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01邓小玲吕晓艳
□邓小玲,吕晓艳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邓小玲,吕晓艳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完善与否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由于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在教育载体上超“负荷”,对文化载体重视力度不够,且载体建设重形式轻内容,载体硬件建设滞后,致使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载体的功能发挥不佳。为此,我们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新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的内容和形式,加大对大众传媒的探索与利用,完善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保障体系。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问题;对策
一个民族有了共同的价值信仰,就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价值目标,并且在共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民众之间自发地产生感召力和凝聚力,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形成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我国主流价值观,理应成为国民的价值内核、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成为造福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建设与发展依靠的主力,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加强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的建设,扩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渠道,让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借助载体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传导、输送到青少年的脑海中。在此,载体是指具有承载、传导信息功能并为主体所操作、可作用于客体的一种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则是指承载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价值目标、基本原则等信息的形式或方式。青少年的界义,发展心理学的界定为十一、十二岁至十八岁的群体。在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他们长身体、长知识、树立起正确“三观”的关键期。因此,加强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的建设,才能使载体的功能在培育核心价值时得到最大的发挥。
一、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现状有以下三点:
(一)分类齐全、运用到位
对载体进行划分,是为了促进其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目前,我国教育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进行了“细分类、广利用”。运用最广的有:教学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网络载体等。在教学载体上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程、讲座等,如关于“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等讲座”;文化载体上利用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于“诚信、友善”的理念;活动载体上举行相关的知识问答竞赛、演讲比赛、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活动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管理载体上,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对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管理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平等”等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相关的知识,将其内化外行。
(二)载体运用形式多样化
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运用形式多样化,是为了增加传播和输送的渠道,满足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的需求。目前,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比较常见的培育形式除了广播、板报、演讲、主题班会外,学校的教育者和国内的研究学者对学校的校史、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红色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等载体的功能认识越来越深刻,积极主张挖掘相关载体来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宣传渠道。像有些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民间故事来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让青少年乐在其中,既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又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三)载体硬件设施日趋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要借助一定的硬件设施才能将其蕴含的内容输送到受教育者的脑海里;因此,硬件设施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一个因素。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各类学校在学习硬件设施上根据实际需要而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国家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不断出台事关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支持来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硬件设施。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修建有多媒体教室、购置有电脑、安装有投影仪、添置有VCD设备、开设阅览室、利用校园广播、开放电子图书等。特别是网络的普及,我国绝大部分学校都建设有高速光纤输送线路,以适应4G时代的发展,加强学生对网络上宣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的了解。
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的问题
只有厘清、找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才能针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目前,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有:有些学校过于重视教学载体,轻视文化载体、网络载体,载体建设重形式轻内容,载体所依赖的硬件设施建设滞后。
(一)教学载体超“负荷”,文化载体重视力度不够
教学载体是学校进行教育依赖的“手段、工具”,它也是教师授业的关键“工具”。教学载体被广泛运用体现在课堂与教学活动上,主要是通过课堂理论灌输的形式向青少年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学载体“超负荷”的原因在于当前学校的教学思维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则是被动的客体。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忽视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需求,并且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基本延续了这种僵硬的教学方式。而在文化载体上,学校由于对文化载体的功能认识不够,因此对该方面载体资源的挖掘不深,运用不到位,如传统节日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校园文化、历史文化等。没有意识到文化载体可以减轻教学载体的负荷,可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果造成教学载体超“负荷”,文化载体“闲得慌”。
(二)载体建设重形式轻内容
重形式、轻内容是目前一些学校在载体建设上存在的两大问题。第一,载体内容较为僵化、滞后。体现在选材上缺乏新颖度,有些学校使用的教学材料陈旧,没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求,难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还是以老师的讲授和粘贴宣传标语为主,过度强调政治性、爱国性,而忽略学生实际需要的多样化,从而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第二,载体建设忽略师生间的互动。师生互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接受与理解的桥梁。如果以老师单方面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教学的目是难以实现的,且对青少年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存在一定的阻碍。
(三)载体硬件建设滞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的建设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支撑,而经费投入是硬件设施得以完善的前提条件。但是,我国领土宽阔,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不一,政府财政收入有限,造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需要经费投入有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造成一定的限制。虽说网络普及化,相关网络载体更应该得到充分利用;但是,经费投入这块短板成了制约青少年对网络资源、网络知识获取的关键,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辐射的范围造成影响。
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的对策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加强载体的建设。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载体建设理念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国学校教育一直秉承着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要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过程得到充分的贯彻,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把握好青少年的实际需求。载体建设应当采取契合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形式,而不是采取僵硬的理论灌输方式,要发挥理论与活动蕴含有的吸引力来吸引青少年。例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朗诵、演讲比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与生活接触,既巩固原有的知识,又获得新知识。第二,以疏导代替管教。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充满着矛盾,有叛逆心理,如果过分强行管教,会与预期结果相反;如果采取疏导的方式培育青少年的价值观,有利于避免与他们正面冲突,同时提高他们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第三,积极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无论是教学课程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果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相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的内容和形式
