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与教学策略探讨
2017-03-31袁晓静
袁晓静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英语教学的策略,如改革英语教学方式、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目的,突出测试综合运用能力,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等途径,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正确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 教学影响 教学策略
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来说,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是一个非常关键而重要的过程。四级考试的通过是检测大学英语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而且往往也对今后能否顺利毕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会对大学英语的教学产生影响。从积极角度而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从消极的角度而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扼杀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興趣,并没有针对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强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校的教学资源。随着更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也就使教师们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重新审视,开始不断地追求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这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以下逐一展开论述。
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产生的积极有利影响
(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就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模式而言,英语四级考试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完善。学生要想一次性通过考试并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就需要经过认真准备和努力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自己所掌握的英语情况进行重新的审视,不断地弥补欠缺的地方,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调整学习计划。教师也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来调整教学计划,不断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为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而努力。
(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教师及学生的激励作用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能够鼓励向上奋进的途径。大学英语的四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为师生都设立了一个奋斗目标。学生要依靠成绩的合格来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来实现教学目的。这就在不同的程度上对于师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师生都更加重视英语的学习和教学。
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消极不利影响
(一)极大地抑制了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目前,在很多高等院校中,英语四级考试的现实情况就是学校把四级考试和毕业证、学位证挂钩。如果学生没有通过四级考试,那么就不会取得相应的证书。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首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四级考试,那么学习动机和热情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这样的学习动机下,很难相信会有学生对英语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因此,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不断地背单词、听听力、做题就成为他们日复一日学习英语的全部过程。长此以往也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存下一些心理阴影,影响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而这样的应试心理也不会使学生用课外时间去阅读有关英语方面的其他书籍,因为只要与考试无关的材料学生都会觉得阅读是在浪费时间。在这样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下,学生根本无法对英语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能够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能够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强化,是四级考试所带来的消极的不利影响之一。目前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题型和内容,往往都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的认知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在这方面的分值比重相对偏大,而对于听力方面的考查分值较小,对于最为实用的口语能力根本没有进行考查,也就导致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偏重于书面写作的学习,而没有深刻意识到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只会做题而不会发声,是当前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困惑和学习难点。具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存在的英语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极为欠缺,无法听懂英语的交流;对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情掌握得也非常不足;学生会用语法却无法组成句子;翻译也往往搞不清楚方向;写不出较为得体的英文信函等。总而言之,学生非常缺乏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三)缺乏实用性,忽略了对自身专业的学习
缺乏实用性是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最主要的缺陷。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不断强化,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提高英语的考试成绩方面,他们花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上面,而往往会忽视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是最重要的本专业的学习。例如音乐、绘画、话剧影视表演等专业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可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和工作上用到英语不是很多,但是为了能够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英语上,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过关而已。而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他们花费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之后,在未来却很少能有场合运用到这门语言。这些学生如果用同样的时间、精力及热情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实用性的表现之一。
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改革英语教学方式,促进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开展
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式,鼓励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运用,是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的策略和途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应运而生。教师和学生都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知识和信息,教师也开始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和技术手段融入传统的教学当中去,尽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课堂的活跃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倦怠心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除辅导四级教材之外,安排和设置一些多样化的英语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锻炼自身的听力和口语,还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英文电影,让学生通过电影文化来感受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学习语言应用,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要尽可能地使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应试能力,要把提升大学生用英语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教师着力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让大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获得学以致用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二)促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方向,重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对于大学而言,英语四级考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查方式,学校要尽可能地通过英语试题的题型、考试内容等来加快提升学生对英语听力、阅读、作文等方面能力,尽可能地将原来对英语教学中语法、阅读为主的训练转变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重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学校和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方向。当前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运用英语的时候虽然有了四级证书,却不能够很好地使用英语来进入实际工作。这是因为大学四级英语考试不是衡量一个大学生掌握英语水平高低的判断标准,只有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让大学生抱有英语学习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全面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水平,改变目前大学生盲目学习英语,不会实际交流的不良现状。
(三)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重视实用性,增强大学生对本专业的重视程度
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重视实用性,增强大学生对本专业的重视程度,也是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的策略途径之一。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展开工作。一是要尽可能地壓缩大学英语的学分所占比重,就是让大学生自主的选择英语学习,而不是僵硬死板地围绕四级考试成绩和通过率来进行英语学习,缩短学习英语四级考试所占用的时间比重。二是要适当地将英语的教学基础课程改为选修课程,这就缩短了一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也不必让学生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界限,尽可能地改变大学生被动学习的不利地位,让大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英语基础牢固的学生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此外,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转变为选修课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行差异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主动进行选择和学习。三是要开展专业对口的实用英语教学,如设立一些商务英语谈判专业、医学英语课程、法学英语语用能力训练课程等等,提高英语语言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在设定的环境下运用英语进行模拟训练,针对不同学生今后毕业工作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为社会培养有用的高素质多能力的专业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大学的英语教学有极大的影响。它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状态和效果,同时又容易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改革和完善英语教学模式,深化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教师如何利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积极作用进行具体的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为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磊.基于雅思考试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比下的雅思应考策略[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4):97-98.
[2]黄宝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3):34-36.
[3]李洁.浅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J].中国轻工教育, 2013(3):57-60.
[4]潘国天.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296-296 .
[5]田娟.浅议雅思托福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影响[J]. 社科纵横, 2012(6):173-174.
[6]王亦旻,管理视角下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考试,2012(4):58-62.
[7]阎莉,朱梅红,张媛媛,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反拨效应[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3):70-71.
[8]王晓玲,郅锦.中国与日本英语教育的比较研究[J]. 前沿,2012(1):154-155.
[9]申雅娟.浅析雅思阅读题型设计[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S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