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南大吉对关学的贡献
——兼论关学的心学特质

2017-04-01岳贵明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关学大吉文成

岳贵明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陕西 渭南 714000)

略论南大吉对关学的贡献
——兼论关学的心学特质

岳贵明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陕西 渭南 714000)

南大吉在出任绍兴知府期间皈依阳明心学,对弘大王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致仕后回家乡尽力传播王学,关学也因为他而增加了心学的元素,他的影响远及“关西夫子”冯从吾。他对关学的中兴起到一定的作用。

南大吉;关学;贡献

一、南大吉与心学

南大吉(1487-1541)字元善,号瑞泉,陕西渭南秦村(今临渭区官道乡南家村)人。正德辛未(1511年)进士及第,王阳明是他的主考官。因此他的一生注定就和心学结下不解之缘。嘉靖癸未(1523年)南大吉出任绍兴知府,此时王阳明先生正在绍兴讲学。大吉起初并未服膺心学,但不久即拜在王阳明门下,与他朝夕讲论,切磋学问。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二十九·北方王门学案》记载了二人思想交流的经过:

一日质於文成曰:“大吉临政多过,先生何无一言?”文成曰:“何过?”先生历数其事。文成曰:“吾言之矣。”先生曰:“无之。”文成曰:“然则何以知之?”曰:“良知自知之。”文成曰:“良知独非我言乎?”先生笑谢而去。

居数日,数过加密,谓文成曰:“与有其过而悔,不若先言之,使其不至於过也。”文成曰:“人言不如自悔之真。”又笑谢而去。

居数日,谓文成曰:“身过可免,心过奈何?”文成曰:“昔镜未开,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自难住脚,此正入圣之机也。勉之!”先生谢别而去。

他悟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良知,一个人如果想要达到圣贤的境界,不必去别处寻求,只要他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使他的内心里面没有丝毫丑恶可以藏身的地方就可以了。

应该说,和王阳明的不期而遇彻底改变了南大吉的思想和人生。他随即放弃了多年来喜欢吟诗作赋的习惯,转而孜孜以求于圣贤之道,成为忠实的王门信徒,为弘大王学而不遗余力。嘉靖甲申(1524年)南大吉命山阴县令吴瀛扩建了稽山书院,增设明德堂、尊经阁及瑞泉精舍。阳明先生临之讲学,盛况空前,“环坐而听者三百余人”,“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良知以至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时试八邑诸生,选其优者升于书院,月给廪饩”并且“身率讲习以督之”。同年十月他又命胞弟南逢吉把王阳明与弟子之间论学的笔记刊刻出版,并亲为作序,风示天下,这就是《传习录》。越中王学遂成为一时之盛。

有明一代,程朱理学是官方正统思想,而阳明心学则被斥为“伪学”,因此挺王学的人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嘉靖丙戌(1526年)南大吉“入靓”,即遭到罢官。罢官原因除了他个性耿直得罪地方权贵外,与他信奉并大力倡导阳明心学有着极大的关系。

南大吉回到家乡后随即创办了稽山书院,讲授“致良知”。他在写给王阳明先生的信中,对自己官场上的荣辱得失只字不提,而念念不忘的是学问的精进和参悟圣贤至道的真谛。阳明先生盛赞他有“朝闻夕死之志”,并把他的来信在众弟子中传阅,以示褒扬。其实南大吉自己也是无心留恋官场,甘心以传扬心学为己任。他的一首明志诗表白了他在罢官后的心迹:

昔我在英龄,驾车词赋场。朝夕工步骤,追踪班与杨。中岁遇达人,授我大道方。归来三秦地,坠绪何茫茫。前访周公迹,后窃横渠芳。愿言偕数子,教学此相将。

王阳明说:“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沈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然自横渠之后,此学不讲,或亦与四方无异矣。自此关中之士有所振发兴起,进其文艺于道德之归,变其气节为圣贤之学,将必自吾元善昆季始也。今日之归,谓天为无意乎?谓天为无意乎?”(《答南元善》)他认为这是老天有意安排南大吉返回关中传播心学。

