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2017-03-31郑华
郑华
摘 要:民营集团公司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自身规模庞大、产权结构复杂等固有局限,存在着大量问题。文章对我国民营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同时也深入地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案例分析,为我国民营集团公司初步构建了一个规范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该体系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控制目标,以民营集团公司的经营风险、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为控制对象,提出三种分别对应的控制方法,对我国民营集团公司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民营集团公司 财务风险 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131-02
民营企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在逐渐地发展壮大,尤其是一些规模庞大、资金雄厚,拥有多个子公司,实现跨行业、地区多元化经营的现代化大中型集团公司。它们展现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民营集团公司产业链长,产权关系复杂等固有局限,它们在生产经营、投资战略、筹资结构等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使集团整体的财务风险加大。
一、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对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1901年,美国威利特先生对风险的实证分析进行了研究,1921年,经济学家奈特在美国出版了名为《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他在书中提出了风险测量的手段;1931年,风险管理理念被首次提出,美国管理协会迈出了那重要的一步;1963年,美国出版了《企业的风险管理》一书,该书让欧洲各国意识到了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后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更是成为了一门独立的企业管理学科。特别要指出的是,国外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运用财务指标建立起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方法,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由此得到丰富和发展,也为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提供了依据。
我国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财务风险的控制问题上,我国学者们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我国对财务风险理论的研究可以说大体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实证研究,学者们通过运用各种变量模型来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预测财务风险;二是规范研究,学者们在尝试着构建一套可行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的同时,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二、概念界定
(一)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制有限公司,就是在我国除了国有、集体以外的各种企业组织。
集团公司是指众多企业通过投资等方式,以母公司为主导地位组成的,是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组织形式;集团公司的内部拥有多级法人治理结构,其下面的各成员具有独立的组织结构和法人资格;母公司不但对子公司的财务决策有掌控权,还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实行控制。
(二)财务风险
狹义的财务风险观点认为:负债是引起财务风险的唯一因素,如果一个企业连负债都没有,那么也是不可能会有财务风险的。因此,可以说企业在负债到期时偿还不了债务的可能性就是财务风险;广义的观点认为:因为企业财务活动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企业价值有增加的可能,也存在减少的可能,使得未来的实际收益会偏离原来的期望收益,这样的不确定性就是广义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活动可以分为筹资、用资和分配等环节,其中的每个阶段、整个过程都会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而从广义理解财务风险会更客观,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运用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财务活动中的风险不断识别、评估、控制和处理,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水平,保障企业经营活动安全,实现企业总体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而其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则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也是降低风险最有效的措施,所以本文主要对这一环节进行研究。
(四)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的作用
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是企业通过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民营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一方面,由于财务风险控制是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后者可以给前者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为其在民营集团公司中的具体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由此合理制定民营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系统。
三、民营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分析
(一)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含义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筹资、投资、经营等财务活动过程中,企业的战略规划、决策机制、实施措施和监督机制,以控制财务风险,实现集团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内容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这个过程就是财务活动开展的过程,由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三个方面构成。集团公司财务活动结果因受到内外部复杂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因此,站在财务活动的角度上,我们可以分为筹资风险控制、投资风险控制、资本运营风险控制三个方面来进行管理。
(三)民营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原因
1.民营集团公司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一些集团企业可能对自身财务风险的复杂性没有充分认识清楚,也没有对财务风险危害的强烈意识。因此,没有管理层的重视和员工的积极参与,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控制体系对集团来说也是毫无作用的。
2.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和国外相比,我国集团企业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运营也还不够成熟,缺乏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因此,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目前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还不足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和效率。
