对自身以及题目进行剖析,并且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时,学生的写作潜能才可能得到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作文才更可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当然,老师在设置相关启发式问题时应该让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比如说,在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写一个人”中,老师可以将问题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当看到‘写一个人这个题目时,自己首先想起的是谁?”以及“环顾四周,自己看到了谁”,而在第二层中,老师可以设置“这个人与你是什么关系”、“你为什么回想起他”、“他在你心里是什么样子”等能够勾起学生对这个人回忆的问题,而在第三层中,老师需要让学生想起自己与这个“人”之间的喜怒哀乐,并且能让学生产生“自己所想起来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的感觉,而只有做到以上这几点,学生的文章才可能更加充实、更加真实,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才可能“有话可说”,与此同时,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让学生避免陷入“抄袭”的恶性循环中,从而使得学生的文章能够“有血有肉”。
(二)加强作文写作的基础训练强度
和小学作文写作不同的是,初中作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并且可以使用一定的好词好句,而在上文中提到,老师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会让学生大量的背诵一些好词好句,但为了不让学生仅仅只会背诵好词好句,老师不仅需要在教学时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加强作文写作的基础训练。当然,这里的作文基础训练并不仅仅指的是简单的抄写与背诵,而是让学生通过抄写、背诵、模仿等形式掌握自主写出优秀语句、灵活使用优秀词语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老师在加强作文写作基础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写作技巧以及写作手法的特点设置相应的专题训练。比如说,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编写童话故事与科幻故事》中,老师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比喻句与拟人句的专题训练,从而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两种写作手法,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两种手法。
四、结语
当然,为了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老师除了需要做到以上几点之外,还需要尽量扩大学生文章阅读量、帮助学生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丰富课下教学体验活动并且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热情,而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思维才可能更好的扩散,老师的教学目的才可能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黎爱春.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6:106.
[2]徐玲.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06.
[3]张学英. 浅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与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3,34:43.
[4]韦汉阳. 灵动教学 快乐写作——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成功之道[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6: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