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来源及其内涵
2017-04-01张志顺钟湘南孙爽
张志顺+钟湘南+孙爽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出自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受到各种思想流派的影响,结合历史发展中思想精华的启蒙,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扬弃与批判,最终形成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是一种引领工人阶级追求自身和人类解放,追求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迅速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得到传播,其内涵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033-02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得到不断发展的,它以18世纪的文化启蒙、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思想来源,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为主要内容。
一、信仰的哲学意蕴探析
信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不同的视角,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对于信仰的解读是莫衷一是。
在哲学上,信仰体现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主体——人、超越人和人生存的现实存在之间的关系。在政治学上,信仰表现的是社会中的主流的意识形态。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总体概念则是对论敌的总体世界观表示怀疑,并试图把这些概念理解为他所参与的集体生活的结果。”[1]在神学中,信仰主要是指宗教信仰。在心理学上,信仰是“一种复合的心态,本身包含有认识的、逻辑的、理性的成分。以及情感的、生命的、感伤的、非理性的成分。所有这些成分大致上可归结为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因素”[2]。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信仰的解读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中国学者认为值得大力弘扬的是“向善”的一种社会精神追求即是信仰的真谛。西方世界普遍认为信仰与宗教挂钩。还有学者认为,信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先进的信仰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促进社会进步;落后的信仰是一种过时的或者是错误的文化,需要对它进行剔除,去其糟粕,否则会影响社会进步,甚至引发社会混乱。
对于信仰的解读,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够全面理解信仰的概念。基于此,信仰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具有一定精神指引性,使事物的存在具有意义,能够表达出人们的意愿,体现出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信仰“是人类在无限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中建构的‘宇宙图式,在盲目的人生旅途上认定的目的和归宿,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确定的‘社会模式和价值尺度。”[3]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信仰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受到各种思想流派的影响,其传播突破了西方社会,在东方社会尤其是亚洲也逐渐被接受,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但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东方发扬可见与东方文化也有一定的契合。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启蒙运动作为现代性的开端,大力宣扬“理性”精神,批判封建专制,揭开了宗教愚昧的面纱,宣扬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精神,倡導自由、平等、博爱。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远影响。经过上千年的压抑与奴役,在封建君主黑暗统治之下的广大民众奋起抗争,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掀起了欧洲革命的高潮,虽然资产阶级统治并没有使人民群众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但是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下最终产生。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追求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从思想到行为的自由。宗教信仰使民众自身戴上了枷锁,要想得到解放,首先要揭开宗教神秘的面纱,使民众真正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不要被宗教信仰所束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大肆压榨人民,导致人民劳动行为的不自由。劳动自由是人类真正解放的基础,是马克思一直倡导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平等观念深入人心。马克思的平等观念以现实的客观实在为研究出发点,“消费资料的各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4],所以,马克思提出生产资料公有理论,以求社会平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作为被剥削阶级,无产阶级渴望人权受到尊重,追求自身存在。马克思针对资产阶级特权的批判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认为人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存在,人权产生于历史中,是社会的产物。
综上所述,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精神与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人权自由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在批判与扬弃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形成,并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根基。
在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大程度上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在关于人的学说中,马克思的历史决定理论就来源于圣西门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运动发展的思想;马克思赞同傅立叶提出的好社会制度会合理地表现并协调人的欲望之思想;在欧文关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影响人性格的思想基础上,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的产物,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在关于经济发展的学说中,马克思对于经济社会制度的制定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多少也来源于三位的思想,他重视经济就深受圣西门的实业制度思想的影响;马克思把傅立叶探寻到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称为“不朽的功绩”;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受到了欧文关于工人阶级受到剥削思想的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者影响马克思主义较多的是阶级和革命的观点。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使巴贝夫认识到法国新贵族与希望实现共和国的两大势力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日益增长的矛盾与冲突也使马克思看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马克思在继承了魏特琳的无产者无祖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人无国界”的共产党宣言。为了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主流力量及被压迫阶级的工人阶级需要推翻压迫的统治,解放全世界才能真正地解放自身。工人阶级推翻反动统治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革命,对此,魏特林认为必须进行暴力革命,布朗基认为武器和组织是消除贫困的手段,马克思对此表示赞同。
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展开和思想文化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渐由欧洲传入中国。这时正值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而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五四运动之后,工人阶级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基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产生的,因而并不十分契合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的中国,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文化传统有一定契合性,而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并经过了自身的丰富和发展,终于探寻出适合中国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些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内在的相通性。虽然封建社会上层集权,但是为了巩固其执政地位,君主会听取臣子的一些谏言,实行一些仁政,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老子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6];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7]。这些思想大都以人民群众为核心,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这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唯物史观观点有相通之处。正是基于对人民群众的重视,把他们放在构建历史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出于对自己主体地位的追求与向往,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信仰得以在中国传播与发展,逐渐成长壮大为主体信仰。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在18世纪,人们普遍认为“信仰”一词是与宗教神学挂钩的,是封建迷信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那个宗教神学盛行的环境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一种信仰,而是一种引领工人阶级追求自身和世界解放的,追求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革命运动的一个行动指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无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拥护的一种信念,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宗教的去魅,人们普遍能够区分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宗教只是某些信仰的一个载体,但并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也不是所有信仰都是相同的信仰。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說法。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者,社会民主工党正是为了社会主义的理想而进行斗争的。”[8]而当不断发展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人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概念。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其理论逐步深化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为广大群众所接受,首先,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可实现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教科书似的教条主义,而是在实践运动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正是参与革命实践活动的人民,深刻了解到了它的内涵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信仰,这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其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它是以工人阶级为核心,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目的。它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对未来社会构建了一个理想的蓝图,也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了一个目标。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从人和社会的角度出发,从微观与宏观这两方面分析,对于自身的世界观的构建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表现出它作为一种信仰为人们所接受、追求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7.
[2]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0.
[3]冯天策.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5]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老子.道德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荀子.荀子·王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