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肝功能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研究
2017-04-01程丹汤绍迁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北荆州434200
程丹,汤绍迁 (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北 荆州 434200)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肝功能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研究
程丹,汤绍迁
(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北 荆州 434200)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人Ⅲ型前胶原肽(PⅢNP)联合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SB)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联合检测健康体检者50例及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162例血清中肝纤维化4项血清学指标HA、LN、CⅣ、PⅢNP及肝功能指标ALT、AST、ALB、SB的含量。计量资料总体均数差异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检验。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和PⅢNP,血清肝功能指标中ALT和AST在慢性肝炎变化的各个时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Ⅳ在中、重度肝炎及肝纤维化组中与肝功能指标有相关性(P<0.05),血清PⅢNP在重度肝炎组与SB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和PⅢNP在轻度肝炎时即有显著升高,并且与慢性肝炎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CⅣ和PⅢNP与肝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联合血清肝功能指标将更有利于准确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变程度。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属于HBV的高流行区,2006年HBV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HBV感染率下降至7.18%,但仍有9300万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2],如何对慢性乙肝的病变程度作出精确评价,对于慢性乙肝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比检测健康体检者50例和慢病乙肝患者162例血清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SB)和肝纤维化4项血清学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人Ⅲ型前胶原肽(PⅢNP)的水平,探讨其在评价慢性乙型肝炎病变程度中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消化内科及感染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或病理诊断[2],其中中度肝炎42例,慢性重度肝炎36例,肝硬化40例。对照组50例为健康体检人员,男24例,女26例,年龄18~71岁,平均38.7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收件对象均在早晨空腹抽血,PⅢNP、LN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法( RIA) 测定,试剂盒由上海吉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Ⅳ-C、H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IASA) 测定,试剂盒均由北京生化试剂高技术实验室提供;肝功能指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操作过程与方法按说明书进行,并由检验科专业人员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比较
血清HA、CⅣ和PⅢNP与健康组相比总体间及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N与健康组相比总体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轻度肝炎患者与健康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μg/L
注:与健康组比较,*P<0.05。
2.2 各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比较
血清ALT、AST与健康组相比,总体间及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B和SB与健康组相比总体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轻度肝炎患者与健康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
注:与健康组比较,*P<0.05。
2.3 相关性分析
轻度肝炎组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与肝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中度肝炎组血清CⅣ与SB呈正相关(r=0.32,P=0.039);重度肝炎组血清CⅣ与AST呈负相关(r=-0.342,P=0.041),血清PⅢNP与SB呈负相关(r=-0.333,P=0.047);肝硬化组血清CⅣ与ALT呈正相关(r=0.38,P=0.015),其余各组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性。
3 讨论
HBV侵袭肝脏时,引起肝脏组织的损害与炎症反应,肝组织免疫系统同时也被激活,进行组织修复。如果组织修复过程过度及失控时,导致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所致肝脏结构和肝功能异常改变的病理过程即肝纤维化,轻者称为肝纤维化,重者则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4]。肝纤维化是一种疾病状态,它会使肝脏结构发生改变,肝细胞的血液供应等受到影响,使肝脏功能逐渐丧失,并最终发展为肝硬化[5]。随着对肝纤维化病理的深入认识,现认为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甚至连肝硬化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有可能逆转的[6],并且这种逆转已经在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以及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肝硬化患者身上观察到[7,8]。
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LB)仍是目前诊断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但此检查为有创伤性检查,且可能有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及家属通常难以接受,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故寻找有效、灵敏的血清学指标以替代肝穿刺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4项检测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这4项血清学指标可反映出慢性肝炎肝脏病理损害的程度,HA由间质细胞合成,它反映肝脏纤维化活动程度和肝脏损伤程度;PⅢNP 是Ⅲ型胶原的前体,主要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内合成并释放,能反映Ⅲ型胶原的合成代谢及肝纤维化的程度,其在纤维化早期即可增高;Ⅳ-C、 LN为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C是反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较好指标,Ⅳ-C在肝纤维化早期就可升高;LN血清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及门脉-肝静脉压力梯度有关[9]。
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SB)等4项肝功能指标对评估肝损伤的程度及预后亦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器官,血清白蛋白的降低反映了肝脏蛋白合成能力减弱[10]。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肝实质受损时,肝脏排泄分泌功能发生相应变化,影响胆红素的排泄,检测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水平,有助于判断肝实质受损的程度[11]。ALT和AST大量分布于肝脏中,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ALT和AST会时放入血浆,临床上可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12]。
本研究结果发现,血清肝纤维化指标LN与健康组相比总体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轻度肝炎患者与健康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清LN对慢性肝炎早期灵敏度不够。HA、CⅣ和PⅢNP对肝功能损伤较为灵敏,在慢性肝炎(轻度肝炎)早期较健康组即有显著增高(P<0.05),且血清CⅣ和PⅢNP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明显,在中度肝炎组CⅣ与SB呈正相关(r=0.32,P=0.039);重度肝炎组CⅣ与AST呈负相关(r=-0.342,P=0.041),血清PⅢNP与SB呈负相关(r=-0.333,P=0.047);肝硬化组血清CⅣ与ALT呈正相关(r=0.38,P=0.015),肝功能指标ALT和AST同样在慢性肝炎早期同样显著增高(P<0.05),提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和PⅢNP联合肝功能指标对慢性肝炎早期有明显的诊断意义,有利于精确评价肝脏病变的程度,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
[1]李杰, 庄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进展[J].肝脏,2012, 17(1): 2~5.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4):405~415.
[3] 刘伟,林汉生.SPSS在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间多重比较Memenyi秩和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2):214~216.
[4] 陆伦根,李郑红.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研究近况[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5):321~323.
[5] Principe A, Melgar-Lesmes P, Fernandez-Varo G,et al.The hepatic apelin system: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for liver disease[J].Hepatology,2011,48(4):168~172.
[6]Lee Y, Wallace M, Friedman S.Pathobiology of liver fibrosis: a translational success story[J].Gut,2015,64(5):830~841.
[7]Marcellin P, Gane E, Buti M, et al.Regression of cirrhosis during treatment with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a 5-year open-label follow-up study[J].Lancet,2013,38(9):468~475.
[8]D’ambrosio R, Aghemo A, Rumi M G, et al.A morphometr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to assess the benefit of a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in hepatitis C virus patients with cirrhosis[J].Hepatology,2012,56(2):532~543.
[9] 陆伦根, 曾德明.肝纤维化的诊断和评估[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5): 603~604.
[10] 兰琼,马苏美,李辉,等.胆囊壁厚度结合ARFI、门静脉宽度及生化指标评估肝炎后肝纤维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3):426~430.
[11] 毛远丽.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的评价[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11):56~58.
[12] 张丽杰.血清转氨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98~299.
[编辑] 方多
2016-11-30
程丹(1990-),女,硕士生,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研究工作;通信作者:汤绍迁,jz-tsq@163.com。
R512.62
A
1673-1409(2017)04-0015-03
[引著格式]程丹,汤绍迁.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肝功能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