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二元论对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的影响

2017-03-31尚晋蓉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3期

摘 要:二元论是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传入中国,为当时学界一新耳目,进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性的转变。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艺思潮史略》即是借二元论的逻辑体系架构全书的,作者朱维之着眼于教学需要的“求用”目的,以奔流于中国文艺根底的两大思潮为纲,来举出文艺现象之目,使得千形万状、纷纭复杂的文坛变得明晰可辨、有迹可循。

关键词:二元论 《中国文艺思潮史略》 西方理论的影响 学科教学的需求

二元论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始终蕴含着强烈的二元对立色彩,比如理性与非理性、理性与信仰等诸多命题”[1],他们似乎偏爱把一些具体的问题抽象化,以概括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即所谓的那个“逻各斯”。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仅体现在以“此岸——彼岸”为根本核心的宗教中,也表现在文学领域里。不论是文艺理论还是作品,二元论的思维模式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在考察西方的思想文化史时,恐难绕开这种以“矛盾对立”为特征的“二分法”体系,不像中国古人那形而上的思想,讲究“天人合一”,缥缈虚幻,玄之又玄地追求“道”“气”“理”等本原。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是经验印象式的,带有模糊性,缺乏逻辑。当然在传统文化语境内,这些并不一定是缺点。但在近代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大势下,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有着宏观的逻辑把握和微观的明辨透视,加之“西学东渐”的裹挟,西方的这种眉目清楚、条理分明的“二分”体系便得到了当时国人的青睐。

《中国文艺思潮史略》是朱维之在1934年于福建协和大学(今福建师范大学前身)授课之稿本,曾有油印本,最初于1939年6月由合作出版社出版,上海长风书店发行。作者打破了以朝代和作品为纲的传统编史体例,梳理出了中国文艺思潮的历史,着力探讨了文艺思潮背后的民族、宗教、哲学、地域文化、时代风习等因素,独辟蹊径,展示了思潮史研究的独到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的逻辑建构就是在二元论思想指导下完成的。朱维之认为,孕育北方古代文化的黄河流域形成的现实思潮和孕育南方文化的长江流域形成的浪漫思潮是由地理环境影响而成的奔迸于中国文艺根底的两大主潮,构成中国民族气质的两种主要色调,成为哺育后代文艺思潮的乳汁,而儒、道思想就是这两大主潮的代表者。全书从一开始便定下了这种南与北、现实的与浪漫的、儒与道二元对立的基调,并由此展开了中国三千多年文艺思潮史的探索。

中国民族气质虽是复杂的;但大体上说来,可以总归为两大主要的色调。这两种色调,形成不同的两种潮流,一盛一衰,互为消长。第一就是西部和北部诸系族底特性,第二就是东部和南部诸系族底特性。简单地说,就是北与南底区别,再具体点说,就是孕育北方古代文化的黄河流域和孕育南方古代文化的长江流域底两大潮流,后代文学思潮底两大乳房。虽然这种区分本来不是绝对的,并且在现代已不显著了;但于回顾历史时,这个区分又显然地陈列出来了。这两种主潮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现实的思潮和浪漫的思潮。[2]

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潮论》(王俊瑜译,北平人文书店,1933年)里也同样把中国历史上的人民气质分成南北两系,但朱维之却认为这其实是我们古人传统的看法:最初是《中庸》所提出的“南方之强”和“北方之强”说,接着有《北史·文苑传序》论南北文艺作家的风格倾向,再有陆法言的《切韵序》说南北口音的不同,还有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讲南北学人的弊病。气质既然不同,在学术思想上也自然会形成两种各异的倾向来。朱维之又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各种文艺的南北之差:在古代哲学上有北方孔、孟和南方老、庄相对,在文学上《诗经》和《楚辞》相对,后代的戏曲则有南曲戏文和北曲杂剧的分别,在绘画上有南宗与北宗,书法上有北碑、南帖两派,由印度传来的佛教也分南北两大宗,翻译佛经的文体显然有南北的不同,还有像建筑、雕刻,等等也都有南北差异。最后他提纲挈领地举出儒家和道家作两大主潮的代表,认为儒家思潮代表北方的特点,道家思潮代表南方的倾向,儒、道思想是中国文艺的底流,也是全文化的主干。对此,朱维之将之比为“和西洋文艺或文化中之有希腊思潮与希伯来思潮两相对立一样”[3],而这一观点则是来自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潮论》一书。

