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实践
2017-03-31刘维跃
刘维跃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原有的党建模式不再适合新时期的管理方式,出现了与重点工作脱节的现象。人本管理是一种以人性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其精神理念与我国党的以人为本保持一致,其基本要素包括企业人、环境、文化和价值观者。这种管理模式符合高校学生的发展成长,可以作为高校党建工作提升的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高校党建工作中人本管理的观念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和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的理念起源于西方,在六七十年代运用在企业管理中并取得了成功。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人本管理要求可以满足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理解的人本管理以实现人的价值为理念。人本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理念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是对理念、资源和结构的调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人员队伍也在不断调整,这些创新为高校党建工作增加了更加丰富的特色。高校要不断适应时代推动的新变化,在保持原有的优良风格及传统的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探索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措施,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行。高校将人本管理理念恰当的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不断探索完整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完善的党建管理模式。在人本管理理念的推广下,高校党建工作逐渐向以人为中心的方向靠近,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模式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不断引进人才,基层的人员逐渐高学历化,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要求,高校渐渐出现党支部人员工作态度松散,党建工作也只是表现在形式上等问题,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受到传统党建工作的阻碍
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是通过党组织安排、党员之间互相交流的工作模式,一般情况下是下级被动的听从上级的安排,不会主动思考创新的工作方法。
(二)偏离重点工作重心
目前党建工作的模式基本局限于组织朗读文件、开会集体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传统的开展模式,这种方式较枯燥无趣,因此基层党建工作人员无法主动地把开会的学习内容贯穿到实际应用中去,因此使党建工作与重点工作相想脱离。
(三)党建工作的运行理念没有完全转变到管理理念
党建工作主要是由党委制定和安排具体的计划,并且只关注计划最终的效果,进而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的效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在进行党建工作,但实际上的工作效果却不明显。
二、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实践
为了调整党建工作的管理模式,进而充分发挥人本管理的效果,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主动性,形成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动力机制。现阶段的人本管理是一个新的阶段,从实践中看,主要就是关注个体的发展和需求,通过使个体得到满足,使个体实现在集体中的价值。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形成一个敢于创新的工作环境。人本管理的价值理念与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是统一的,因此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是可行的。
(一)黨支部书记承担工作主体责任
高校在调整、扩大党支部的基础上,实施了党支部书记责任制的战略措施。在党委领导的指挥下,各校党支部书记实施对支部的党建工作全面负责,并可以使用支部及科室力量。同时,对党支部书记行使的权利进行监督考察,保证其权利使用的公平公正。在高校的工作环境里,党支部书记通过分析领导传达的精神和文件,对党建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对党支部的工作和成效负责,另一方面不能忽略对党支部书记的考核工作。保持认真执行领导决议、搞好科室关系、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认真履行党支部的工作责任、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宣传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对党支部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党建工作人员积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对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的工作成效进行定期考核,明确党支部书记在支部内的核心地位,对党建活动的经费支出、评选活动等重大事件出现问题具有一票否决权利。按照考核指标制定一份完善的考核表,实行打分制考核,在年末的工作考核中,学院应组织专门的党建人员对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最终的结果制定奖惩措施。责任制明的之后的高校党建工作明显运转比较顺利,基本摒弃了以前的懒散的工作作风,调动了基层党支部的积极性。
(二)建立研究型的管理特色
充分发挥高校的知识优势,将较高的学术手段和研究方式对党建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将党建活动分成相应的流程,通过规范化的过程和明确的活动内容,逐步开展党建工作。组建创新型研究室,组成以党员和积极分子为主的创新团队和体系。加强国际问的党建活动交流,推动党建工作者走向国际思想,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具有广阔眼光的党建人才。
(三)建立基层党建创新基金,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推进高校党建创新工作具有一致性,高校改变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充分调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由高校主导,建立一定金额的党建创新基金组织,由党支部汇总党员的创新想法,党员自主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由高校召开评审大会,将优秀的思路和活动想法在大会上展示,通过大家的公平竞争和支部领导之间的评审选定最优秀的项目和活动,并将基金拨付给项目作为活动经费。拨付经费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来定,得到基金自主的活动必须在党支部的监督下按时开展。党建基金的设立和拨付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全员对党建工作开展创新活动,激励了党员的创新意识,促进党员主动地加入到党建工作中去。
三、高校党建工作中人本管理时间的意义
(一)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成果和成效
党建工作的传统模式是党委领导、总支部传递、党支部具体执行,支部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者,是党建工作的推进者。因此,应首先调动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将绝对的权利赋予基层领导人员,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在此基础上提高资源配置,为党建工作做出正确的方向,提高工作效率。
(二)充分激发了党员的创新意识
高校是一个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党建中的基层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都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涵养,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较强烈,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渴望在工作上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在人本管理理念的运用下,建立完整的创新用人模式,充分激发基层领导的基层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
(三)激活支部工作前进的动力
建立与考核制度紧密相连的激励机制,对党务工作者及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采取精神及物质激励,充分尊重他们在高校党建发展中作出的贡献,调动主动性,形成有效工作一激励一更高效工作的良好循环,增强他们的工作成就感与荣誉感,从而带动支部工作持续向前。人本管理理论实践下的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找准了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强化了党建工作的运行动力,克服了传统党建工作运行弊端,党建工作模式更加人性化和创新化,促进了党建工作真正融入到高校发展的全局。把提高党员培养质量放在重要地位,在保持党员数量适度增长的同时,更注重凝聚和发挥组织优势,建立和完善党建质量体系,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