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课堂总结

2017-03-31何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何静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诚然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而课堂总结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用心的处理好每一节课的课堂总结,既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也可以将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反馈和总结。

【关键词】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课堂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56-01

课堂总结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精彩的课堂总结不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而是高效课堂的体现和知识继续延伸的伊始。

一、课堂总结要有必要性

对于高中的数学课堂来说,主要是强调课堂的高效性,,好的课堂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检验效果、强化兴趣,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一个合理、精彩的课堂总结,应该尽可能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引人深思,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甚至可以达到"顿悟"的功效。笔者认为课堂总结通常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效果:

1.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理清知识脉络;

2.能促进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做好衔接过渡;

3.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探索创新。

二、课堂总结要有目标性

课堂总结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否则就失去了课堂总结的意义。高中数学课堂的三维目标都依赖于良好课堂小结才会有较好的提升和拓展。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所以相应的课堂总结也应以应该以此为出发点,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概括总结,更要回味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使数学知识构建有条理,才能明确知识的适用情境及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才能使所学知识得到顺利地迁移。

三、课堂总结要有艺术性

首先,课堂总结要有引导性。所谓引导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作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以前的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往往能达到求异、求佳、求新的境界。相应的,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其次,课堂总结要有针对性。即课堂总结应针对具体得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学生特点,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在实际教学中要预防过大、过偏的课堂总结,应该抓住细节,针对学生易错的概念、法则、公式加以强调,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再次,课堂总结要有通俗性。课堂总结应是知识精华的提炼和浓缩,应抓住知识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做到少而精、简明扼要和易懂好用。同时,课堂总结应该应用精炼的语言,可以借鉴一些顺口溜或者打油诗之类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概括出知识的要点,让学生掌握的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最终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完善认知结构,落实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课堂总结充分地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心理学中有关记忆的重要方式,研究证实:人们要记住在排列顺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记忆对象所花费的劳动量,比记住在排列顺序居中的记忆对象所花的劳动量约少一倍。所以,通常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把重点的知识放在授课的前、后两个位置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就发挥了近因效应。

四、课堂总结的常用方法

1.归纳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一般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完成。比如老师可以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觉自己有哪些收获啊?"可让学生先独立回味,然后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心得的交流,再请几个学生发言阐述,让学生进行总结。然后,学生互相对照,教师给予必要补充,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加以概括。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

2.悬念式

针對所学知识,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知识引申、拓展类问题(可以设疑引出下堂课要学习或以后要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参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深化了课堂的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是对学生思想成长的一个推进。

3.呼应式

通常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总结时释疑解惑。这样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这种前后呼应式的总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4.类比式

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将新学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或公式与原有知识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和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新学的某些概念可能是并列或对立的关系,它们也可能是近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将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通过讨论进行类比和对比,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点和不同点,找出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相同点,可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深刻,记忆更清晰牢固。

5.规律式

通常是对所学定理、公式、规律、解题方法与步骤进行总结,能促进学生有序思维的完善与发展。例如"指数函数"这一节课总结时应列出几个要点:①指数函数关系中应有三个量:一个常量,两个变量;②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③常量有相应的取值范围(大于0且不等于1)。 同时这种课堂总结方式通常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6.反思式

一般是通过设计相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回味,并通过反思、辩论,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巩固知识,并从反思中得出结论,对新旧知识起到瞻前顾后的衔接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个人自评、同学互评以及小组辩论的方式加以操作。这种方式课堂总结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优点,并能纠正其相应不足,从而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恒心、毅力、自信心,并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有机整体,课堂总结往往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确定相应的课堂总结,这样才能创造高效课堂,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枯燥的数学课堂能达到"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之效。

总之,课堂小结的形式不拘一格,不论采取任何形式,都应让学生产生"课虽尽,意无穷"之感,这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石锁华 中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研究 中国知网 2015

[2]王志敏 探析课堂小结的重要性及方法 《检验医学教育》 2008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