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的对比研究

2017-03-31周文雯李广志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误译

周文雯+李广志

摘 要: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着可能表现形式。汉语可能表现形式主要分为能愿动词形式和可能补语形式,日语可能表现形式主要有形态变化形式和固定句型形式两种。本文以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特别是汉语能愿动词为考察对象,分析各自的特征,考察两者的异同,并针对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的误译进行阐述。

关键词:汉日 可能表现形式 能愿动词 误译

一、引言

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可能表现形式,可能表现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它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在各种语言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汉语的可能表现形式通常有能愿动词形式和可能补语形式两种,而日语的可能表现形式主要有形态变化形式和固定句型形式两种。至今,针对汉日可能表现形式已经涌现出大批研究。中国学者张正立(1992)①提出,日汉语“可能”的表达方式虽各不相同,但在含义上却有许多共通之处。杨秋芬(2007)②以中日可能表现在形式上的异同为切入点,分析了两者的异同,并提出了教学上的建议。赵凌燕(2012)③论述了能愿动词“会”“能”“可以”的特征以及误用原因等。日本学者涩谷胜已(2005)④在将日语与其他多种语言进行比较的前提下,系统阐述了日语可能表现形式的特征。伊藤加奈子(2011)⑤说明了日语可能表现形式的分类,并通过分析汉语能愿动词“可以”的使用,详述了汉日语在可能表现形式使用上的不同。松田春奈(2015)⑥对汉日可能表现形式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学习过程中出现误用的原因等。据此,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的特征及异同,考察并分析翻译中的误译现象。

二、汉日可能表现形式

汉语中的可能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能愿动词形式,一类是可能补语形式。能愿动词有“会”“能”“可以”等,这类形式以能愿动词作助动词,后跟动词的形式表达可能的意思。例如:“这个孩子还不会说话”“我现在不能马上回答你”“棉籽可以榨油”。在可能补语形式中,肯定形用“得”,否定形用“不”。例如:“睡得着/睡不着”“忘得了/忘不了”“记得/记不得”。其中,能愿动词多表示与主题能力相关的主观意志的可能,而可能补语倾向于与动作结果相关的客观可能的表现。

日语的可能表现形式主要有形态变化形式和固定句型形式两种。具体地说,形态变化形式是指动词可能态,包括“一段动词未然形+られる”如“覚えられる”,“五段动词词尾移到え段+る”如“飲める”,可能动词如“見える”三种。固定句型形式是指一些常用的固定惯用的可能表现,例如:“泳ぐことができる/水泳ができる”(我会游泳)、“行くわけにはいかない”(不能去)、“ここでタバコを吸ってもいい(在这儿可以吸烟)”等。

以上简要概述了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的分类,下文对汉日可能表现形式作具体分析,剖析两者的特征,比较两者的异同。

三、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的对比

(一)相同之处

在表达含义上,汉日两种语言中的可能表现形式有很多相同之处:能力可能、条件可能、属性可能和许可可能等。

能力可能的汉语例子:“我会弹琴”“他能一口气背出我们的历史书”“小王十分钟能打一千多字”;条件可能的汉语例子:“因为缺教员,暂时还不能开课。”“今天有空,我可以参加开幕式。”“如果是周末,我可以去拜访您。”;属性可能的汉语例子:“窗户不能打开”“那个人可以信赖”“这支笔可以画画”;许可可能的汉语例子:“这儿不能吸烟”“没有票的人不可以入场”“在教室里不能大声喧哗”等。

能力可能的日语例子:“この子はまだ物が言えない”(这个孩子还不会说话)、“日本語なら教えられる”(要是日语的话能教)、“私は運転できる”(我会开车);条件可能的日语例子:“午後3時まで帰ることができるか”(你在下午3点前能回来吗)、“お箸がなければ食べられない”(没有筷子就吃不成)、“食堂では安くておいしいものが食べられる”(在食堂能吃到价廉物美的东西);属性可能的日语例子:“このバスは40人が乗られる”(这辆公共汽车可以乘40人)、“橋が台風で流され、川が渡れなくなった”(桥被台风刮走,河渡不成了)、“この靴はまだ履ける”(这双鞋还能穿);许可可能的日语例子:“もう時間だ。帰られるか。”(已经到时间了,可以回去吗?)、“この池は洗濯できない”(這个池子里不能洗衣服)、“教室は夏休みに使うことができるか”(教室在暑假可以使用吗)等。