3.内控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民营集团公司很少有能建立起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典范。在民营企业,一般不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更没有内审人员,就算有也只是形同虚设。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的作用被企业忽视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将直接受到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是否科学、健全的影响。
(四)民营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1.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中国民营集团旗下子公司众多,产权结构非常复杂,管理链条长。民营集团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责权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一些企业母公司权力过大,使子公司失去了独立治理的活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组织控制所需的成本。并且由此形成了集团内部混乱的投资中心和利益主体,集团公司没有集中配置资源的能力。
2.监控不力。很多集团都普遍缺乏在资金运行环节的动态监督和追踪,这样管理层就无法全面掌控整体的实际财务状况。该问题的一方面原因是还没有建立有力的监控机制,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人员的素质没有过关,还有就是集团本身复杂体系的固有局限性。
3.信息失真。信息造假等问题,使得信息严重失真,特别地对于财务信息,若造成不准确的会计核算和不真实的财务报表,会掩盖母公司和子企业的实際经营状况,造成巨大财务风险。
四、案例研究——德隆集团
德隆集团,这个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民营集团公司之一。2002年底,德隆资产总额达136亿元,上缴利税4.5亿元。然而,在2004年,德隆资金链断裂。但是,德隆集团的成与败也带给我们不少启示。
从德隆的迅速扩张到悄然谢幕,它的繁荣和失败对后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德隆的衰败除了资金链断裂这个最直接的原因,还受宏观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公司治理结构、总体战略失误、多元化结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为立足点,主要研究德隆集团在筹资、投资、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筹资活动
德隆集团资金链断裂的外部原因有:一是2004年3月2日《商务周刊》发表的《德隆资金绷紧》,引发了德隆的负面舆论形象;二是政府银根紧缩,使得各金融机构开始大幅缩减贷款并紧逼收贷,德隆因此承受了沉重的还款压力。但内部原因是德隆发生财务危机最直接的原因: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缺乏现金流预算,并且在投资决策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投资的规模、期限、报酬率等实际情况。
1.筹资结构失衡。德隆规模庞大的扩张几乎都是由短期借款来维持的,而由于扩张投资的回收期较长,资金回流速度慢,因此,德隆只有靠“借东家补西家”的恶性循环来运营下去。短期借款为德隆集团提供了大部分的资金,但这些资金的大部分却被投放至长期投资,这种不合理的投融资结构在德隆集团埋下了非常大的财务风险。
德隆在如此高风险的融资结构下,仍然缺乏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算,没有预测集团公司的债务偿付能力,导致了对宏观环境变化、市场波动承受的能力很低。因此,德隆资金链在银根紧缩时断裂在所难免。
2.融资成本过高。德隆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将所持有的资产、股权进行抵押,或是通过旗下公司担保从银行融资,这种商业贷款产生了较高的财务成本。二是通过控制非银行金融机构募集资金。德隆将各个公司的融资额由控股金融机构去执行,这种方式对客户承诺了一个年保底收益率在12%~15%,德隆所承担的融资费用压力巨大。三是民间融资,其每年的利率一般都大于12%,在资金很短缺时最高甚至达到过22%。为此,德隆每年大概要付出的利息为30亿元左右。
(二)投资活动
德隆的多元化投资战略过于理想化,在进行产业整合的过程中,德隆一味地大肆收购,产业体系复杂,没有合理的战略规划;通过控制金融公司来满足资金需求,资金链复杂,难以掌控。
1.产融混业失衡。2002年,德隆成立“上海友联”,尝试产融混业经营。他认为控股一些金融机构,就能解决德隆资金紧张的问题。德隆曾形成了一个控股27家金融公司的庞大金融帝国。于是,德隆便通过这些金融机构,以关联公司之名,利用股权抵押和担保贷款方式取得大量资金。这种错综复杂的担保关系,形成风险传递链,而风险根本没有分散和转移,还可能导致互相牵连。
2.多元和相关的失衡。德隆从快速扩张开始,涉及了娱乐、房地产、汽车及零配件、机电、餐饮、农牧、金融等多个领域,虽然看似实现了产业多元化,但大部分产业都是不相关的,产业的上下游的相互支持作用很小。德隆的扩张是盲目、不切实际的,没有认清自身的经营管理、产业整合和资金调度的能力水平并不能承受这么复杂的产业链。德隆纯粹只是扩大了规模,缺乏消化吸收,产业重组的过程。
(三)经营活动
一方面,在德隆的大规模扩张活动中,其利润的增值有一部分来源于一些并购交易中的股价上涨或是被并购企业带来的销售额,实际的利润率和现金流量其实是不升反降的。另一方面,在德隆的实业经营活动中,其盈利能力也非常低下。首先,由于德隆对民间融资等的年利率给的非常高,这直接导致了财务成本的增加。
(四)案例启示
1.控制财务风险,做强做大。民营企业在国家政策、融资等方面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劣势,特别是民营集团公司,由于规模庞大,产权关系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管理难度。所以,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必须明确公司的主业,并坚持在该行业内做到专业化和精细化,确立自己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有了坚固的基础,企业才有可能做大做强,才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像德隆这样盲目投资,急剧扩张规模,不顾主业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企业集团做强才是最根本的,做大只是一个结果,民营企业必须静下心来,专心经营主业,先做强再谋求做大。
2.现金为王。现金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像企业集团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必然和其他企业进行着庞大的采购、销售等业务,而现金是保证这些财务活动实现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的生命力直接受现金流量的多少和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的影响。虽然外部融资可以帮助企业获取现金,但是企业的主要现金来源还是应该主要靠商业活动。过去的经验表明,民营集团公司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大。一旦政府银根抽紧,民营集团公司就会暴露出资金链的问题。因此,企业不要把希望全都寄托在金融机构上,只有通过价值创新和实效经营,现金流才能持续稳定,企业才能长久发展。
3.加强现金预算。通过分析现金流量,集团可以掌握现金流动的动态情况,从而为编制现金流预算提供依据,以防止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断裂。如果企业货款回收较好,库存周转灵活,那么外在表现就是经营性应收项目或存货的大幅度减少,表明企业经营能力较强;投资者应当高度警惕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净利润要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应收款项及存货对现金流的占用大幅度增加,表明了企业经营能力下降。编制准确的现金流预算,企业集团应该汇总具体目标,并将集团在一定周期内的投资收益、运营状况及筹资计划涉及到的现金流量收支状况具体量化出来,建立全面预算。
参考文献:
[1] 周运涛.ERM理论演进概述[J].企业导报,2010(5)
[2] 吕娜.采购风险管理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5)
[3] 杨宏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3)
[4] 柯卫钧.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