无论是对形式,还是内容的创新,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因此,要发展与创新教学载体,加大对文化载体的拓展与利用。
1.发展与创新教学载体。发展与创新教学载体都是为了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引导时,第一,要与时俱进。如积极发展多媒体载体,扩大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才能确保学生与时俱进,紧随世界潮流。第二,教师在言传身教时要有生动性、感染力。由于青少年的知识功底有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性太强,会让他们觉得枯燥无味、僵化呆板。因此要丰富教学手段,注重采用生动鲜活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功底,用自身的感染力、说服力征服学生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加大对文化载体的挖掘、利用。文化是人类主观意识形态转变成外部事物形态的体现,体现着人类的价值观念,而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需要借助文化载体。所以,对文化载体的开发与利用时,第一,积极开发校本文化。校本文化反映该校的文化氛围和校史文化,是一个学校蕴含的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学校在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充分结合该校的校史文化,使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培育的同时也了解、熟悉校本文化。第二,合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之所在”[1]因为传统优秀文化所具有的情感认同、心理认同是来自前人呕心沥血创造下来的,青少年对前人的膜拜和对传统优秀文化求知欲的不满足,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用文化载体来培育核心价值观,能让青少年体会到文化中蕴含的充满喜闻乐,如身临其境一般。第三,大力开发民俗节日、民俗文化。“通过传统节日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达成培育“润物细无声”,增强培育的实效性,实现培育的高预期。”[2]将民俗节日、文化进入校园、走进课堂,从而深入学子的心中,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得到加强。如广西“三月三”民歌节,是广西各民族共同欢庆的节日,不仅极大地延续和传承了少数民族的节日传统,也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对于青少年而言,能让他们从传统民俗节日中体验节日氛围、了解节日内涵,又助于增进其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提升他们对家乡、民族的自豪感,又促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加大对传媒载体的探索与利用
“新传媒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3]这说明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利用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是,要使传媒载体发挥最大传播功效,需要加大对传媒载体的探索与利用。第一,重视大众传媒载体的开发与利用。如利用手机媒体向青少年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第二,大众传媒载体建设要有新颖性、实用性,才能增强青少年的认同感。这需要丰富载体的形式,才能让青少年积极参与进来,让青少年“接地气”和“走群众路线”的方式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察。网络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害处,像黄赌毒、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在传媒上横行,给予青少年的价值信仰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强“把关人”的责任感,完善网络监督法律,才能给青少年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四)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的保障体系
完善保障体系是核心价值观得以有源源不断生命力的后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保障体系的建设。
1.加强理论研究。列宁曾说“只有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4]这说明我们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群众的心里,就必须加强相关的理念研究。第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研究要做好实证调研、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反馈问题、总结问题并找出对策。第二,注重国内外有关价值观培育的对比研究,善于借鉴国外经验,引进吸收,促进其本土化。第三,载体利用要加强其他学科领域(如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行为学等)的借鉴。
2.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毛泽东同志曾言:“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5]这说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自身丰富的知识功底是他们在岗位上的“护身符”,过硬的专业技能是他们征服力的体现。第一,教育队伍的知识功底和思想观念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者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工作能力,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日常教学活动融会贯通。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体现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师生能够和谐、平等与学生相处的体现。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合理的自由表达权利,才能调动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转变学校或老师要求“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为“我要求自己去学”,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借助载体的承载、传导等功能,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念融入到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之中。我们只有积极面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建设的问题,真正做到以“以学生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传媒载体得到最大的开发与利用,保障体系得到完善的时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真正融入到青少年的心中,使之成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价值导向和行为标准。正如非洲的一句谚语:“It take a village to educate a child.意为要教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人一起努力。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更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6]
[1]张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途径的探索[J].西昌学院学报,2014(4):74.
[2]丁玉峰.运用传统节日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11.
[3]周进.媒体之我见[J].广播电视研究,2005(3):1.
[4]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6]杨桂花,余林.有效实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初探[J].学园,2010(9).
本文责编:赵凤媛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Young People
Deng XiaoLing, Lv Xiaoyan
(School of Marxism,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angxi, Guilin, 541006)
The core values of the socialist development goals can be successfully achiev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rier construction of core values of young people. Less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ultural carrier because of the ultra “load” of cultivation of educational carrier. Educational carrier cannot fulfill its function because of the inadequate attention, focus on form and backward of hardwar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uphold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philosophy, bring innov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educational carrier, increase the exploration and use of the mass media, i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of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young people;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carrier; problem; countermeasure
2016—11—01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研究》(15BKS005)
邓小玲(1970—),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 吕晓艳(1991—),女,广西平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G621
A
1008—8350(2017)01—0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