(二)不同之处

一方面,汉日可能表现形式在表达含义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另一方面,在对语境的依赖性和使用的受限程度等方面,两者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汉日可能表现形式在对语境的依赖性上有很大的差异。汉语的可能句往往通过汉语可能表现形式来理解句意,因此,对语境的依赖性不高。在此,以汉语能愿动词“会”和“能”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会”和“能”都有表示能力可能的意思,例如:“我不会开车”和“我不能开车”。但这两句话所包含的含义是不同的。“我不会开车”表达的是“我”没有掌握开车这种技能,“会”倾向于表示能力的有无;而“我不能开车”所表达的对于开车可能性的否定是受条件限制的,这个条件有可能是“我”喝了酒,所以不能开车,也有可能是“我”今天身体不舒服,所以不能开车,还有可能是天气不好,所以不能开车等。相比之下,“能”倾向于表示在某种条件制约下的动作实行能力的有无。因此,在理解“我不会开车”和“我不能开车”这两句话时,是通过汉语可能表现形式的能愿动词“会”和“能”来区分理解的。又比如“他会走路吗?”和“他能走路吗?”这两句话。“他会走路吗?”表达的是“他”是否具备走路这种能力,走路和开车不同,一般来说是生来就具备的,除非对象是幼儿,否则用“会”的话听上去像是在质疑对方的行走能力,是非常冒犯对方的,也显得问题毫无意义。而“他能走路吗?”这句话在行走是天生具有的能力这一共通认知的基础上,所表达的是在条件的制约下,“他”实行行走这一行为的可能性。比如在受了伤,或者地势不稳的条件下,就可能自然地问出“他能走路吗?”这样的问题。

日语可能表现形式与汉语相反,其对语境的依赖性很高,因为对日语可能句的理解是以对语境的理解为基础的。在此,以一段日语会话⑦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A:“いいお店をみつけたんだけど、フランス料理を食べにいかない?”(我发现了一家不错的店,去吃法国菜吗?)

B:“いいね。久しぶりにおいしいワインが(1)飲めるかな。”(好啊。今天大概能久违地喝上好葡萄酒了吧。)

A:“もちろん。Bさんはかなり(2)飲めるんだったわね。”(那当然。你很能喝吧。)

(レストランで)(在餐馆)

給仕:“本日はサービスといたしまして、お一人様一杯ずつこちらのワインが無料で(3)召し上がれます。”(それぞれのグラスに注ぐ)(本日特惠,每人可以免费喝一杯葡萄酒。〔倒进各自的杯子里〕)

B:“うーん、このワインは(4)飲める。かなり、いいものだね。”(嗯,这葡萄酒真好喝。)

給仕:“はい、こちらは日本ではなかなか(5)お飲みになれないと聞いております。”(是的,据说在日本,只有在这儿才能喝到这么好的葡萄酒。)

A:“私はワインはちょっと苦手だから……キールなら(6)飲めるかな。”(我不太擅长喝红酒。要是餐前酒的话,我或许能喝一点儿。)

B:“ちょっと待って。このワイン、本当に素晴らしいよ。きっと(7)飲めるよ。”(等等。这葡萄酒合你的口味,你肯定能喝。)

A:“そう?あ、おいしい。……ワインがこんなにおいしく(8)飲めたの、初めてよ。”(是吗?啊,真好喝。我第一次喝到这么好喝的葡萄酒。)

在这段会话中,共出现了8处“飲める”。其中,(1)(5)(6)属于条件可能(外部及内部条件允许主体实行行为的可能性),(2)属于能力可能(主体的内在能力),(3)属于许可可能(客观条件和环境是否允许),(4)(7)(8)属于属性可能(对象的性质、特征、性能、用途等)。由此可知,日语的“飲める”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单凭“飲める”一词,无法理解日语可能句的意思。理解日语可能句是以对语境的理解为基础的。

其次,是日语可能表现形式在使用时受限。在汉语中,能愿动词是作为助动词来使用的,因此,使用时不受动词种类、性质等制约,可以自由地与动词或复合动词进行组合,动词主体也没有限制。但日语却不同。在日语中,常常会出现“今日は気温が低いので、水が凍るでしょう”(今天气温低,水能结成冰)及“洗濯機が故障で回らない”(洗衣机出了故障不能运转了)这类句子。这是因为当主体是无情物,动词是非意志动词时,不能采用可能表现形式,而要通过“推断”或者“断定”的形式来表达。“今日は気温が低いので、水が凍るでしょう。”中的主体是自然现象,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自然、物理、生理等现象作主语时均属于无情物。“洗濯機が故障で回らない”中的主体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事物,它与受到人类动作行为影响的事物也属于无情物的范围。反之,如果主体是有情物,动词是意志动词,就可以用可能表现形式,例如:“今帰れない”(现在不能回去)和“朝五時に起きることができるか”(早上5点钟能起床吗)等。此外,表示未来可能的日语可能表现形式在使用上也是受限的。例如:“明日雨が降るだろう”(明天大概会下雨)、“将来きっと大学に受かるだろう”(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等。

由于汉日两种语言在可能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以及来自母语的影响,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日本的汉语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翻译错误。以下,通过几个例子来简述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的误译现象。

