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2017-03-31陈瑞鐤
陈瑞鐤
【摘 要】 物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德、智、体也得到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科学创新的思想意识。纵观物理学发展的历史,每一个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新的思维、新的理论,无不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因此,物理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方法与能力方面的科学教育,而且要充分挖掘物理的人文教育功能,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意志与素质方面的人文教育,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关键词】 人文;物理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人文素养内涵和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并列,作为新课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体现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而物理学本身就是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物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本身就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底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既要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培养,将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
一、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中渗透人文思想
在物理概念,物理定律中到处蕴涵着各种哲理思想。如物理教材中讲到物体的运动时指出:“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早在18世纪中叶,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霍赫就指出:“宇宙间一切都在运动。自然的本质就是活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然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看到没有一部分是绝对静止的,一切存在物只是继续不断地以或快或慢的速度在产生,壮大,衰退和消亡。”借此,我们就可以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否则将被社会所淘汰,因为整个社会在不断向前运动。又如讲到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亡,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永动机是永不能诞生的,这被称为19世纪中叶的“三大发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学习中也是如此。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报。做任何事情,只有踏踏实实,稳扎稳打,付出心血,才能取得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知识的财富不能不劳而获,学习中没有“永动机”。教育学生要有勤奋,踏实的意志品质,不要投机取巧,患得患失。
二、教材的内容、课后习题中体现人文因素
新教材中能找到许多具有浓重的人文气息的素。在“动与静”这一节中,课后习题是这样引入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人是______;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人是____。”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李白用诗的语言描述了顺水轻舟的运动及其快捷程度,学生在学习了“动与静的判断方法”之后,再看到这首诗句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运动之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物理教材中还有许多阅读性材料,如“信息窗”,其中有天坛回音壁、热岛效应,航天服的应用,磁悬浮列车等,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结合多媒体的演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学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物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社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物理与交通、物理与通讯、物理与能源、物理与材料以及物理与其它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物理学史、物理学家身上再现人文精神
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科学家们不仅给人类留下了物质文明的财富,他们的人文理念,人格品德同样给人类的精神文明留下了巨大财富。
例如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为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把自己发现的一种放射性元素取名为“钋”。她身在他乡却心系祖国,曾多次回波兰,并创办了华沙研究院。为了祖国,她远涉重洋,把从美国带回的一克镭,捐赠给了这个研究院,她的爱国精神为世人所敬佩。被誉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为了祖国的核事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条件,隐姓埋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工作着,直到身患绝症离开人世,方为人们所知。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这些感人肺腑的典型事例来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并将之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对学生人生观的正确树立,人生价值的升华,一定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材注重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物理知识,还将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与正确的科学态度。
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第一次学生设计的实验如图1,这张电路图不能正确的得到所要的实验数据,我组织学生分析实验原理: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不变,但是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于是,有的学生就马上想到,既然灯泡电阻会变化,那么选择定值电阻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就顺理成章地设计了如图2的电路。接着我再组织学生分析:图2解决了电阻的问题,但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呢----该电路只能进行一次测量,显然不能排除实验过程中的偶然性。学生通过多次的思维碰撞,改进了实验方法,最终设计出了如图3的电路,再通过动手实验得到了正确的实验规律。学生从中既培养了规范、严谨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不怕失败,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团体协作精神,体验到实验探究的艰辛。
物理学科属于自然科学,侧重于智慧的启迪,人文教育则包含智慧的启迪,人格的陶冶和行为的矫正。在物理教学中,关注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渗透、融合人文精神,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机完美地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1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赵伦,《以人文教育思想指导物理教学》,《中学物理》,2001年第15期
(3)冯季林,《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