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特点分析
2017-03-31汪溪
汪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将初中学段学生的古诗词曲阅读能力的课程目标规定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因此,中考古诗词曲阅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典诗词曲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这其中不包含考查学生对古典诗词曲识记能力的默写题。以此为标准,我收集2016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95套中考试题,采取分类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基本能够覆盖各个地区的具有差异性和代表性的39套试卷作为样本卷,在这个基础上,对考查了古诗词曲阅读的29套试卷进行分析。
一、试题概况分析
首先,从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赋分情况来看,29套样本卷中,古诗词曲阅读试题部分所占分值区间为2~8分。其中试题分值为3~5分的样本卷共有25份,占样本卷比例的86.2%。这一分值区间与
2015年的分布一致。有所变化的是,河北卷2015年到2016年由7分降为了5分;2016年新增的天津卷分值为3分。可见古诗词曲阅读试题部分所占分值区间仍大体保持稳定。
其次,从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考查比例来看,29套样本卷中,古诗词曲阅读分值占阅读分比例处于5%~12.82%之间;占试卷总分比例处于1.67%~5.33%之间,其中处于3%以上比例段的试卷有17份,占样本卷58.6%。与2015年相比,古诗词曲阅读分值占阅读分的比例和试卷总分的比例均有提高,说明命题者对其重视程度在总体上有所增加。
最后,从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题量设置来看,29套样本卷中,古诗词曲阅读试题题量多为1~2题,只有吉林卷例外,考查了3道小题。从题量占样本卷的比例看,测试题量为两道题的样本卷所占比重最大,共有15份,所占比例为51.7%。题量设置与占样卷比例均与2015年持平。这说明,从整套样本卷的题量情况看来,古诗词曲阅读试题所占题量比例還是比较小的,最多的也只有3题,且仅
占3.5%。
二、试题分析
1﹒测试内容
2016年的古诗词曲阅读试题测试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考查,包括文常积累、诵读断句、语音认读三个层级;二是侧重于对学生感悟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包括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及比较研读四个层级:三是综合考查以上提到的七个能力层级。
29套样本卷中,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测试内容主要集中在解释推论、反思评价和信息提取三个方面,占总题量的71.7%。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的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样本卷中首次出现了比较研读类的试题,命题者通过提供两首古诗作品,在题目设置中将它们进行对比或者类比阅读,虽然只占总题量的3.3%,但这一变化与突破应该引起重视。与2015年一致的是,诵读断句、语音认读这两方面的考查内容在29套样本卷中没有出现。这说明,对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考查不再单纯地关注音、形、义等基础知识,而是将考查重点放在了学生对于古诗词曲的阅读与鉴赏、分析与比较能力上。
如2016年宁夏卷中考语文第10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2分)
考查学生通过具体词语分析评价作者情感取向的能力。此类题型不设参考答案而是以答案示例来代替,学生只需在结合材料内容的基础之上谈个人的阅读感受与体验即可。由于此类试题比较关注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也符合新课标中的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与测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重要测试
内容。
2﹒测试材料
从测试材料方面来看,取材范围、呈现方式、与文言文试题的组合方式这三方面基本与2015年保持一致,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
在取材范围上,呈现出典范性与多样性并存的特点。虽仍主要集中于唐宋两个朝代,但是重复出现的篇目不多;除名家名作之外,也开始选择同一时期其他作者的作品;同时,课标推荐篇目之外的测试材料依旧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可见培养学生由课标推荐内的古诗词曲阅读迁移到推荐外的古诗词曲的自主阅读能力,仍将是古诗词曲阅读教学的重要
内容。
在呈现方式上,除了天津卷和宁夏卷未给出完整的测试材料之外,剩余27套样本卷都明确给出了需要学生分析作答的测试材料。此外,2016年给出注释,对古诗词曲阅读材料进行解释说明的样本卷占总体比例的43.3%,且测试材料均为课标推荐篇目外的作品。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要求较高的阅读试题的测试内容上,测试材料还有一定的提示,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阅读与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类题目的阅读难度。
在与文言文试题的组合方式上,有以下三种类型:其一,两者分别位于试卷的不同位置,彼此间互不干扰;其二,两者共同组成独立的一大类,在试卷中共同构成古诗文阅读题,彼此间互不干扰;其三,两者彼此独立,但它们又与现代文阅读试题共同构成了试卷的阅读试题部分。在这其中,江苏南京卷将古诗作为现代文阅读中的其中一则材料,与现代文相结合进行考查,以此种方式将古诗词阅读与现代文阅读试题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是2016年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一个新
变化。
3﹒测试形式
