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物档案特色教育功能构建

2017-03-31安聪娥

陕西档案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史实物校园文化

文/安聪娥

高校实物档案特色教育功能构建

文/安聪娥

高校实物档案是历史的记录,真实地记载着学校的发展历程,浓缩了高校历史文化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思想、历史内涵。将实物档案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人文教育的资源,为树立优良的教风、校风、学风,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首次提出了发展档案事业的概念,指出档案也是一种文化的理念。林语堂语:文章有味,大学亦有味。味各不同,皆从历史沿袭风气所造成,浸润熏陶其中者,逐染其中气味。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可见,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物档案的建设和育人作用首当其冲。因此,探讨实物档案的特色育人功能,寻求高校实物档案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显得很有必要。

一、实物档案的形式和特点

国家机构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均属档案。这既是实物档案的内涵,也是建立实物档案的法律依据。实物档案一般分为纸质和非纸质档案。纸质档案包括如奖状、证书、证件类型和书画作品类型。非纸质档案指新型载体档案,如以照片、录音、录像、软盘、光盘等感光、磁性材料为书写载体的档案,带有文字的公章、印章、校微、纪念章、锦旗、奖杯、牌匾等,还有标志性建筑物、雕塑等。

实物档案的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自身的凭证或证据作用。人们经常将奖状、证书、奖章、字画等实物档案对外展示,证明在某方面工作做得好,有成就感和说服力。奖状、证书、照片等实物档案逐渐成为一个单位的信誉名片和宣传的媒介。实物档案特点鲜明,一是真实性。实物档案是高校各项活动的真实历史纪录,是原始形成的,具有可靠性、真实性。二是教育性。高校的实物档案记录了其自身发展的历程和业绩,反映了各个时期不同层面的活动,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三是象征性。实物档案隐含着特定意义。大学的独特性一般通过校微、纪念章、雕塑或标志性的建筑来表现,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二、实物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色育人功能

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大学通过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从而塑造人格健全和完善的人,实现大学生自身不断发展和超越。生活在校园之中的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内化成良好的习惯和坚定的信念。实物档案自身的特殊性和形象性,决定了它在校园文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

(一)利用实物档案传承人文精神。实物档案包含悠久的校园历史文化,是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教材。“让学生在一个处处有教育景点、处处有历史经典、处处有校本特色、处处有思想内涵、处处有精辟哲思、处处有人文气息的人文环境中,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

(二)利用实物档案建设校园环境。利用实物档案建设各具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如学校人物的塑像、设计的校徽、书写的校训等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

(三)利用实物档案塑造人物楷模。利用实物档案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80周年校庆中,先后建立了第一、二任校长于右任、辛树帜的塑像;院士赵洪璋、李振岐、周尧等先生的雕像以及校史人物长廊等,威严屹立在美丽的校园中。师生、校友认为这样的人曾生活在校园中,让人可敬、可歌、可叹、可信。

实物档案真实记录了学校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活动,是学校发展的历史缩影,是传承校园文化的载体,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折射出大学浓郁深厚的校本文化和办学历史文化,是对广大师生进行校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为树立优良的教风、校风、学风,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高校实物档案特色教育功能构建及实现路径

以人为本,强化人文精神教育是高校实物档案发挥特色教育功能的核心所在。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正确树立实物档案服务育人创新理念,集中体现"三性"原则。一是突出导向性。学校档案馆是学校创造知识、传承文明的历史沉积地。创新实物档案服务理念和工作思路是学校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档案部门应承担这一使命,在实物档案资源开发上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使其成为学校文化的引领者。二是体现群众性。档案服务是系统工程,要体现群众性和社会性。紧扣“档案与民生”主题,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和教育活动。挖掘校史文献背后的故事、校史人物等通俗性读物定会服务于师生。三是强调特色性。学校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诸如,校训、校徽等实物档案后面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善于提炼大学精神,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都是通过翔实的实物档案和史料提炼而成的,全面体现了学校“以农为主”的办学特色。

实物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要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色教育功能,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实物档案服务育人长效机制的落实和有序开展。

(一)扩大宣传力度,强化实物档案意识。利用网站、微信平台、QQ群等加强实物档案的宣传教育和开发利用工作。如通过校庆、国际档案日等活动,借助学校宣传、团委等部门力量,不断强化实物档案创新服务意识和育人功能。通过不同方式的宣传教育,扩大实物档案对师生的影响与实效。

(二)规范管理,创建实物档案门类。一要落实专人负责,明确各部门兼职档案员的职责;二是明确收集范围和重点,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的,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实物档案收集齐全;三是加大收集力度,力争将实物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列入各部门的档案工作年度考核之中,确保档案收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举办实物档案专题展览。有计划、分批次、有重点地面向师生员工开放和举办展览。开展专题开发,如名师专题、校史专题、知名校友专题等。利用实物档案所反映的学校艰难的办学历史、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学术思想、教学和科研的卓越成果、人物成长经历等生动直观的史料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和鼓舞。

(四)开展实物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深入挖掘实物档案材料,按主题研究开发,形成有深度、有价值的档案编研材料,还可以编辑出版画册或论著,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辅助教材,真正实现实物档案的文化创新。

(五)开展实物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实物档案载体形式多样,如著作、自传、讲义、日记、论文、专利、证书等纸质档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馆藏实物档案的数字化,不仅可以保证实物档案的安全保护和利用,而且拓宽了实物档案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提升了实物档案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校史实物校园文化
以实物为背景的勾股定理问题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当手绘遇上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