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比研究
2017-04-02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00)
1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提供高新技术服务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技术实体。2008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开展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2016年出台修订后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放宽认定条件,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倾斜支持,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2]。
高新技术企业按其所在的注册地不同,可分为园区内企业和园区外企业,园区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注册地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企业(本文简称园区内企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除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以外,还可以认定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各园区各项优惠政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由科技部组织各省市自治区科技厅(科委)开展。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相当于北京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其认定由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各分园自主开展,其认定标准相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较宽松。深入分析北京市区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政策的功能效果。
2 园区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
2.1 经济效益
2.1.1 园区内外营业收入水平相差不大。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5月发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确定标准,年销售收入低于2亿元的企业划为中小企业。2016年,园区内营业收入在2亿元以上企业1 123家,占企业总数的11.6%,高新技术企业以收入在0.5亿万元以下的企业为主,占比为68.9%,其次是收入在0.5亿~2亿元的企业占19.5%。同样,园区外营业收入在2亿元以上企业占比为11.8%,略高于园区内,也以收入在0.5亿元以下企业为主,占比为70.6%,其次是收入在0.5亿~2亿元的企业,占17.6%。
2.1.2 园区内企业平均经济效益优于园区外企业。人均营业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三个指标可以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衡量企业投入产出的能力高低。2016年,园区内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均高于园区外企业。下表显示了高新技术企业户均经济效益情况,可以看出,园区内企业户均净利润、户均出口额、户均上缴税收情况均好于园区外企业。园区内企业平均经济效益优于园区外企业。而人均营业收入、户均营业收入则是园区外企业高于园区内企业,反映出园区外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益较高,但户均净利润低于园区内企业,说明园区外企业营业成本相对较高。
表1 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户均经济效益情况
2.1.3 园区内企业享受高企所得税优惠效果优于园区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科技、财政、税务三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到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手续,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16年,园区内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1 915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19.7%,区外享受所得税减免企业974家,占区外企业总数的26.0%,区外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覆盖面高于园区内。园区企业所得税减免额87.7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减免所得税457.7万元。区外企业减免额27.5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减免所得税283.4万元。园区内企业享受高企所得税优惠效果优于区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税收优惠政策。
2.2 创新投入
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创新投入高,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1 园区内企业科技人力投入强度高于园区外企业。科技人力资源是创新活动的核心,科技人员集聚是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的一大区别。2016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技活动人员63.2万人,其中园区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分别为48.3万人和14.9万人,占全市比重分别为76.4%和23.6%。园区内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35.1%,户均科技人员49.6人,园区外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26.8%,户均科技人员39.8人,可见,园区内企业集聚科技人员的能力较强。
2.2.2 园区内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园区外企业。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3 162.5亿元,其中园区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分别为2 740.2亿元和422.3亿元,占全市比重分别为86.6%和13.4%。园区内每家企业投入科技活动经费2 033.4万元,科技活动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7%;园区外每家企业科技活动经费1 125.2万元,科技活动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6%。可见,园区内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园区外企业。
2.2.3 政府经费在园区外企业科技经费中占比高于园区内企业。政府经费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活动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但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经费中来自政府的经费比重并不高。2016年,园区内企业来自政府经费93.7亿元,占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总额的3.4%,园区外企业来自政府经费44.8亿元,占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总额的10.6%,政府经费在园区外企业科技活动中作用更为显著。
2.3 创新成果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性不仅体现在较高的创新投入,更重要的是创新产出。
2.3.1 园区内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对企业销售收入贡献较大。新产品是高新技术企业最直接的创新产出。2016年,园区内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2 631.1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9.5%;园区外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1 218.1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0.5%。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对企业销售收入的贡献较大。
2.3.2 园区内企业技术收入水平高于园区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仅生产新产品,同时也是技术的重要产出方。2016年,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术收入4 85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0.8%,户均技术收入6 844.9万元。园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术收入1 81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4.3%,户均技术收入4 832.8万元。可见,园区内企业技术收入水平高于园区外企业。
2.3.3 园区内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高于园区外企业。知识产权具有强正外部性,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创新产出。2016年,园区内企业累计拥有知识产权24.8万件,园区外企业拥有7.2万件,分别占全市的77.6%和22.4%。从各类知识产权占比看,园区内、外知识产权结构基本相同,均以专利为主,占比约50%。园区内企业户均拥有知识产权25.6件,园区外企业户均拥有知识产权19.1件。可见,园区内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高于园区外企业。
综上,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优于园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说明园区内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高新区优势产业集聚能力;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投入、创新成果方面也优于园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说明园区营造了重视技术创新和鼓励创新投入氛围,体现了国家高新区在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国家高新区的政策功能定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3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无论园区内企业还是园区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以下问题:
3.1 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投入不足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88.1%未设立专门技术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设立技术开发机构的比例仅占1/6,并且许多科技机构因创新基础不扎实,导致多数的创新研发项目夭折或产出效率低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程度较低。
3.2 自主知识产权产出不足,专利质量有待提高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存在“零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多数中小企业缺少原创科研成果。31.7%的企业没有专利、软件著作权、注册商标、集成电路布图等任何形式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且,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具有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匮乏,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的专利以实用新型专利居多,发明专利占比相对较少。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户均拥有发明专利数是5.6件/家,不及户均拥有专利数11.6件/家的1/2,专利质量有待提高[3-4]。
3.3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升级发展受到制约
融资困难一直是阻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造成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二是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渠道单一;三是金融担保机构数量少、成本高,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5]。
3.4 创新型人才匮乏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已经引进很多专业技术人才,但企业仍然缺乏高层次人才,缺乏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和自有核心技术。企业中博士、硕士占人员总量比重不高,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很多企业难以形成研发能力,即使引进技术和项目,也难以达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的。
4 建议
4.1 提高创新意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拓宽发展空间的关键。应引导企业进一步梳理和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成为自觉、自主的研发投入主体。加强企业科技机构建设,尽快形成企业内部分工合理的研究开发体系。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确保研发自主创新的需要。同时政府切实加大对企业创新的资金投入,发挥财政科技拨款的杠杆作用,通过创业投资引导、贷款风险补偿、成果转化奖励等形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努力创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尊重创新愿望、发挥创新才能、肯定创新成果的良好环境氛围。
4.2 建立完善科技投融资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一方面,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如今融资渠道多样化,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应打破只依靠银行融资的传统做法,不断提高自身融资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融资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改善企业外部环境。要进一步强化资金支持。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诚信系统,有效降低银行信息成本,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风险投资业发展,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以改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
4.3 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
企业创新最关键的在于是否拥有创新型的人才。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对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增强对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度。发挥市场在高技术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人才向高新技术企业流动。
4.4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继续深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和落实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为股权、期权等各项政策。鼓励龙头企业设立孵化器,利用资金、技术、市场和运营等优势资源打造企业共生体。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联盟,搭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有机结合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保障平台体系,为企业技术及管理工作方面的创新提供必要信息服务,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曲顺兰.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再造策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2]李茜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1.
[3]杨东奇,朱建新,刘茂长.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郭艳,杨晓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1):27-30.
[5]Z Ma.Research on Investment Risk Warning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High-tech Enterprise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