综观2016年所选取的29套样本卷,该类试题的考查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题型,即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与往年保持一致。简答题依然为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主要测试题型,占题目总数的60.9%。这是由于简答题更能体现出学生对于古诗词曲测试材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力,更关注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感受,这与课标对古诗词曲阅读能力的要求相一致。而选择题与填空题因其题型的限制,对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关注较少,答案也比较单一,因此这两类测试题型在整体测试题型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不是主要测试
题型。
如2016年湖南衡阳卷中考语文第8题:
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诗作,分析作者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比较关注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与感受,学生只要能够做到明确点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可见,此类试题的开放性较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同样符合课标对于古诗词曲阅读的目标要求。这类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阅读感悟与赏析能力的简答题,成为了近年来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主要考查题型。
三、发展方向分析
结合上述概况,本文尝试对今后的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测试走向做出如下几点预测:
首先,在测试内容方面,除了继续关注对学生解释推论、反思评价和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之外,会继续增加比较研读类的试题,这既有助于考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也有助于检验学生对于古诗词曲的感悟与赏析能力。鉴于其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古诗词理解与鉴赏能力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不能只盯着课本仅有的篇目,要善于寻找课外的补充资料,知人论世,引导学生联系相应背景知识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其次,在测试材料方面,2016年吉林卷、湖南长沙卷、山东潍坊卷、江西卷等选取的均不是学生所熟悉的作家作品,基于此,预测未来的古诗词曲阅读试题测试材料的取材范围会涉及更广,课标推薦外的作品所占比例还会继续增大,在体裁、题材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尤其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迁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开阔思维,多了解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
最后,在测试形式方面,基于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与反思评价能力的重视,未来的古诗词曲阅读试题仍会以开放性赏析试题—简答题为主要考查方式,并且在题干设置上会有意识地以学生为阅读主体,关注学生的视角,充分认识到阅读鉴赏的过程是读者基于文本内容、联系自身生活经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鼓励学生从个人的视角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古诗词曲的内容进行鉴赏,阐述个人感悟,进而提出疑问,进行解释、反思、评价。
如2016年四川成都卷中考语文B卷第1题: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分)
此题通过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内容、联系自身生活经历体会作者的心境,体现了对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的部分样本卷中,古诗词曲被赋予了更多的学习内涵和价值。
如2016年呼和浩特中考语文第6题:
6﹒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在答题卡选择题处填涂答案)(1分)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2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上述试卷中虽然没有单独的古诗词曲鉴赏题,却在综合性学习版块借助节日习俗考查学生对相应古诗词曲的积累与理解水平。在扩大学生的阅读经验与阅读面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语言感知力,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这是一个新变化,要引起足够的
重视。
以上就是对于2016年样本卷中的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一点分析与思考。近年来,古诗词曲阅读试题已成为了中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这一部分知识有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中考的变化与改革,也才能充分帮助学生培养独立阅读与赏析优秀古诗词曲作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洪兰﹒古代诗词考查角度及答题规范化[J].文学教育(下),2015(6)﹒
[2]杨瑾燕﹒中学诗词教学应强化综合阅读效应[J].语文知识,2015(11)﹒
[3]陈瑞生﹒学业测评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凸显育人为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4(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