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7-03-31常文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1期
关键词:血糖指标综合护理依从性

常文梅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各50例。观察比较血糖变化,评估护理满意程度。 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护理后患者科学用药、饮食控制、坚持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FBG、2 hPBG为(5.2±0.4) mmol/L、( 7.3±0.8) mmol/L,低于对照组的(7.0±0.6)mmol/L、( 9.2±1.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综合护理;血糖指标;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a)-0170-02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容易诱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相关研究显示,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会降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成为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的同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保证疗效,提高生活质量。该文选择该院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资料来源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4年6月—2016年6月。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后确诊,空腹血糖(FBG)在7.0 mmol/L以上,餐后2 h血糖(2 hPBG)在11.1 mmol/L以上;同时排除认知障碍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采用数字随机法,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实验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28例(56.0%),女性22例(44.0%);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4±2.7)岁;病程1~8年,平均(4.2±0.5)年。在实验组中,男性24例(48.0%),女性26例(52.0%);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8.7±2.4)岁;病程1~9年,平均(4.5±0.8)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上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针对性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护理操作。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3-4]:(1)血糖监测。治疗期间,护士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按照规定标准,患者的FBG要控制在4.5~6.1 mmol/L,2 h PBG控制在7.8 mmol/L以内。但是,由于不同的患者自身体质、病情等不同,因此实际的血糖控制范围,要由医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2)心理干预。糖尿病具有病程长、疗效慢、并发症多的特点,属于终身性疾病,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形成焦虑、抑郁负面情绪的几率大。对此,要加强心理干预,综合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指导。在具体实施上,主动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沟通,采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糖尿病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预后效果等,纠正错误的疾病认知。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操作。(3)用药指导。使用降糖药物的患者,护士要给予用药指导,告知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讲解作用机制,确保患者能够定时、定量用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按照医嘱规范注射胰岛素,保证剂量准确、按时注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一旦出现大汗、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说明出现低血糖,及时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另外,出院前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治疗培训,主要包括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注射时间、注射方法等,一旦患者病情出现异常,及时回院复诊。(4)饮食指导。第一,制定科学的食谱,指导患者定时、定量进食,餐前可以少量食用水果、饼干。第二,在饮食搭配上以蛋白质为主,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少肉类、甜食,同时禁烟禁酒。第三,存在饮食障碍的患者,可以采用胃管、鼻饲管的形式,保证营养需求。(5)运动指导。向患者告知适当运动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运动强度,常见的如散步、慢跑、打拳等。一般在餐后30 min~1 h开始运动,持续时间30 min左右,由护士或家属进行陪护。适量运动的标准是:运动后身体发热、轻松愉悦,稍感乏力但休息后即可消失。如果运动后没有出汗、身体发热现象,血糖、心率均无变化,说明运动不足;如果运动后胸闷胸痛、肌肉酸痛,休息后难以恢复,说明运动过量;如果运动期间出现低血糖症状,要马上停止运动,及时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5]

(1)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指标和治疗依从性,前者以FBG、2 hPBG为代表,后者包括科学用药、饮食控制、坚持运动。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版本为18.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满意21例,占比42.0%,基本满意26例,占比52.0%,不满意3例,占比6.0%,共计满意率为94.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18例,占比36.0%,基本满意22例,占比44.0%,不满意10例,占比20.0%,共计满意率为8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

2.2 血糖指标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FBG、2 hPBG分别为(5.2±0.4)mmol/L、(7.3±0.8)mmol/L;对照组为(7.0±0.6)mmol/L、(9.2±1.0)mmol/L。实验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50/10.491,P<0.01)。

2.3 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科学用药、饮食控制、坚持运动分别为48例、45例、43例,占比96.0%、90.0%、86.0%;对照组为41例、36例、33例,占比82.0%、72.0%、66.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5.263/5.482,P=0.025/0.021/0.019)。

3 讨论

针对糖尿病的研究表明,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患者体内的糖分、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由于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往往得不到重视,而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饮食、坚持运动、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成为临床治疗的关键手段[6]。然而,考虑到当前患者的治疗以用药为主,因此治疗效果不明显。在这种背景下,综合护理方案应运而生,对于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该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满意率达到94.0%,高于对照组的80.0%;且护理后的FBG、2 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郑娇[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认为,综合护理具有全面性,涉及用药、心理、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通过护理操作,有利于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疾病认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制定并采纳科学的饮食、运动规划,保持积极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科学用药、饮食控制、坚持运动方面,依从性分别为96.0%、90.0%、86.0%,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燕妃.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86-1388.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83-385.

[3] 吕雄,张钰,丛晶,等.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9):667-669.

[4] 景良洪,曾艳丽,宋凤平,等.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712-1714.

[5] 李华.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38-39.

[6] 王晓美,司良敏.综合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23):217-218.

[7] 郑娇.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63-2565.

(收稿日期:2016-08-07)

猜你喜欢

血糖指标综合护理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