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作用研究

2017-04-01

关键词:骨科依从性常规

丘 荣

(华润武钢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80)

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作用研究

丘 荣

(华润武钢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8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71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定义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6例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4%、97.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8.6%、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推广。

心理护理;创伤骨科;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

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目的不仅是促使患者骨折端愈合,更重要的是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因此积极、科学的予以患者功能锻炼至关重要。但是多数患者由于创伤发生突然,在承受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角色变化的同时难免会加重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治疗依从性,延缓术后康复进程[1]。据此本研究以71例创伤骨科患者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探讨心理护理对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71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现将分组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10~75岁,平均年龄(45.2±4.3)岁。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45.7±4.5)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或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检查均符合创伤性骨科疾病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护理依从性差等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资料方面,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机械性执行护理措施,内容包括观察记录患者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向医生反馈并作出处理;定时巡房,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情变化;定时对切口进行换药,常规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干预;常规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内容包括治疗以及护理主要内容、预后改善方法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主要措施如下。

1.2.1 创伤早期

由于机体突然发生改变,患者并没有心理准备,再加之骨折端剧烈的疼痛、环境以及自身角色的转变,患者常常无所适从,难免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在创伤早期,护理人员主要工作是与患者多沟通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态度要友好,语言要轻柔,举止要得当,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进行解答,尽可能帮助患者完成各项生活需求。

1.2.2 创伤后期

当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或者手法复位后,可针对性予以患者心理干预,以促进其积极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可先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性格选择合适的方式予以患者指导,主动详细向患者介绍早期功能训练的必要性、具体的方法以及目的,同时可辅助成功案例讲述,也可邀请康复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提高对治疗的配合度[3]。

1.2.3 个性化护理

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干预,例如针对年龄较小的患者可采用生动、趣味的语言与其沟通,密切观察其外在表现以及情绪变化;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们的行为以及言语,以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针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患者,可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疏导。

1.3 观察指标

在早期功能锻炼的过程中,指派专门的人员对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记录,主要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采用百分制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80分,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4%、97.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8.6%、74.3%,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n,%)如下:

对照组(35例)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依从13例(37.1%),部分依从11例(31.4%),不依从11例(31.4%),依从性68.6%;护理满意度:满意15例(42.9%),较满意11例(31.4%),不满意9例(25.7%),护理满意度74.3%;对照组(36例)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依从18例(50%),部分依从16例(44.4%),不依从2例(5.6%),依从性94.40%;护理满意度:满意19例(52.8%),较满意16例(44.4%),不满意1例(2.8%),护理满意度97.20%。

3 讨 论

常规护理以“疾病”为中心,并不关注患者的内在感受,只是机械性遵医嘱执行护理措施,导致护理效果并不显著。心理干预的应用是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外在体现,将其应用于创伤骨科临床护理工作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工作依从性的重要举措;该护理措施的应用完善了常规护理的不足,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实施过程中充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促使患者的内在需求能够得到有效尊重和理解。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护理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心理护理在创伤骨科临床应用必要且价值,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深受患者认可。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推广。

[1] 苏长英.心理护理对提高骨科患者早期恢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7(30):127-128.

[2] 潘世红.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创伤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17):132-133.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07.71.02

猜你喜欢

骨科依从性常规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别受限于常规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