在家乡的十几年里,南大吉一直都潜心学问和从事教学活动,直到去世。他的学术思想秉承王阳明先生“致良知”的宗旨,以“慎独改过”为根基,讲求自我修养和端正品行,尤其看重道德人伦的重要作用。冯从吾《关学编》说“至今称王公高第弟子,必称渭南南元善。”所著《瑞泉集》22卷(一作1卷)、《少陵纯音》10卷、《渭南志》等。可惜这些书现在已难以见到。

二、南大吉与关学

南大吉年轻时有没有受到张载(1020-1078)思想的影响,史料未详。《关学编》只说他:“稍长,读书为文,即知求圣贤之学。……入仕尚友讲学,渐弃其辞章之习,志于圣道。”由于他“中岁遇达人”,皈依王学,且“自信之笃”。罢归以后,虽“寻温旧学不辍”,但是他的思想主要是心学的“致良知”。也就是说,南大吉是以心学传人的身份进入关学者序列的。

然而,此时的关学已经是“坠绪何茫茫”了。南大吉回到家乡后有意于重振关学“坠绪”,“前访周公迹,后窃横渠芳。”意在继承并发扬张载开创的关学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隋朝儒生提出“三教合归儒”以抗衡之,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宽松政策。到了北宋,儒家学者开始复兴儒学、攘弃佛道;同时,他们又试图融合了佛、道之思想来阐释儒家经义。关学和理学就是这一时期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产物,是儒学思想吸收道教、佛教的精华,并上升到哲学高度而形成的理性、思辨的学术体系。

张载开山的关学主张“尊礼贵德,乐天安命。”“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他提出“学必为圣”、“经世致用”和“笃行践履”,反对空知不行,学而不用,而应有志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著有《正蒙》、《易说》、《经学理窟》等,他的学术思想被后世论者称为“气本论”,其实躬行礼教、通经致用和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才是其核心意旨,属于北宋前期道学的范畴。道学大都立足于《易》,通过研究《易》来探索宇宙的本源、思考社会的规律及人性的本质。

张载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说。他认为“天性”开始时是至善至美的,但最终能否达到至善的境地,还在于后天的努力。他认为人的欲望不全是恶的,在一定范围内是符合“天理”的,如果过分了,就是“人欲”,应该克制、消灭。他提倡“立天理”、“灭人欲”。后来被朱熹发挥成“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还对“天理”和“人欲”的界限做了说明,认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

关学创立之初,关中士子趋之若鹜,其中苏昞、范育、蓝田诸吕、李复等为最著名者。吕大钧著有《四书注》、《诚德集》、《吕氏乡约》、《乡义》等。吕大临著有《考古图》、《易章句》、《大学说》、《中庸说》、《礼记传》、《论语解》、《孟子讲义》、《玉溪先生集》等。“关学之盛,不下洛学”。关学和洛学是北宋学术的大宗,与王安石的新学、三苏的蜀学和司马光“涑水学派”并立。

关学在张载病逝后即归于岑寂,“百年不闻学统”。他主要的学生转投“二程”门下,他的思想部分地被洛学所继承。比如,二程借用了张载关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分,认为天命之性就是所谓“天理”;从而建立了理学的理论基础。张载认为天地是万物和人的父母,天、地、人都是“气”聚而成的物,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因此人民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朋友,万物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但天下万物又不是绝对平等的,有严格的等级界限,是先天存在的。他在《正蒙·动物》中说:“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物之既形而有秩,知序然后经正,知秩然后礼行。”也就是说人应该承认、遵守这种等级,遵守伦理道德,这也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思想到了南宋被朱熹(1130-1200)袭用并加以充分发挥,使之更加系统化。

南大吉在家乡尽力传扬阳明心学之时,以薛瑄为代表的“河东之学”正在关中传播,关学也在经历长期低迷后有所振兴。“河东之学”虽上接孔、曾、思、孟,思想仍属程朱一系,关中学者薛敬之(1435—1508)和吕柟(1479—1542)师徒传扬其学而形成“关陇之学”,以“穷理实践”为主。此时,程朱理学虽说仍为官方学术,却因“困乏支离”渐为人所诟病。薛、吕的思想在宗程朱的同时,也注重继承关学以礼为教、躬行践履的传统。吕柟还吸收了阳明心学注重心性修养的特点,提出“学仁学天”的为学之路,要求学者“以天为学”,主张以仁为心,克去己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时人称之为“真醇道学”。他的这些学说与南大吉鼓吹的“致良知”之学相互呼应,成为这一时期关学的主要思潮。