厨川白村(1880—1923),日本文学评论家,将西方思想传进日本的先驱者,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影响很大,是当时国人获得传统西方文艺理论的主要来源。1914年,他的《文艺思潮论》问世,1922年传入中国,这是一部系统地阐述西方文艺思潮进化的书籍。细考不难发现,此书的逻辑建构同样也是二元论的模式。在这部书的开篇,厨川白村就明确指出:“讲到西洋文艺之系统的研究,则其第一步,当先说明近世一切文艺所要求的历史的发展。即奔流于文艺根底的思潮,其源系来自何处,到了今日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现代文艺的主潮当加以怎样的历史的解释……凡翻欧洲的文明史者,一定会觉得在其根底,显然有以人间的本性为基础的两种相异的潮流。这两种色调显然不同的潮流,一盛一衰,一胜一败,循环往复的争斗着的历史,使人惹起极强的注意。这就是历史家所谓人性之异教的基督教的二元论”[4],这二元便是“灵与肉,圣明的神性与丑暗的兽性,精神生活与肉体生活,内的自己与外的自己,基于道德的社会生活与重自然本能的个人生活”[5],而厨川议论的出发点亦在此。“这个灵肉斗争问题,在欧洲则为重灵的基督教思想与贵肉的异教思想(Paganism)之争。也即是冷酷的,精神的,思索的北欧思潮与热烈的,肉欲的,本能的南欧思潮的两相对峙……至那反对基督教的思想——异教思潮的渊源,则与一切的欧洲文明相同,俱来自希腊。故与希伯来主义(Hebrewism)相对也可名曰希腊主义……”[6]

对比朱维之与厨川白村这二人的研究思想,其立论角度、逻辑建构模式似乎有同工异曲之感。众所周知,中国文艺近代以前的存在形态,是人们熟知的数不胜数的流派现象,并无思潮一说;近代以来由于受外来影响,才出现了此起彼落、目不暇接的文艺思潮新景观。而西方文艺思潮对中国的影响,从一开始就依赖于“日本桥”的中介。据有关资料显示[7],我国最早接触的文艺思潮研究著作便是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潮论》、青木正儿的《中国古代文学思潮论》等,这些研究的理论依据都来自西方哲学、宗教的灵肉二分观念和从孟德斯鸠到斯泰尔夫人、圣佩甫和泰纳的自然环境决定论。由于日本学者较早进行了欧洲文艺思潮史的系统研究,并明确阐述了自己所持的文艺思潮观,故亦成为了后来日、中思潮研究者仿效的主要范例。

作为国内早期研究中国文艺思潮的一批学者,在缺乏研究先例和具备相应方法的情况下,朱维之采用厨川的文艺思潮研究模式应该也是情理之中的。“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坛,出现了文学观念、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广泛吸收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手法、样式,创造既与世界文学发展相联系,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学,这是当时的潮流。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学界不仅注重文学发展的自身变化,还大量引进了外国文艺思潮。这一时期,中国作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著作来充实本国的文艺,并从中吸收外国的养料以完善自己。厨川白村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个特殊的历史情况下走进中国的。他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最先进入中国的外国文艺理论家之一,也是最先把西方的文艺思潮传入中国的人。他一踏上中国的国土,便立刻被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文坛欣然接受,当时中国的著名作家与文艺理论家几乎都接受了他的思想,如鲁迅、郭沫若等人,朱维之自然也不会例外。他曾说自己的创作动机,最初就是“因为羡慕西洋文艺思潮底眉目清楚,有条有理,使读者容易把握历代文艺底精神;很想编写一部中国文艺思潮史,使我们头绪纷繁,枯燥无味的文学史,也能成为眉目清楚,又简要又不枯燥的东西。”[8]西方的文艺理论著述大都自成体系,而中国古代的文艺却往往“散珠不成串”,缺乏系统性。朱维之借助于二元论的体系建构,对奔流于文艺根底的思潮进行了“溯其流而观其源”的考辨,确实有助于读者一览文艺变迁的胜概。

然而客观地讲,面对中国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朱维之的这种二元论方式未免显得有些简单绝对了。大凡宏大的理论建构都潜伏着这样一个危险:概念系统和史的框架淹没、阉割并曲解具体的、活生生的事实材料。作为一部较早进行这一尝试的著作,朱维之的这部思潮史略更是免不了有削足适履、生搬硬套和牵强附会的缺点。可是從另一个角度看,这种逻辑建构却也是当时学科教学体系化的必然要求。朱维之在该书的自序中写道:“五年前在福建协和大学曾用本书初稿讲过两次,眉目稍具……后来在沪江大学暑期学校也曾用过……”因此,作为大学课程的讲义,体系建构如同一项亟待完成的学术工程。就像波兰学者弗·兹纳涅茨基所揭示的:“系统化是学者教学角色之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一个基本条件,没有它,他就不能充分地作为大师对其皈依者尽其职,作为‘教授对其‘学生尽其责。……实现这一目标的惟一方法恰好是演绎系统化。”[9]一言以蔽之,对朱维之来说,尽可能地系统化、逻辑化、体系化、演绎化,实在是学术上认知和传播的需要,而其时面对纷繁复杂的中国文艺思潮,二元论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注释:

[1]杨慧林,黄晋凯:《欧洲中世纪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2]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上海:合作出版社,1939年版,第11页。

[3]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上海:合作出版社,1939年版,第13页。

[4]厨川白村著,樊从予译:《文艺思潮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3-4页。

[5]厨川白村著,樊从予译:《文艺思潮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4页。

[6]厨川白村著,樊从予译:《文艺思潮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7页。

[7]朱汝瞳:《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8]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自序》,上海:合作出版社,1939年版。

[9]郏斌祥译,弗·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尚晋蓉 山西太原 山西大学文学院 030000)