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靠谱”的国家越来越少
2017-04-01谭保罗
谭保罗
日本是个让很多中国人没有好感的国家,但我们正把越来越多的钱借给他们。
我一点也没有“危言耸听”。
不久前,日本央行公布一项数据:截至2016年底,海外投资者共持有日本短期国债59.8万亿日元,占比达到50.9%。其中,中国投资者买入11.2万亿,是全球最大日债持有者。
中国投资者,其实主要是政府背景的投资机构,中国民间一直很少参与外国政府债券的交易。
短期国债是和中长期国债相对应,它们主要根据期限长短来进行分类。日本的长期国债主要是日本国民和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短期国债的流动性(变现能力)和基于期限的风险都较小,所以海外投资者更愿意配置短期国债。
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近两年来,外储从约4萬亿美元下降到约3万亿的水平,减少近1万亿,但数字依然可观。这么多钱放在央行账户上,是一种浪费,如何通过投资保值增值?
但问题是,钱太多也会造成一个麻烦,即不知道投什么好,更怕蚀本。在中国,外汇储备的本质是央行对国民的负债。多年来,我们事实上是在以外储作为人民币发行的信用基础。
投什么好?显然,信用较好国家的国债最好。第一,它规模大,够你买。第二,债券和股票不同,它需要刚性兑付。换言之,只要不出“意外”,即便不赚钱,本金是拿得回来的。
但你要注意了,全球国债市场从来就不缺“意外”,而且,“意外”总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离奇。
1990年代,华尔街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就是吃了俄罗斯国债“停止交易”的亏,最后关门大吉。还有,因国债违约纠纷,华尔街一大堆对冲基金和阿根廷政府的官司,从上世纪一直打到本世纪。现在,还没完,还要继续打。
这说明什么?说明一些国家的国债信用极差,背后是国家治理的缺陷。国债以政府收入为信用基础,而政府收入的基础则是国家财金治理的水平。当然,更重要的基础是该国经济发展现状和预期。
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债能不能买,两点最重要:一是国家信用;二是计价币种,如果计价币种大幅贬值,等到还本付息,你的债权也必然相应缩水。
比如,中国为什么没有大量配置德国国债?不是因为德国国家信用不行,而是它多以欧元计价。欧洲正处多事之秋,欧元,前景未卜。
目前,中国配置外国国债最多的是美债和日债。为何不大量配置其他新兴国家,比如“金砖国家”的国债呢?因为,很多后发国家一是信用差,“赖账”历史可以写一本书;二是币值不稳定,美元一加息,本币即面临崩溃。
其实,考虑到新兴国家货币币值的不稳定,华尔街投行为招徕生意,早就为这些国家开发出以美元计价的国债。但计价货币的问题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即国家信用问题却不是外人可以帮忙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亚非拉某些国家在实现所谓“民主化”之后,国家信用反而还不如军政府和独裁时期。此前,外国投资者宁愿买军政府的国债,也不愿意买现在民主政府的国债。
为什么?因为,一些国家的“民主”,本质上已沦为一种“全民受贿”的治理模式,国家现代治理严重倒退,国家信用一塌糊涂。
在“全民受贿”模式下:一方面,国家通过国企掌控资源行业,资源价格暴涨,政府获得巨额收入,对国民搞“高福利”(类似于“国民受贿”)买选票,而不是提振产业,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来造福国民。
另一方面,在政府、国企体系内部,国家对贪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通过对官员大面积腐败的容忍,来维持千疮百孔的政治治理系统。
遗憾的是,当全球经济失速,资源价格暴跌,这一套“民主制度”就不灵了。国债违约,本币崩溃,这种套路在某些国家,几十年来都屡试不爽。
全球经济下行,裸泳者甚众。这个世界上,“靠谱”的国家真的越来越少。我们要和“靠谱”的人共赢,对“不靠谱”的家伙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