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行学说与汉代四神瓦当纹饰关系
2017-03-31朱颖怡
朱颖怡
提要:四神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像组成的纹饰。汉代多用作瓦当、铜镜、墓室和葬具上的装饰。两晋、南北朝至唐代初年甚为流行。古代汉族寓意纹样。本文论四神瓦当及其纹饰与五行学说的关系。
关键词:四神纹;汉代;瓦当;四象;五行学说
一:四神纹及四神瓦当的基本情况
四神,也叫作四象,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我国古代人民所喜爱的吉祥物.四灵导源于远古神话,起初称为“四象”指水,火,木,金分布四方之象.《易·系辞上》说:“两仪主四象.”两仪即阴阳或天地.在上古,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大区星象是用东龙,南鸟,西虎,北龟蛇(武)四组动物.这四组动物,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古代中国人民把东、西、南、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而不是道教。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五行学说盛行,所以四象也被配色成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两汉时期,四象演化成为道教所信奉的神灵,故而四象也随即被称为四灵.四神在古代中国中另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军事上,在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四神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汉代多用作瓦当、铜镜、墓室和葬具上的装饰。两晋、南北朝至唐代初年甚为流行。古代汉族寓意纹样。汉代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种。四神本是指方向的星辰,《论衡·物势论》:“东方木也,其星苍龙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鸟也;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汉人以四神为吉祥之守护神,因此,常当作建筑、瓦当、铜镜的装饰,故称四神纹,又称“四灵纹”。四神纹在汉代应用极为广泛,铜镜、漆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都时有出现。汉代将四神视作与避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曹操之子曹植的《神龟赋》记曰:“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岗,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方”,就是对四神的描写。有人解释,这与古代图腾信仰有关,是氏族外婚制的反映。四神由来颇早。远古时期,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以为有动物能呼风唤雨,主宰宇宙,心中产生崇拜,部落奉为图腾。商代,人们把天空四方的星象组成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以后作为方位或地域概念。到汉代,四神也被视为武力的象征,并出现在宫殿装饰瓦当及铜镜上。四神瓦当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又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其造型考究,体现了工匠们的高度智慧和艺术才情。
瓦当俗称瓦头。是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区别于滴水,滴水是指覆盖建筑檐头板瓦前端的遮挡,呈下垂状)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是瓦的头端,瓦用于古代中国建筑的屋面,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滴水作用。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
在瓦当形制方面,汉代瓦当的特点是中央有大圆柱,旁轮宽而齐整。早期制作分三道工序:先造瓦心,后造旁轮,最后上瓦当。西汉中期以后,瓦心与瓦轮不再分两次制作,而是一次做成,制作过程得到了简化。这些模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瓦当,大气磅礴,仪态生动,是新莽时期的代表作品。在瓦头上,分别是“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四神”在古代分别代表天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星宿。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四神”的明确记载。汉代人们更深信四神与天地万物、阴阳五德关系密切,有护佑四方的神力,为此,颇为好古的王莽特以“四神”瓦当装饰其宗庙,祈望以此驱邪镇宅,保佑宗庙乃至社稷江山永固。
二:五行学说与四神纹的关系
四神既然是根据周易中的方位而定,瓦当在中国建筑中又有实用与美观结合的功能。四神也被视为武力的象征,并出现在宫殿装饰瓦当及铜镜上。四神瓦当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又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四神之所以能在汉代流行,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五行思想盛行所致的四神首先是作为四方星宿的代称出现的。四神最初只是四种用于象征方向的灵兽。战国末年,阴阳五行学说开始系统化,阴阳学家邹衍根据前人的认识成果,将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发挥,提出五色配五方的学说。于是,青色归东方,白色归西方,赤色归了南方,黑色归北方,因而主管二十八宿的东方龙、西方虎、南方鸟、北方龟(龟蛇的交合体)分别进一步称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由于陰阳五行学说的推广和普及,至两汉时期,四神受到了特别的青睐。在历次发掘汉古城遗址的过程中,出土的瓦当图纹绝大多数是四神可以佐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神,既标志着东、西、南、北,左、右、上、下的方位,又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和青、白、赤、黑四色。考古资料表明,四神瓦当一般按其所象征的内容被使用于相应的位置,即青龙用于东面屋檐,朱雀用于南面屋檐,白虎用于西面屋檐,玄武用于北面屋檐,有着明确的符号性象征。
西汉的四神是方位主宰神、人的保护神。古人把四神神化,使方位、时间和社会都纳入一个统一的空间图式。西汉的四神也是五行学说的形象表现,四神纹样的盛行是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是统治者“以神意的角度寻求道德和智能上的根据,以使他们的统治合法化”。
三:结论汉代四神纹瓦当的意义
瓦当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组成部分,浓缩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内涵,汉四神瓦当和云纹瓦当的流行是汉代谶纬学说、楚文化艺术影响的结果。
四神纹样存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装饰性的价值或美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其深厚的民族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纹样的图像学不仅从纹样、图案的内容中发现社会的文化和生活内容,还包括纹样的装饰风格、用途中去探究其有着心理历程的内在意义。”四神瓦当的产生与应用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一个民族的信仰和思想观念紧密相连的。四神纹样既有形式上的装饰美化意义,又有服从一定思想内容的表意作用。
由此可见,汉代人用阴阳五行作为认识模式,把一切经验资料都归纳其中,天、自然、人、社会都能在阴阳五行这些概念上达到统一。四神纹样的广泛应用正是这一时期阴阳五行说盛行的重要标志,而四神瓦当被按其代表的方位而施用于建筑上,是五行说用于建筑的实物证据。值得一提的是,四神瓦当主要用于宫殿和礼制建筑。这是古代统治者以四神来显示对四方的统治权,符合“四神镇四方”的说法。四神的运用,表达着宫殿为天下、为四方之中心,皇帝为四表八股的君主。五行循环论还被历朝历代用作建立帝国各王朝取得思想支持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