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散效应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017-04-01潘和平
戚 姌,潘和平
(安徽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22)
基于扩散效应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戚 姌,潘和平
(安徽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22)
扩散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区域内关联产业的联动发展和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分析了安徽省区域经济扩散效应的差异,通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两项指标,分析了合肥经济圈的扩散效应;通过其三次产业2009年~2014年GDP及其占全省比率,分析了皖江城市带的扩散效应;最后分析了安徽省区域经济对长三角地区的扩散效应,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扩散效应;区域经济;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具体表现为:其东部地区多数区域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皖南片区和皖西片区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势头发展良好;皖北地区整体处于工业起步阶段,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以合肥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带和以马鞍山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带发展较快,形成了以科技和重工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这种在某一区域内的相关企业或机构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称为产业集聚[1]28-30。但当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产业又会趋于分散化,这种分散化对缩小经济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笔者基于产业集聚而产生的区域扩散效应,探索安徽省经济发展进程中缩小经济差距的有效途径。
一、扩散效应发生机制分析
随着增长极理论的广泛应用,各地区力图打造区域增长极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扩散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于产业的空间转移,形成增长极是实现扩散效应的先决条件,由点及面,实现外围区域经济的增长,带动全局经济发展。
(一)扩散效应的首要前提是形成集聚效应
根据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创新型企业、较好的生产能力,以及广阔的投资前景,具有空间集聚特点和一定的规模推动能力,就能成为增长极。创新型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像 “磁极”一样吸引了周边的生产要素集聚,并将自身的优势产业链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集聚产业中各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扩大区域规模经济水平,进而推动规模扩张有正向效应,也称为“乘数效应”[2]33-40。
(二)扩散效应的产生
扩散效应就是指增长极通过转移其产业链,或明确分工产业链上的环节,并将其链上的某些环节分包给周边地区,带去先进的技术和资源,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3]。有学者从产业关联带动和区域经济环境改善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简略分析[4]。
1.产业关联带动扩散效应的产生
产业关联包括纵向关联、横向关联和互补关联。纵向关联是产品生产链上下环节之间的关联;横向关联是相同产业下各个细化部门之间的关联;互补关联是两个相关产业的产出品配套发挥产品功能,这些关联产业会带动扩散效应的产生。当中心地区处于发展阶段时,对生产要素需求量大,大量投入又要考虑到运输成本问题,会就地取材生产。当中心地区发展渐趋成熟,就会吸引更多的产业链涌入,众多竞争者势必引起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厂商就会把视角转至外围产品,甚至通过转移生产线来降低成本。
2.区域经济环境的改善促进扩散效应的产生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源等;也包括人文经济条件,如人口、教育、法制、政策措施等。 环境条件的优化,可以提高区域软实力,吸引人口的集聚,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扩散效应的产生。从扩散效应的波及程度分析,基础设施完备、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扩散效应明显,反之扩散效应则较弱。从扩散效应的空间方向分析,交通运输线发达的地区,能够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扩散效应明显,反之交通欠发达,距离较远的地区扩散效应较弱。
二、安徽省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分析
安徽省在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的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发挥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笔者从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以及安徽省加入长三角地区承接区域等扩散效应对其进行研究。
(一)合肥经济圈扩散效应分析
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桐城市和滁州市。自2009年合肥经济圈规划实施以来,其经济增长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笔者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其合肥经济圈各地市GDP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如表2所示。
表1 合肥经济圈各地市GDP增长情况一览表
表2 合肥经济圈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圆)
1.合肥作为经济圈的中心城市,较好地发挥了能级作用,带动了合肥经济圈的发展
合肥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2 787.6亿圆增长到2014年的6 931亿圆,年均增长率约为16.4%。表1显示: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最大,2010年虽然增幅下滑,但仍高出2008年的增长率,其下滑主要原因是经济总量基数变大。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加入合肥经济圈后,经济增长步伐加快,且增长幅度趋同,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拉动要素及增长点的高度相似性。桐城作为县级市,虽然地理位置优越,投资潜力巨大,但受客观历史条件及市场局限,导致其经济总量较其他地级市仍有不小差距。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近两年虽然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但因安徽省“调转促”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生产总值虽较前几年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
2.合肥经济圈产生的扩散效应,使得安徽省人均收入稳步提高
表2显示:从2008年到2014年,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将近一倍,其城镇居民收入由2008年到2014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8年到2014年年均增长12.9%。不仅如此,表2还显示,合肥经济圈中各地级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人均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经济发展水平良好。桐城作为县级市,其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圈中其他地级市基本相当,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比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发现,两者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城镇的扩散效应带动农村地区发展,走城乡协调发展道路。
(二)皖江城市带扩散效应分析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及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其中多数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范围内,是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和首要选择。作为产业承接示范区,扩散效应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尤为明显,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是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扩散效应的直接结果。笔者将通过分析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其内部调整情况,研究产业关联带动扩散效应的情况。
1.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皖江示范区成立于2010年,它一方面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另一方面根据所承接的产业优化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其地区生产总值如图1(单位:亿圆)所示;其工业产值如图2(单位:亿圆)所示。
图1 皖江城市带地区生产总值
图2 皖江城市带地区工业产值
研究图1、图2可以发现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的变化如下所述。① 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由图1可以看出,三次产业呈现出“二三一”的结构模式,比较2010年前后两年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2009年的比重为10.73∶53.20∶36.07,而2011年比重变为9.21∶58.48∶32.31,产业结构明显优化。②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皖江示范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体现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的调整优化,还体现在皖江示范区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方面。由图2可以看出,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不断变大,由2009年的83.4%增长到2014年的85.1%,且工业产值逐年增长。除此之外,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尤其是2010年~2011年,上升幅度最为显著,其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率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2.产业承接模式的分析
