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语修辞手段在古代近体诗中的运用

2017-03-31李宏伟施静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汉语言

李宏伟+施静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光辉的文学遗产,其中诗歌为最。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赋唐诗宋词,诗歌作为汉民族最早形成的文学体裁,发展十分充分。本文以古代近体诗的创作为切入点,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格等方面分析探讨了语言和近体诗创作的莫大联系。语言的几大要素渗透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影响了诗歌的形成,同时历代诗歌形式也总结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精髓。

【关键词】诗歌创作;汉语言;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民族诗歌体裁,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不像诗经楚辞那样字数短小篇幅较长,又不同于汉赋骈文那般洋洋洒洒壮丽恢弘。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下面我们将从语音、词汇、语法等修辞手段的运用角度简要分析下古代近体诗的创作。

一、语音修辞手段在近体诗中的运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形式美有三种:一是整齐的美,二是抑扬的美,三是回环的美。其中抑扬与回环的美感就是通过语音形式实现的。汉语的双声、叠韵、平仄、押韵等都体现了汉语独特的语音美感。诗文上下两句,末字所代表的音节,韵母相同,听起来就和谐悦耳,体现了汉语言的音节美。汉语的音节都有声调,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一类,称为“仄”,在句子中平仄错开,音调起伏,富有音乐美。押韵求同,平仄求异,如此便可谱出美妙的曲子。主要通过谐音、叠音、押韵等增强近体诗的语言美。

1、谐音

谐音是利用音同或者音近来制造语言的含蓄美,诗人常通过谐音的方式来委婉地表达内心不便言语的情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温庭筠《杨柳枝》)

“晴—情”、“丝—思”、“烛—嘱”、“围棋—违期”,利用谐音,隐晦地表达了朦胧的情愫,形象生动,提高了语言的美感,也体现了汉语言独特的个性,这是西方语言不能企及的。

2、叠音

叠音,利用汉语言音节的特点,将末字重叠,加强了语气,增强了语意,协调了音调,使诗词的节奏感更加强烈,富有感染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萧萧”、“滚滚”、“历历”、“萋萋”、“苍苍”、“杳杳”等汉字的重叠,表现了诗人内心或触景伤情或依依不舍的情感。

3、双声叠韵

汉语里,两个声母相同的词放在一起构成双声词,由于发音部位一样,双声词读起来顺口流畅。而汉语中元音居多,将韵相同或相近的词放在一起形成叠韵,显得声音尤其嘹亮,铿锵有力。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寥落”liaoluo,“流离”liuli,“荏苒”renran,“萧条”xiaotiao,双声对双声,叠韵对叠韵,声音组合更加和谐优美,悦耳动听。当然,在更早的《诗经·关雎》中,“窈窕”等,双声叠韵就被很好地运用了。

二、词汇修辞手段在近体诗中的运用

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选词炼字十分重要。汉语中大量近义词、等义词的存在注定了我们使用文字时必须有所考究。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这句诗中最为出彩的“破”、“弄”字,曾得到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大力称赞。二字将全诗的意境尽显,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影影约约的摇曳之感,将云、月、花三种静态景物人格化,極富生命感,意趣盎然。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与上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春意”本来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只可感知不可言传,但诗人选用“闹”一字,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红杏写活了,春风轻拂,红杏摇曳,花儿微动,蜂蝶嬉闹,好一派春色盎然的美景。

以上这两首诗,诗人就很好地选用了最精准最有意味的词语,利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将意境烘托出来,融情于景,毫无违和感。

三、语法修辞手段在近体诗中的运用

古代文学作品,律诗、词曲、骈文、散文等讲究对仗工整,所谓对仗就是把同一词类放在前后两句的同一位置上,这就是语法问题。文学语言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变异,它是带有美学目的地对常规语言进行变异,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更好地塑造艺术形象。古代诗歌中也不乏有利用语法变异进行创作的例子。

1、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这句中的“绿”就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写出了春风的气势与力量,色彩突出,生机勃勃,使整篇诗句富有动感,又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的思乡之切。

2、名词短语并列

按照汉语语法,“主谓宾”是常规的语法顺序,但是,在古代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为了渲染气氛,使表达更有意味,常常打破常规语法,打造特殊句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或名词短语并列组合。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这几句都是典型的N+N+N的结构,言简意赅地描写了环境,将诗人自己的情感与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四、修辞格手段在近体诗中的运用

这里说的汉语修辞,主要是指具体的修辞格。古代诗歌散文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各种修辞格,使得文本更加生动,表达更加有意味,近体诗的创作也免不了修辞格的灵活运用。

1、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用跟它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方式。这一修辞格跟夸张比起来,语气上显得委婉很多,对于含蓄内敛的古代文人骚客,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表达。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写出好男儿志在四方,为国效命的伟大志向,同时也是抒发了作者对于山河破碎,战火频频现状的愤怒与无奈,结合诗人的生平,从戎不得,投笔也无门,英雄壮士难酬的愤懑跃然纸上。

2、通感

通感是用这种表现感觉的词语描写另种感觉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充分调动了人的各种感官,打破生理的界限去理解文本的意境。语言的表现力极强。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杨万里《诚斋集》)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上面几句诗文,将触觉、听觉、嗅觉、视觉相互贯通,混成一体,抓住了读者的每一个细胞,调动了读者的全部身心意志力品味诗文,给人留下无穷无尽的审美体验。

五、结论

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而经久不衰,关键原因之一是诗篇虽短小精悍,却充分体现了汉语言几大要素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我们总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笔财富,希望可以以古为鉴,再创“诗国”辉煌。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萨丕尔. 语言论[M]. 商务印书馆, 2005.

[2] 吴世雄. 关于《语文学和文学的思考》[J]. 大连: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3] 王 力. 语言与文学[J]. 广东: 暨南大学学报, 1981.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汉语言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浅论龚自珍诗歌中的爱国主义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响的比较分析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