四、误译现象

(一)汉译日

在把汉语可能表现形式翻译成日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这类错误。例如:“吃了这个药病就会好。”错误的译文是:“この薬を飲んだら病気が治れる。”正确的译文是:“この薬を飲んだら病気が治るだろう。”又例如:“窗户打不开。”错误的译文是:“窓が開けない。”正确的译文是:“窓が開かない。”再例如:“这款照相机性能不错,能把人拍得很清楚。”错误的译文是:“このカメラは性能がよくて、人がはっきり写れる。”正确的译文是:“このカメラは性能がよくて、人がはっきり写る。”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可以发现,当可能句主体是无情物,动词是非意志动词时,不能采用可能表现形式,而要通过“推断”或者“断定”的形式来表达。只有当可能句主体是有生命的物体,即有情物,动词是意志动词时,才能采用可能表现形式。汉语的能愿动词是作为助动词来使用的,在使用时不受动词种类、性质等制约,可以自由地与动词或复合动词进行组合,动词主体也没有限制。但日语却不是这样的。受母语的影响,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看到“会”“能”等词时容易聯想到可能表现,就直接采用日语的可能表现形式,进而产生误译现象。

(二)日译汉

把日语可能表现形式翻译成汉语时,也容易产生错误。首先,是可能补语句子的翻译。例如:“あの家は高すぎるので、買うことができない。”错误的译文是:“这套房子太贵了,我们不能买。”正确的译文是:“这套房子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又例如:“おかずがすこし多いから、食べることができない。”错误的译文是:“菜比较多,所以不能吃。”正确的译文是“菜比较多,所以吃不下。”再例如:“木がどんなに硬くても、鼠はかじることができる。”错误的译文是:“不管木头多硬,老鼠都会啃。”正确的译文是:“不管木头多硬,老鼠都啃得动。”补语是汉语中很发达的词类,丰富了汉语的语法体系。其中,可能补语形式多样,其基本形式包括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正反疑问句等,使用频率很高。日本的汉语学习者由于不善于使用可能补语,容易用能愿动词“会”“能”来翻译和应用可能补语的可能句,从而产生上述错误。

其次,是能愿动词的误译。在此,以“会”和“能”为例进行解释说明。例如:“彼は病気が治って歩けるようになった。”错误的译文是:“他病好了,会走路了。”正确的译文是:“他病好了,能走路了。”又例如:“彼は野球ができるか。”错误的译文是:“他能打棒球吗?”正确的译文是:“他会打棒球吗?”再例如:“彼女は一日に論文を二篇書くことができる。”错误的译文是:“她一天会写两篇论文。”正确的译文是:“她一天能写两篇论文。”能愿动词“会”和“能”在可能含义上有重合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在能力可能上,“会”和“能”都能表示能力,但是在表示能力达到某种效率或者能力的实行受到条件限定时(即条件可能),只能用“能”,不能用“会”。此外,在属性可能和许可可能上,也只能用“能”,不能用“会”。但是,在未来可能上,“会”和“能”这两者皆能使用。

五、结语

可能表现形式是语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语言学习者如果不了解可能表现形式,就很容易产生错误,在学习交流中会造成诸多不便。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漢日可能表现形式为考察对象,以汉语能愿动词为中心,分析了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在可能表现形式上的异同,简述了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的误译现象。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着各自的可能表现形式,有各自的特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重视两者的区别,克服母语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错误发生。

注释:

①张正立:《日汉语“可能”的表达方式》,日语学习与研究,

1992年3月版,第32-44页。

②杨秋芬:《浅析现代中日“可能表现”的异同》,日本问题研

究,2007年3月版,第54-56页。

③赵凌燕:《浅谈“会”“能”“可以”的语用差异及能愿动词的

教学策略》,北方文学,2012年8月版,第157-158页。

④涩谷胜已:《日本語可能形式にみる文法化の諸相》,日本語の

研究,2005年7月版,第32-45页。

⑤伊藤加奈子:《可能表現の使用に関する日中比較》,人文科学

論集,2011年11月版,第19-33页。

⑥松田春奈:《日本人中国語学習者の誤用とその教授法·中国語

の教科書の問題点について》,名桜大学紀要,2015年3月版,第15-28页。

⑦坂田雪子:《日本語運用文法——文法は表現する》,凡人社,

2003年版。

参考文献:

[1]刘月华.可能补语用法的研究[J].中国语文,1980,(4):

246.

[2]寺村秀夫.日本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

社,1982.

[3]吕雷宁.使用範囲から見た日中両言語の可能表現[J].ことばの

科学,2006,(19):53-66.

[4]裴英玉.试论日汉两国语言可能的表达形式[J].延边教育学院学

报,2007,(4):15-19.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苏佳.浅析日语可能表现[J].商品与质量,2011,(6):197.

[7]周国龙.何故日本語は曖昧だと思われるのか(4)-可能表現

に関する日中対照の視点から-[J].鈴鹿国際大学紀要,2013,(19):9-20.

(周文雯 李广志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误译
史铁生小说日译本中的误译分析
浅谈《酒国》俄译本中的几个翻译问题
试析《易经》英译本中专有名词的误译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英译汉误译现象分析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下的某公司《代理协议》误译分析
日语连体修饰语及翻译
公示语汉英译错误例析及翻译策略探讨
《一座城池》韩译本翻译批评
从文化角度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