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练习编写的考察
2017-03-31林艳
摘 要: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对汉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文章基于目前各大高校较为常用的代表性中级汉语综合教材《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练习编写的考察,从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兼顾泛化和分化以及练习样式的总类和分布等方面对其进行考察和分析,对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级汉语综合教材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 练习编写
练习的编写设计是考察汉语教材编写质量的一个重要考察指标。练习编写的科学实用价值对汉语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本文基于《发展汉语——中级汉语》这一国内中级通用汉语的综合教材为分析对象,从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兼顾泛化和分化、练习样式的总类和分布以及趣味性原则等方面来考察和分析其练习编写的科学性。
一、科学的定性和定量
(一)科学的定量原则
纵观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的题量一直处于递增的变化趋势[2],《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也不例外。经过统计分析,该教材上下两册平均都有八大题,占四至五个页面,其中,每一大题中小题的量也平均在十题左右,而且,随着课时的深入,练习的量明显呈增多的趋势,特别是上下两册之间,在保持练习衔接性的基础上,大题的量基本不变,每一大题中小题的数量则明显增加。
李绍林(2003)认为,练习于第二语言教学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强化的作用,而相关的操练和巩固更是言语技能习得的一个重要途径[3]。在中级阶段,对于练习的量的把握显得尤其重要。既要保持一定量的练习,服务课堂、教师和学生,又要防止学生因为练习过量而产生反感甚至畏难情绪,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赵金铭(1997)认为,练习应该同时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既方便教师组织教学,又满足学习者巩固课堂教学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需求,这个量就是最合适的练习的量。[4]
(二)科学的定性原则
纵观《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册和下册教材,关于理解性、模仿性和交际性的练习形式都有较为全面和具体的体现,但记忆性的练习形式却稍显不足。其中,理解性的练习形式主要有:“填空”“判断正误”“选择”“改错”和“回答问题”等;模仿性的练习形式主要是:“模仿造句”“句型转换”和“模仿对话”等;记忆性练习方面受综合性教材的限制,稍为薄弱,只能通过“跟老师说”“听后说”“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等各种形式进行;交际性练习主要采用交际法的方式进行练习,模拟情境练习,实用性较强,能够针对学生言语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训练。下面以该教材中的几个交际性练习为例,做简单分析。
(1)使用下面词句介绍自己的故乡。(上册 第二课)
我的……是在那里度过的,我是多么熟悉那里的…啊!最难忘的是……。我尤其喜欢……。就拿……来说……
这道题目首先是针对个人语言技能设计的交际训练题,但还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叙述、讨论。学生根据提示说话,相对于让学生凭空发挥,能有效降低练习的难度。另外,该话题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能够产生话题共鸣,在以不同母语为背景的班级中展开更能体现实际交际的原则。
(2)根据提示和所给的词语进行对话。(上册 第三课)
和中国朋友一起吃饭?中国朋友提出请你吃饭
?讨论AA制的问题
讨论中尽量使用下面的词语:邀请、大方、小气、不好意思、轻松、习惯、宁可、不然
这道交际训练紧扣课文中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从而展开对话练习,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交际的能力。
这样的交际性练习巧妙地设置了语言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迅速地转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还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技能。
二、兼顾泛化和分化
根据李绍林(2001),从不一样的语言项目中发现共性是语言的泛化,而从类似的语言项目中发现其差异性则是语言的分化。[5]语言的泛化和分化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促进目的语习得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适量泛化练习的基础上,二语习得者可以更好地将相近的語言知识联系在一起,在夯实旧的语言知识的同时,通过与新知识的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在适量分化练习的帮助下,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习得同义词语、同义结构和同义表达,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而且能帮助学习者通过新旧对比,了解相似或同类项之间的细微差别和区别性特征,使表达更加精准得体。[6]
试用这一原则对该教材进行统计:这部教材(包括上下两册)共有27种练习样式(重复出现的或相似的略去不计),其中,共有5种属于主观性练习,22种客观性练习。由于客观性练习是泛化和分化练习的主要体现形式,因此,通过对该教材中的22种客观性练习的考察,发现该教材练习的题型中,泛化练习和分化练习只有5种,其中,泛化练习有3种,分化练习仅2种[9]。泛化练习有:①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出现1次);②用所给词语或格式改写句子(出现5次);③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出现5次)。分化练习有:①把下列形容词按AABB式和ABAB式分成两组(出现1次);②阅读下列句子,按照“V+数量”结构的不同含义把它们分为两组(出现1次);③熟读短语,说出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仿照例子再写三个(出现1次);④按照要求,各写出两个句子(数量词组作主、谓、宾、定、状、补语)(出现1次)。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中有关分化和泛化的练习体现得偏少,泛化练习只有3种,分化练习只有2种,具体表现形式也较单一,只有4个小项,主要是根据词法结构或句法结构区分词语或短语。
三、练习样式的总类和分布