三、冯从吾与南大吉

明朝万历丙午年(1606)九月,冯从吾汇集关中学者的学术、事迹著成《关学编》。书中“不载独行,不载文辞,不载气节,不载隐逸,而独载理学诸先生,炳炳尔尔也;不论升沉,不计崇卑,而学洙泗、祖羲文者,无不载焉”(《关学编》序)。全书共分四卷,收入宋、金、元、明四朝以及孔子四弟子共47人。卷首为秦子、燕子、石作子、壤驷子孔门四子,记叙极其简略,其实真正的开始为“横渠张子”。除了张载及其弟子10人外,金元时期收入12人,其余为明代学者。冯从吾的“关学”实际指的是关中儒学。之所以收录孔门四子是为了表明关学“学洙泗、祖羲文”,是属于儒学的。

元明时期关中理学家都不尊横渠之学。元代为朱子学,明中后期,关中理学主要是薛敬之、吕柟传播的“关陇之学”,王恕、王承裕父子与马理、杨爵等组成的三原学派。这些学派主要是发挥程朱理学。明清时期刘宗周、黄宗羲、全祖望等将张载以后的关中理学称为“关学”。张载之学也常常被称为理学。因而,冯氏将关学定位为关中儒学可谓独具只眼。这与南大吉的“前访周公迹,后窃横渠芳。”出于一辙。故而冯从吾对南大吉这位关中的心学传人十分推崇,在《关学编》第四卷中对南大吉一生志业及学术贡献做了充分的肯定。

冯从吾嘉靖三十六年(1557)出生于长安(即西安)。其父冯友是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他的业师是王门二传弟子许孚远。冯从吾从小受到了儒家学统的严格训练。他从钻研孔、孟入手,悉心研读程、朱的著述和王阳明心学讲章,并探究洛学、王学与关学的异同,深得关学和心学的真传。他一生主要从事著述与讲学,著有《冯少墟集》二十二卷,又有《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古文辑选》、《关学编》等。其学术特点是“以心性为本体,以诚敬为功夫,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度量,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极则。”清人柏景伟说:“盖统程朱陆王而一之,集关学之大成者,则冯恭定也。”

在冯从吾看来,无论道学还是理学都是为培养人的心性的;无论是程朱的“存天理,灭人欲”,还是陆王的“致良知”,都是教人做一个善良的好人。“圣贤学问,全在知性”,“吾儒之旨,只在为善一字”。万历二十四年(1596)冯从吾写了一篇《谕俗》,十分通俗地概括他的为学精义:“千讲万讲不过要大家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三句尽之矣。”这是关学的真精神,也是孔孟的真精神。“圣贤之学,心学也。”

[1](明)冯从吾撰,陈俊民、徐兴海点校.关学编(附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清)黄宗羲,全祖望补,陈金生等点校.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张骥.关学宗传[M].西安:陕西教育图书社,1921.

[4]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5]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龚杰.张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赵吉惠.21世纪儒学研究的新拓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9](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黄宗羲.明儒学案(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吕柟.泾野子内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3]吕柟.四书因问[M].四库全书本.

[14]刘学智.冯从吾与关学学风[J].中国哲学史,2002,(03):73—79.

[15]冯从吾.冯恭定全书[M].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B248

:A

:1008—3340(2017)01—0053—03

2016-08-07

岳贵明(1965-),男,甘肃徽县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关学大吉文成
背诗学写话
诸事大吉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张载关学暨关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学术会议在西安举行
张载关学暨关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学术会议在西安举行
Ma première démonstration de taijiquan
靳文成作品欣赏
国内首家关学研究机构在西北大学成立
2018狗年大吉(第三辑)
2018狗年大吉(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