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视域下的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研究
2017-03-31韩来庆
韩来庆
摘 要:市场经济深层次发展的同时,利益社会逐渐形成,社会中的个人以利益为导向而忽视诚实、信任等基本社会规范。文章主要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卷和第九卷中联结幸福论和德性论的友爱观的思想展开论述,考察亚里士多德对友爱的定义、对象和最终目的等方面,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对于我们现代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之处。
关键词:德性 友爱观 亚里士多德 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F76.1;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041-02
亞里士多德有关友爱的思想在古希腊也并非初创,但其展现的伦理学思想是对古希腊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西方近代伦理思想的主要渊源,其中的第八卷、九卷重点阐述了他的友爱思想。在古代,友爱尚且如此重要,那么在精神文明日趋缺失的今天,友爱更应该被广泛倡导直至普遍实现。友爱作为一种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积极的交往方式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相关理论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对于当今的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什么是友爱
(一)作为德性的友爱
“它自身就是一种德性或者与德性有联系。而且,它是生活最必需的东西之一。”{1}亚里士多德首先将友爱定义为一种德性,是生活在其中的个人所必不可少之优秀品德和素质。友爱发展为一种朋友的关系是每个人都不愿放弃和割舍的,不管身处何方、官居何位,所生活的环境充满着顺境与逆境。顺境中我们需要朋友来庆祝,逆境中需要朋友来帮忙,真诚的赞美和帮助都只是在朋友间才可以实现的。生活中的我们追求德性,也追求友爱。因此,当我们基于对美德、对善的追求时,我们会在无意中表达出友爱以及爱意,而对于爱的展现促使诸如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之类的美德的传播。所以说,友爱关乎德性,在生活中,友善是个人能够发现与他人之间存在着道德相似性,且为了实现善的价值而发生的相互促进和帮助,因此并非一种毫无原则的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
(二)友爱的对象
既是德性,必然为大多数人所向往,而有所向往意味着有所缺乏、有所不足。在友爱的对立面是不友爱,而造成这些不完满的、不友爱的事物便被排除在友爱的对象之外。因此,并非存在的所有事物都是友爱的对象。亚里士多德指出只有那些善的、令人愉悦的,或有用的事物才是友爱的对象。{2}何谓有用的东西,在大多数人眼中,能够给人增加善和提升快乐,即为有用。据此可以将友爱对象总结为以产生善的和令人愉悦的事物为目的的事物。由此,便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对于友爱的层次的划分:最低层级的友爱是有用的友爱,是建立在以个人利益目的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也并不值得提倡。其次好的是快乐的友爱,此种友爱摆脱利益驱使,因发自内心而少功利性,会逐渐演变至最高层级的善的友爱,即上面所讲一种作为德性的友爱。
(三)友爱的产生和维持
友爱能够产生的动机可由亚里士多德关于友爱对象的目的论的定义引申而来,即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善的友爱,也就是说我们能与周围的人成为朋友,是因为我们希望对方好或者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对方可以带来快乐,而不考虑其他的品质或者对自身而言是能够带来利益的。
就年龄的阶段特点来看,亚里士多德指出,在利益目的性较强的中青年人以及老年人之间通常会产生有用的友爱,彼此交往不很亲密,但却满是目的性,这种友爱的产生动机就注定了持续时间是不会长久的。而年轻人之间的也同样不会长久,但不同于前一种,他们是一种基于快乐的友爱,但是由于年轻人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激情的追求的特点,也决定了快乐的友爱也是易变易逝的。
就拥有的德性和品质而言,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德性、不同的性格,甚至做一件事的动机、期望也各不相同,而在彼此具有相似性、相互性、拥有共同生活的两个人之间,容易产生某种情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友爱也因其特性会比较持久。
二、友爱观的两重维度
人必然是社会中的人,对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分析,可以从两个维度出发,即个人的维度和社会的维度。这两个维度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社会维度以个人维度为基础,个人维度又依赖社会维度。
(一)作为主体的个人之间的友爱
友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联结的一种积极的交往方式,并不是产生于任何两个人之间,是具有一定的条件的。首先是相互性,是指建立在彼此了解熟悉的基础上的,因此如前所说,并不是社会上所有人都会产生友爱,互不相识甚至互不了解的两个人都不会形成友爱,至多只是爱慕之情。其次是相似性,这一条件的适用范围也是有限的,就有用的和快乐的友爱来说,因为双方都以从友爱中获得好处或者快乐为目的,而只有德性的友爱才会具有最大的相似性,在这类人之间易产生友爱,原因在于存在道德相似性,正因如此,对彼此的关心和希望也更纯粹,而不是为了利益或者快乐。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此种友爱是最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最后,要有共同的生活。原因在于,朋友之间亲密的情感要通深入的了解来达成,而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以共同生活来提供,在此期间,彼此的互帮互助以及互相支撑,感情不断增进,逐渐的,这种情感在共同生活中承受住时间的检验,才成为真正的朋友。若是已经成为朋友的两个人经历地域间隔,时间越久,二者之间的情谊也会越疏远。