李绍林(2003)提出:练习样式的总数若与总类大体将近或者稍多于总类将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7]。《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下两册一共有27种练习样式,即该教材的练习样式总类为27,其中,上册19种,下册20种。这些练习总类覆盖较为全面,都在每一节课的练习中部分出现。如,在上册教材中,第二课和第四至十课均分布有7种,第一课分布有8种,第三课分布有10种,平均分布占比7.4%,占上册练习总类的38.9%,占两册练习总类的27.4%;在下册教材中,第一课和第六课分布有7种,第二、三、四、五、七、八、九、十课中均分布有8种,平均分布占比7.8%,占下册练习总类的39%,占两册练习总类的28.9%。对比《中级汉语教程》和《实用汉语中级教程》,《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的练习总类持中,但练习样式的分布率是最高的。详见下表三部影响比较大的中级汉语教材关于练习样式的总类和练习样式分布情况的统计[10]:
除了考量练习总类和练习样式的分布情况外,练习重现的频率也特别重要。在考量练习编写时,首要的并不是练习样式总类的多少,而是练习样式的具体内容,也就是练习实际体现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其次,应该注重提高练习重现的频率,尽量控制练习的具体样式,并使其在每篇课文中以相对固定的形式出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练习样式没有相对固定,每节课的练习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异,或者整套教材中多次出现重现率低的练习样式,不仅会影响教材练习编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且会使让学习者在进行练习时因题型变化而产生困惑,影响其对具体知识的掌握。下面,我们来看下三部影响比较大的中级汉语教材关于重现率低的练习样式的统计情况:
由表2中的统计数据可知,《中级汉语教程》和《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低重现率练习样式都很多,均超过练习总类的百分之六十;而《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在这一方面上却稍有好转,上下册分别占36.8%和40%。其中,《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中重现率比较低的练习样式分别是:
1.出现一次的样式:
①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上册第2课)
②阅读短文,在括号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并讲讲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上册第4课)
③用下列词语组成短语;(上册第11课)
④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下册第27课)
⑤看图说话;(下册第16课)
⑥写出象声词模拟的声音;(下册第29课)
⑦给下列句子填写合适的量词;(下册第29课)
⑧据所给的名量词、借用量词填写合适的名词;(下册第29课)
2.出现两次的样式:
①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上册第1、4课)
②词语归位[12];(上册第2、3课)
③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上册第6、13课)
④组词成句;(下册第17、18课)
⑤改病句[13](下册第19、30课)
综合表1和表2,若是出于减少低重现率的练习样式,将练习总类下属的每一种练习样式统统安排到全部课文中显然过于牵强,而且可操作性太低,因此我们能够做到的只能是尽可能地让两者达到一个相近的指标。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根据不同课型的具体要求删去教材中除了出于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其他低重现率的练习样式,从而限制练习样式的总类的数量,保留对教学和学习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练习。
四、结语
赵金铭(1998)曾提出一系列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的编写标准,其中提到练习内容要囊括所有教学项目,练习样式的总类要多,各练习样式之间要有内在的层次和联系,要保证练习总量,注重分技能训练等。[8]试以这一标准为评价标准,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考察,总体而言,《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的练习基本上涵盖全部教学内容,练习材料的文化取向基本正确无误,对练习的量的把握也基本适中,练习设计的题型相对固定,难易顺序基本一致,有效减少了学生因题型变化而产生的困惑。在练习设计的趣味性上,词汇练习和语法练习的类型较为单一,略显枯燥,交际训练的练习则较富有趣味性,但由于《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属于通用汉语的综合型教材,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口语系列的教材,因此,受课型和教学目的的限制,教材中关于语段和句式的练习较少,言语表达的练习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对言语技能运用的重视稍显不足。
因此,建议教材编写者以结构、功能、语法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为宗旨,从学习者出发,在练习的形式上,適当增加语言泛化和分化练习,注重练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对于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建议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通过删改、整合和补充等形式对该教材中的练习进行再处理,提高练习的使用效率。
注释:
[1]李扬:《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李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7页。
[3]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4-36页。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2期。
[5]李绍林:《谈泛化、分化及有关的练习样式》,汉语学习,2001年,第6期。
[6]肖菲:《论华文教材练习编写的原则》,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157-158页。
[7]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7页。
[8]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
[9]分化练习中的4种练习形式主要是根据词法结构或句法结构区分词语或短语,在实质上只有两种练习形式的,所以归为两种。
[10]统计时,我们把类似的练习样式归为一类,例如:《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中的1、给词语搭配两个宾语;2、给词语搭配两个中心语;3、给词语搭配两个谓语;4、给词语搭配一个状语和一个宾语;5、给词语搭配状语和中心语;6、给词语搭配状语和宾补;7、给词语搭配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8、给词语搭配适当的成分;9、据所给的名量词、借用量词填写合适的名词,这9个练习样式,笔者在统计时将其归为“词语搭配”练习样式一类。
[11]教材中出现次数在三次以内的定为重现率低的练习样式。
[12]“被”字句的合适位置,句子后面的词语应在哪个位置。
[13]判断对错,改正下列错误的句子。
(林艳 福建福州 福建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