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发展文化产业与提升南阳影响力的关系

2017-03-31李延文

丝绸之路 2016年22期
关键词:南阳实力影响力

李延文

[摘要]文化产业和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区域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南阳市,亟待通过提升影响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本文着重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文化产业的内涵,双重属性,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本质,创意特征,传承与传播,满足人民需求,文化生产力特性,以及地理区位和文化资源优势等九个方面,探讨发展文化产业与提升南阳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地方文化

南陽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与陕西、湖北接壤,土地面积全省第一,是全省的人口大市(居第1位)和经济大市(2010~2015年连续6年均居第3位)。南阳在全省的地位与河南省在全国的地位相似,经济总量排名靠前,人均GDP排名靠后。近6年来,南阳的人均GDP一直徘徊在全省18个省辖市的第14位上下,经济增速2010~2014年在全省的位次为12、14、15、15、16;居民收入排名第10位上下;实际利用外商投资连续5年居第9位;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居全省第9位上下,2014年居第12位;唯有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居全省第4位。1距离中心城市偏远的地理位置、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和经济的落后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南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南阳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的提升。

南阳市委市政府为扭转南阳的地缘劣势,扩大南阳的影响力,确定了提升南阳“两度两力”(首位度、宜居度;承载力、辐射力)、建设“三个南阳”(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的重要决策。

我们认为,提升“两度两力”、建设“三个南阳”与发展南阳文化产业密切相关。或者说,大力推进南阳文化产业发展是落实和实现南阳市委市政府提升“两度两力”和建设“三个南阳”决策的重要途径。扩大影响力的基础就是增强南阳的实力,提升南阳的文化软实力是扩大南阳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只有树立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意识,破除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制定扶持激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托南阳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大调动和激发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强力推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就能够大大提升南阳文化软实力,也就能够真正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良好愿景。

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表现为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包括了文化产业的内容,文化产业为文化软实力提供支撑,其发展有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又会带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之间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第一,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决定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2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体系之一,成为人类社会财富创造的崭新形态,文化国力已经成为国际力量平衡对比的重要因素。文化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成败。在这种竞争中,文化不再是手段,而成为一种直接的目的,其主要表现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引领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产业和引擎,被称为“朝阳产业”,其对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毋庸讳言,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相关的生产活动,其发展程度无疑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把文化产业划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3这说明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制造,毫无疑问,文化产业的发展自然会有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南阳而言,文化产业是提升南阳“两度两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詹姆斯·彼得拉斯在《二十世纪末的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讲到,美国的文化产业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经济的,一个是政治的。经济上是要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场,政治上则是要通过改造大众意识来建立霸权。文化产业提供的是有价值的产品,但这种产品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文化产品是附着了设计者和制造者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和政治观念的产品,它必然会在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的强化借助文化产业成为可能。正因如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借助以影视作品为代表的文化产品来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物化的文化的传播,附着在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必然对消费者的思想观念产生直接的或潜在的影响。所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第四,软实力是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本质上就是对于文化、精神、价值观的认同。