(二)作为群体的社会的友爱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友爱是能够将城邦维系在一起的中间力量。立法者对于友爱的重视较之对于公正的重视有过之而无不及。城邦之间的团结一致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若都可以相互友爱,城邦之间的纷争战乱自然就会减少,而凝聚力随之肯定会增强,因此友爱是处在城邦中、社会中的人所追求的。
一般而言,城邦内普遍存在的是有用和快乐的友爱,但因其不稳定性并不受统治者认可。出于对城邦长治久安的目标的实现,统治者们必然会引导臣民之间乃至整个全城邦内形成最高层次的友爱,即德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城邦的团结和安定。事实上,具有着德性的友善的公民,作为臣民,会为了母邦而浴血奋战、死而无憾;作为朋友、亲人,会放弃竞争摒弃荣誉、金钱。因为心存德性、存有友善,高尚感于他们而言是更为重要的东西。因此,要实现城邦的最大的善,首要是使城邦内公民具有德性,才能在全城邦形成普遍的善和普遍的德性,才能诞生好的城邦。
就此,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涉及到三种政体:君主制、贵族制以及资产制。友爱也会随着共同体的不同而不同。而最好的政体是由资产制蜕变而来的民主制,当国家处于这一政体下,友爱最容易实现。
三、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现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虽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但作为意识形态,有其独立性。关于友爱的界定范围其实是比较宽泛的,与我们现在社会所理解的友爱的傳播和表达范围有所出入。但这并不影响其友爱观所蕴含的精华对于现实社会的启示,当中仍然有很多积极的方面,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探讨,甚至通过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可以对于我们现代人在现代社会更好地践行友爱,找到更多值得借鉴和指导的东西。
(一)友爱是内在的目的
当我们在讨论友爱的问题时,关于友爱的知识的获取是首要但不是最重要的,通过友爱的知识来指导行为从而形成友爱的德性才是真正重要的,也是友爱的最终目的。将友爱作为个人或是社会的内在目的,对友爱的实践能够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和谐的氛围,成为我们表现更好的自己的良好途径。这可以看作友爱观的价值所在,也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实践性特征的展现。
在当前经济社会中尤其是片面强调物质丰富的思潮下,对于财富和物质等名利的追求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人们推崇的是竞争的价值观,把追求物质以及利益作为生存的目的。在不断的竞争中,我们以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作为生存哲学,却难以得到休闲的时间来思考我们生存的真正目的。在这些盲目的物质追求之后,人类很快陷入恐慌,以为物欲横流使得人失去自我,物质友爱的这些外在于人的东西是无法成为人的目的的。人在片面追求感官的快乐、物质的快乐,就会纵欲无度变成充满淫欲和贪婪的动物,失去了人的最根本的性质即本真。因此,推崇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在当今精神缺失、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就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了。
我们追求善的高尚的生活,就要以德性为目的,同时也作为人生存的目的,友爱作为德性的一种值得追求。如此,才能实现作为德性的友善,进而用德性来指导现实的社会生活,实现友爱的幸福生活。
(二)友爱的普遍形成需要外在的条件
人本身就是处于社会环境之中,受着外在因素影响和约束,友爱的普遍形成也需要外在的条件给予。亚里士多德区分的两种友爱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一种是伦理的友爱,一种是法律的。他还指出,在法律的友爱中,双方义务都是清晰的,不会产生争端。{3}而伦理的友爱则没有明确的条款来保证,因此彼此之间利益会存在期望与实际之间的差异,若差异太大,也会引起抱怨和不友爱发生。当然若是能不计较所得多少,只在乎动机的话,伦理的德性的友爱更值得赞扬,显然,亚里士多德也是绝对肯定这一点的。但若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便需要法律友爱的辅助。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实践的观点对于我们当今友爱的普遍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面对如今精神文明的缺失、道德日益被忽视的现状,我们谈友爱也应该转变思路,抓住依法治国的契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来保证友爱的发生、传递和延续有一个公正自由的环境。法律引导人向善,也能够真正地为友爱的德性的普遍形成创造环境、提供条件。
注释: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王旭凤,陈晓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37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王旭凤,陈晓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41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王旭凤,陈晓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83
参考文献:
[1] 付丽.浅析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当代价值[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2] 廖申白.友爱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地位[J].哲学研究,1999(5):59-61
[3]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王旭凤,陈晓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 李建华.趋善避恶论:道德价值的逆向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经济系 山西太原 030006)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