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进行小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的辅导与研究

2017-03-31王楠田颖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家校合作健康教育

王楠?田颖红

〔关键词〕 小学生;性别角色;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儿童时期,家长和教师都应该通过游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既要注意因性施教,又要注意不能因性有别,要多开展男女生合作的游戏,鼓励学生跨性别交流。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在北京市健康教育课题组指导下,将研究主题定为“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的研究”,请家长走进学校,和教师、学生一起分享交流,充分尊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让家长成为“局内人”,消除了学校与家庭在教育思想和观念上的分歧,加强了家校共育意识。

一、研究过程

(一)注重前测

研究前,对1~6年级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和测试,了解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明确了家长可以接受的程度和学生已有认知情况,确定了1~6年级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家长与教师、学生一起参与教育的方式。

(二)全面研究

1~6年级核心研究小组教师打磨教学方案、活动方案并开展研究课,征求改进建议。家长走进课堂,但不只是听课,而是和孩子一样成为课堂的主体,敢说、想说,参与互动,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

(三)注重后测

收集家长、学生、教师三方反馈情况,完善教学方案、活动方案,确定完整的校本教材,形成课录集。

(四)重视培训

积极参加课题组组织的各级培训,并且在回到学校后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通过微信群,大家及时交流学习心得。

二、研究效果

学生认为,和家长一起在健康教育课堂学习,不但对自己,而且对家长都有所帮助。

学生100%愿意父母继续走进课堂,和自己一起进行健康教育。比如,一年级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男孩女孩不同的地方,很有趣,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很快乐。 ”

四年级有的学生说:“和家长一起上课,我觉得太好玩了,家长也可以发言,比我们自己上课有意思多了。我还知道了男生和女生有许多的不同和相同,以后我要保护女生,因为我们男生力气大。”

六年级有的学生说:“今天的亲子沙龙我收获了许多,我认为有魅力的男女生有共同之处,有个性、有主见、有责任、敢于担当、有见解、会交流,能遵守承诺。他/她不一定要循规蹈矩,不一定是个乖乖女,但一定文明有礼,个性独立!”

家长觉得和孩子一起,在健康教育课堂上学习对自己和孩子有很大帮助,而且感受很深。

家长非常愿意继续走进课堂,和孩子一起进行健康教育,一年级家长说:“没想到老师会在课堂上和家长一起讲课,我颇为兴奋, ‘认识自己的性别这个课题对小学一年级孩子确实挺有必要的。”

二年级家长说:“我和孩子都喜欢这种一起学习、交流、提高的形式。”

四年级家长说:“不知道这样的课堂是二小专有的,还是国家规定的,如果是规定的,那是孩子们的幸运;如果是二小专有的,建议在各学校推广。作为家长要支持和协助,为孩子们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贡献一份力量。”

五年级家长说:“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成为魅力男孩、女孩,与孩子一起学习、探讨,拉近了家长和孩子的距离,感谢二小有这样的课堂!”

亲子课堂发挥了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亲密他人,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予孩子性别角色的认识,利于孩子接受!

亲子课堂为孩子与家长的相互了解搭建了平台,学生可以看到与平时不一样的家长。

教师们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对健康教育知识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了解了不同阶段学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积累了经验。

三、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局限性

有的家長提出:“性别差异是淡化还是强化?”性别差异是个群体特点,有的男生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女生的特点,有的女生也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男生的特点,所以,这个疑问有待今后在工作中去关注,去摸索。

体验交流式的亲子课堂存在不确定性,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及时发现并灵活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具备引导家长参与的能力,让课堂上活而有序。

因为各种原因,能够参与课堂的家长只是一部分,如何让更多家长参与,大方地介入孩子健康教育中,也是有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100031)

编辑/杜文姬 终校/陈 虹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家校合作健康教育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知发展水平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