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达到自身目的或者目标的能力,或者就是在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时你改变他人行为的能力,改变他人行为的关键是对他人文化、精神、价值观的改变——认同。而这个目的的达到或对他人行为的改变,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完成的。因此,这种认同目的的达到不能靠“大棒”,不能强迫,而是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达到的。这就需要有一种媒介、一种载体。美国学者弗雷泽认为,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为代表的娱乐内容传递了美国民主、不受约束的进取心和个人自由等持久的信念,也传递了导致美国强大的价值观和文化。这就使得世界上许多人对美国价值逐渐认同,从而将美国理想化为实现这些价值的模范社会,进而追求和学习美国式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实现观念的认同需要“载体”,小说、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音乐、绘画等是“载体”,微软、苹果、NBA、麦当劳、肯德基也是“载体”,这种“载体”就是“物化”的文化,而这种物化的文化要靠文化产业来生产和制造。可见,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就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过程,所以说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第五,文化产业的创意创新特征有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积淀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丰富内涵,适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需求,永葆蓬勃生机。人的素质的高低,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文化软实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引导提升社会成员的素质,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契机。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它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產业,是一种具有很高附加值的知识再生产。因此,这一产业对生产者本身的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大大高于其他传统产业,而这种对生产者的高素质要求,将会对社会产生一种激励和导向作用,进而影响到全社会崇尚学习、崇尚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风尚,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创新素养得到提高,从而带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第六,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文化软实力提升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筛选、淘汰、继承、积淀的历史过程。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延续的基本途径,没有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今天的文化。习近平同志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精神命脉不能断绝,必须依靠传承。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绝,世界罕见,靠的就是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就是借用物化的产品的形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另一方面,文化软实力提升靠文化传播实现。文化软实力包括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影响力的前提。没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何来影响?所以文化吸引力、凝聚力是决定文化软实力强弱的关键。怎么实现吸引和凝聚呢?很大程度上靠传播。美国文化传播主要靠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包括电影、音乐,甚至麦当劳、NBA等。我们要提升文化软实力,也要在文化传播方面下大功夫,做大文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搞好文化传播,就要适应新形势,利用新技术,认真研究传播的方式、手段和能力。就全国而言,文化产业在这方面得天独厚。南阳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应在这方面下工夫。有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珍视这些遗产中的优秀成分并加以传承,同时运用先进的方式手段传播推广,文化影响力就会不断扩大增强,软实力自然得以不断提升。

第七,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产业能够提升文化软实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5随着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从单纯满足温饱的物质层面转向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层面,这反映出人民群众提升自身素质的迫切愿望,而人民群众素质的普遍提升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因此,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愿望呢?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的核心门类就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6可见,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就是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在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消费中得到提高,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

第八,文化作为生产力直接拉动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文化生产力实现的,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仅以美国核心版权产业为例,2013年美国仅核心版权产业(含图书期刊出版业)创造的总产值就高达11265.9亿美元,占美国GDP的6.71%;版权产业的总增加值达到1922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1.44%。7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首次写入了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句新论断。文化生产力是一种价值创造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突出表现为知识创新和社会调控能力,它的生成物是创新的观念和知识。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大约占其GDP的1/4,大大超过传统的军工和石油等传统产业,对经济的贡献首屈一指,就是明证。文化产业能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会带来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消费层次的提升,即由物质需求转向精神文化需求,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又反过来刺激和拉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样有助于软实力的提升。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硬实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第九,立足于南阳区位文化优势的文化产业,必将成为提升南阳文化软实力、扩大影响力的坚实支撑。

南阳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是黄河、长江和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和南北气候的分界线。这种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特征,导致了河洛文化、荆楚文化、秦晋文化的交汇碰撞,逐步形成了此地的独特文化。南阳学者认为,南阳的历史地位优势表现在十个方面:中国核心腹地;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中国始都地;楚文化摇篮;东汉、隋龙兴之地;汉文化的繁荣地;中国最早智库城市;历代文人墨客向往颂赞之地;大别山革命老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源地。,8由此可见南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南阳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以张衡为代表的科技文化,以张仲景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以范蠡和社旗山陕会馆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汉画和山陕会馆的雕刻艺术为代表的装饰文化,以南阳玉雕、地毯为代表的工艺文化,以宛梆、大调曲为代表的曲艺文化,以韩愈、岑参、庾信和当代二月河等为代表的南阳文学,以花洲书院、卧龙书院为代表的教育文化,以桐柏革命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南阳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丰厚的文化资源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条件,以创新思维发掘整理使之成为文化产品,一定能够为扩大南阳的影响力、提升南阳的美誉度,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

综上所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建设“三个南阳”,致力于南阳“两度两力”的提升,就必须把提升南阳文化软实力作为依托和推动力;而大力发展南阳文化产业则是推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立足丰富的南阳区位文化资源,站在时代高度,运用现代思维、创新意识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推动南阳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南阳市统计局:《南阳统计提要(2014)》。

2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月26日。

36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2012年8月1日,http//www.ccitimes.com 。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7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14)》, http://www.iipa.com/pdf/2014CpyrtRptFull.PDF。

8李天岑:《南阳历史地位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 页。

猜你喜欢

南阳实力影响力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天才影响力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