安徽省成立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意图是通过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产业的扩散效应,承接相关产业,从而优化安徽省的经济结构。但由于各地区要素禀赋各不相同,承接的相关产业也不相同,导致各地区发展状况也不相同。合肥作为省会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居于全省前列;沿江产业承接园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对外经济联系较为密切,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其承接产业扩散效应的主要模式有:① 立足主导产业,推行集群承接。结合资源特色,重点发展主导产业,还可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锁定重点产业集聚区域开展重点项目招商,或开展“一对一”精准招商。② 结合产业梯度,推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如宣城市毗邻长三角,产业梯度适度,要紧盯长三角地区城市扩张而引发的开发区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组团式承接。③ 加强跨区联动,推进合作共建承接。皖北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众多,农业比重大,工业基础薄弱,需要外部力量推动。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与皖北地区的区域合作联动发展,可以为皖北地区输入强大的外部力量[5]。
(三)安徽省区域经济对长三角地区扩散效应分析
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将通过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并通过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产生的扩散效应,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区域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接近,文化交流融洽,主导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补性,因此区域之间的合作基础条件良好。皖江示范区是安徽省加入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产业对外交流合作的载体:一方面,皖江城市带内部的各个城市要合理布局产业,促进相关产业集聚,打开新思路,活跃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推动产业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皖江城市带各区域间交通网络建设,特别是港口和高铁的建设,便捷的交通能促进区域之间的合作,把各地区的优势产业集聚起来,产生多个城市功能高度集聚、相互关联的“联动效应”[6]120-122。
2.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虽然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良好,但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区域与区域之间关联不大,科学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可能进一步导致产业同构。上海、江苏、浙江等三省市地理位置靠近,产业同构问题十分显著,苏、浙产业的相似系数竟高达97%。由此看来,安徽省加入长三角地区,改善产业结构,对于加强区域内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深化区域内产业链分工都有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决部分长三角产业同构的问题。
3.从长三角地区长期发展角度分析,安徽的区域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长三角地区,上海是金融中心,浙江省主导民营企业,江苏省是全国GDP最高的省份。安徽省作为新成员,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借鉴“雁形模式”[7],安徽省不仅仅要机械地承接其他地区的优势产业,也要灵活地结合自身的特色,发展出自己的产业链,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基本的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形成“后发优势”。安徽省可以利用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的利用以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目的。与此同时,安徽省的产业升级又反过来带动长三角地区,通过大量的市场需求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促进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三、进一步发挥扩散效应,推进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安徽省自实施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建设以来,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由于建设期尚短,短期内扩散效应发挥有限。“十三五”期间,安徽省要进一步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加强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建设,必将带来较强的扩散效应。当然,合肥、马鞍山、芜湖等城市仍将对该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起主导作用,安徽省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能级,大力发展外围地区加工产业,合理产业布局,推进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推动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以合肥经济圈为源头,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全面带动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① 地方基础设施对产业扩散效应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主导产业发展。② 推动区域文化建设。文化在产业集聚和扩散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要重视合作和非正式交流的社团文化,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适合集聚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③ 充分发挥市场创新机制的作用。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营造一个健康创新环境,培育创新型企业家,从而引起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创新行列。
(2)以皖江示范区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产业转移的梯队作用,全面形成与三个创新型强省目标相适应的经济结构 在承接对象上,要有选择地进行产业承接:一要大力发展战略投资者,通过有潜力的行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集聚发展产业;二要加强承接上下游产业的转移,壮大产业集群;三要重点承接园区产业,尤其是来自长三角发达地区,推动产业跨区移植。在承接优势上,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引领产业创新中的作用,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在承接载体上,抓载体建设,构筑产业集聚大平台。
(3)充分发挥安徽省地区资源优势,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坚力量,在劳动力、农产品、旅游资源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长三角地区在研发、通讯、物流、商贸等方面较有优势,两者应加强交流合作,各取所长,协调发展。同时,二者都需要全面的发展,相互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一方面,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要带动安徽的区域经济;另一方面,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坚力量,以合肥为代表的科技文化中心,和以沿江城市带为代表的产业园区,也要反作用于长三角地区,助推长三角地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同构、明确产业梯队、丰富产业文化。安徽省区域经济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合理产业布局,分工互补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创新科技,共同发展。
[1] 赵祥.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2] 张美涛.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 齐晶晶,何自力.环渤海经济圈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4):47-52.
[4] 刘昕.区域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47):146-148.
[5] 杨善林.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6]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 佘时飞.产业扩散机理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4):65-69.
(责任编辑 杨耕文)
Stud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Diffusion Effect
QI Ran, PAN Hep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Hefei 230022, China)
The creation of diffusion effect is mainly promoted by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gional industries and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environmen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ifferences in diffusion effects of various regional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diffusion effect of Hefei Economic Circle based on the specific data of GDP and per-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The same effect of Wanjiang City Belt is investigated in line with the local GDP of three leveled industries and their proportions during 2009-2014. Finally, the diffusion impact of Anhui regional economy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s researched and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diffusion effect; regional economies; Hefei Economic Circle; Wanjiang City Belt
2016-12-01
戚 姌(1994-),女,安徽六安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潘和平(1974-),男,安徽桐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基于积聚与扩散效应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编号SK2016A023)资助项目.
10.3969/j.issn.1674-5035.2017.01.008
F224.0
A
1674-5035(2017)01-00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